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技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艺术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由于所处时代和科技的局限性,必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质量良莠不齐。随着改革开放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促进及市场经济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快速发展,艺术专业成为院校的热门专业。然而一些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是在不具备培养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能力和设施条件的情况下匆匆上马的,其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这种办学态度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良莠不齐,已经成为需要警惕的严重问题。艺术设计教育学科体系上的缺失与不足,特别是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实际工作中暴露出许多普遍性的问题。
第二,教学资源及本土设计理论的缺乏。首先,当代艺术设计始于西方,发展于欧美,大量优秀国外作品因版权、印刷和价格高等各种因素无法进行全方位、多种类的印制和出版,由此导致我国艺术设计教学资源数量、质量及更新程度都明显偏低,无法满足教学活动及实施教育中的高层次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这无疑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其次,我国艺术设计实用主义之风盛行,缺少详细阐述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历史流派、风格特征、发展过程、产业现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著作,本土艺术设计水平停留在加工层面,缺乏理论建设是制约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很好地弥补了资源的匮乏,也为本土艺术设计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第三,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目前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计中缺乏文学、美术、音乐、视听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多局限于培养传统手绘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课程。在艺术设计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讲解、演示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媒体在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任课教师,由于硬、软件设备条件限制,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使得进行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普及较困难,使用水平较低,不能充分发挥其多样性。
第四,教育理念缺乏创新性。当前,艺术设计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使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技术方面的培养。艺术设计教学不自觉地也开始侧重于计算机图形软件技术,对于艺术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创新性思维与表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良好的艺术设计作品是以独特的艺术理念为基础,有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思想主题,最终将艺术性和技术表达实现完美的融合,否则,言之无物,再绚丽的视觉效果也无济于事。
第五,教学考核方式缺乏规范性。教学考核缺乏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法与考核内容不完善,一般主要由任课教师制定,随意性较大;二是考核标准,教师在进行测定性评价时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不统一。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方法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而且影响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活动及成果评定的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科学性原则。
第六,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和产业脱节。在艺术设计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大多都是产、学、研合作的结果。课堂教学是和艺术设计、制作及衍生产品的开发制造紧密相连的,而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大多是闭门造车,无法获知艺术设计产业的前沿信息,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课程内容与公司作业无法接轨。学校里学生过于强调个性,忽视了企业中艺术设计要求的合作和沟通能力,缺乏商业思维,市场适应能力较差。教育与产业的分离,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冲突,导致人才培养的错位。
二、信息技术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思考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为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提高了艺术设计教学效率,扩大教学信息量,实现教学的双向和循环流动。信息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显著特点,主要是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中可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元素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使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具体,更有利于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数字化实验与虚拟试验系统的开发,通过虚拟技术与可视化技术,人机交互、数字媒体制作、概念设计、图像处理技术和虚拟实验研究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第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师生共同完成设计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促进的正面教育。师生可通过人机交互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产生图文并茂、视听兼备、互动反馈的效果,使学习不再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也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图形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个别化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个体差异需求,从而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建设与管理。计算机互联网对教学建设和管理的支持作用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资源性,艺术设计课程中心信息化平台开发、精品课程、互动式网络课件等的开发与应用,进行教学建设共享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交互性,建立网络数字化平台,开展网络化数字多媒体交互教学研究,在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互动。三是管理性,高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制作更新的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对资源统一管理、数据维护的教学资源中心,推动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第四,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通过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组建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艺术设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内容规范化,构建符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模式,建立实用的评估体系,促进逐步规范化;二是标准科学化,制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科学化标准;三是适应性和灵活性,根据高校信息化的具体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四是教师自我发展,支持教师继续教育或出国深造,学习先进的最新成果等。
第五,信息技术时代人才培养与实践。我国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建基地、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做到艺术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合理细分教学目标,按照不同的培养层次,建立不同要求的教学阶梯,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为将来走出校门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企业为学校提供见习平台,并优先考虑人才的供给。产业基地与高等院校合作规划,打造若干个艺术设计创意设计类集聚区,具有软硬件的资源优势,向高校开放创作平台。
信息技术时代下的艺术设计是文化性与时代性的完美融合体,信息技术时代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成为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提高设计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作者:熊晶晶 熊吉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