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信息化技术方法,提升相应监管实效,成为农产品发展领域的关键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关键性,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等多个角度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技术;方法应用

当今社会,农业农村事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传统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当前形势下,必须精准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核心,综合施策,全面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提升。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关键性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是支撑“三农”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好坏,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及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具有直接关联。在农业经济中,农产品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在增加农民种植收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等方面意义重大。在当前商品经济社会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威胁,部分威胁因素隐蔽性较强,对人民生活及社会安定影响深刻,因此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实价值不言而喻。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监管人员在监管工具与方法方面具备了更为灵活的选择余地,使得以往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1]。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信息化监管方法标准化、监管过程规范化、监管效果评价系统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充分挖掘实现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价值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可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技术日趋成熟,不仅适用性显著提高,而且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模型构建技术呈体系化发展特点。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全面

在长期历史演变与发展进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始终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性环节,而随着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其传统僵化固化的监管模式疲态倍显,成为阻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纵观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际,普遍存在着对信息化技术认知不足,所采取的信息化监管方法与监管策略盲目性显著等共性问题,无法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等全面考量信息化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带来的积极影响,甚至面对信息化社会发展大潮,主动向信息化方向转变的动力不足[2]。

2.2信息监管过程中依旧存在信息孤岛问题

长期以来,在信息化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在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业务与业务之间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信息的畅通与互联,提升了监管信息化水平。但是,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在规划构造过程中缺乏宏观性与整体性,未能结合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形势与特点予以全盘考虑,信息流与数据流之间的衔接配合不到位,难以在多类型信息系统与平台之间实现数据信息交互,质量安全监管目标任务、方法过程、数据处理等功能无法实现,交互沟通障碍时常存在。

2.3监管人员信息化技能不甚熟练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环境中,监管人员成为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则制度,落实具体监管责任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信息化素养与监管技能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这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果密切相关。实践表明,当前信息化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信息化素养不足,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思维,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始终停留在低下状态,与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节奏、需求转变、实施趋向等不相适应。在当前快节奏、连续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件下,全面提升监管人员信息化素养势在必行。

3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3.1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控

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过程监控中的应用优势极为明显,应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环境,构建系统化、流程化、模式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现实作用。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可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自觉履行质量安全责任,在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包装标识、监控生产过程等方面实现动态化监管,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3]。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更新频次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控同样应保持连续性、动态化优化调整,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实时跟踪、安全评估、预警研判等工作提供基础性依据与保障。

3.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的实施规划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必须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推进”的原则,突出实施规划的基础性与前提性地位,在宏观层面做好质量安全监管信息数据的统筹规划与管理,明确信息化监管手段的过程方法和预期效果。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定行为活动方法为主要参照,构建协调一致的统筹协调机制,做到信息化的集中规划与布局,优化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项目内容、功能模块、构造周期及实施步骤之间的关联,预留充足的可拓展空间,为后期拓展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模块预留充足余地。探索提升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的统一性与协同性水平,形成系统性的控制说明及操作指南,消除数据信息之间的壁垒[4]。

3.3提高监管人员信息化素养,打造专业监管团队

定期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面临的新任务与新要求,运用新时期信息化技术的最新方法与策略,解决监管实践中遇到的新难题。强化监管人员专业素养,全面掌握系统性、层次性、整体性的信息化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信息化方法及信息化工具的运用技能,牢固树立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质量意识,将现代信息化理念贯穿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过程。针对监管人员在监管职能与任务上的区别,坚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化操作软件的操作与控制,打造一支信息化专业知识扎实、信息化技能高超的专业化监管团队。

3.4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制度体系

根据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系统性的信息化制度体系,将信息化监管的具体目标职责、方法过程、保障措施等固定下来,为信息化技术具体策略与方法的制定提供制度依据与保障。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制度的约束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定期对其执行与落实效果予以监督,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际的条款约定做出动态化修订,确保信息化监管手段的精准高效运用。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电子数据资源的整理与搜集,规范监管数据搜集、整理、归档等流程与环节,探索建立基于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数据资源模型,为调整与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策略提供资料支撑[5]。

3.5构建信息化监管成效评价体系,强化软硬件建设

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成效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信息化监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所在。对此,应合理选择信息化监管成效评价指标,准确体现信息化监管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的目标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将监管成本、监管功能、监管效果等作为一级评价指标,重点评价信息化监管的实践效果是否理想,监管成本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突出质量监管协同合作。此外,应加大信息化监管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构建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强化资金使用率,杜绝资金无序消耗与浪费。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与优势,决定了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促进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具有关键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从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客观现状及发展趋向出发,充分遵循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原理与规律,创新信息化技术应用模式,优化信息化应用流程,全面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晓华,樊耀波,倪华,等.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方法[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下旬刊),2020,10(6):105-109.

[2]陆美斌,金发忠.新时期农户与企业合作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演化博弈仿真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11):112-122.

[3]丁保勇,王步军,梁基.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9(10):132-133.

[4]张晓东,陈绍慧.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农药残留混合污染联合效应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论坛(文摘版),2019(5):229-230.

[5]谢汉忠,马士华,庞荣丽.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02-103.

作者:莫永福 单位:钦州市检验检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