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的应用研究(7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日益发达,促使教育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促进教育改革的同时,信息技术对初中物理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适时的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具体的教学场景,结合声画图像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本文将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讨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物理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师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学科是比较抽象的,需要一定的研究、探索和思考,因此,它所讲授的一些知识内容难以具体化,学生在初中刚接受物理,理解起来会有难度。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辅以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等,将是很有必要的。这既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也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思考及探讨能力。
1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物理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可以明显改善这些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创造优秀的教学效果,又可以节省教师的劳动时间,减轻教师压力。在实际教学中,凭借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教学场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是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
1.2建设新型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加形象、直观、有效的教学效果及优越性。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形式,实现物理教学的开放性、趣味性,建构新的教学方式和模式。
2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情况分析
教师的信息能力和素质比较差,没有完整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完整理解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教学,上课时过于注重课件的有趣性和生动性,而忽视了所要教授的内容;同时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辅助性,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反而下降。
3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方式探微
3.1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非常的地位,许多规律必须以实验服人,不能以模拟的方式教育学生,然而有许多可见性低或者受到地点限制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演示。例如《空气的“力量”》这一节课,对空气的强大作用难以通过具体实际的演示来完成,此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大气压,可以播放大气压产生强大威力的视频或动画来让学生感受。又如,在学习《音色》一节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天空之城》的钢琴声、吉他声等,或者录制各种乐器发出的同一个音调的音,让学生在听后讨论各种音色的不同,总结原因,进而总结出音色是什么,最后做出发音体不同,音色就会不同的结论。
3.2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形象性
物理学科里存在许多难以理解的公式、定律、定义,这些知识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而教师教学必须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学生在理解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生搬硬套这些知识,因而大多数情况都得出了错误结论。关于此类情况,教师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抽象知识的形象化,为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提供指引。例如,如果要做“声音的产生条件”这一实验,学生在座位上几乎感受不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把实验的演示投射到屏幕上,使学生直接感受实验,如此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学生的理解将会更加方便。再如,在“电流”“电压”的学习中,学生根本看不到电流和电压,既然如此,使学生感受到电流的方向流动及电压的大小就成为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件中为学生制作电流电压流动图,把电流的流动比喻成水流,如此就可以更加形象直观,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3.3信息技术应用引出课题
兴趣一般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对物理有了兴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变得简单,传统教育方式往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与课程有关的图像,引进有趣的视频、音频,使物理场景更加丰富生动。例如学习《机械能的互相转化》一节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水电站的照片,配合水流的声音,或者观看关于三峡大坝的视频,提起学生兴趣。
4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当前的教育现状,足够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并将信息技术主动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同时把握好度,将物理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与不足。科学设计,跟进时代,改变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和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龙.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策略[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6):81-82.
[2]李著平.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33(8):93-94.
[3]雷礼高.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中外交流,2016,(25):275-275.
作者:于晓雷 单位:黑龙江省饶河农场中学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兴趣培养
摘要: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对教师讲授信息技术知识缺乏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怎么样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如何让教学任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并学以致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方面的优化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目前,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总体上还不是很规范,一些教师还不太了解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使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高不成低不就”,不能有效发挥计算机的作用,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都不是很好。
1教师要注重师生交流,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
根据第一节课对学生水平的基本了解,教师就要有计划、有针对地进行教学了。既然有一些孩子认为自己信息技术掌握得还不错,教师就可以利用上课时间具体检验一番。当然,这种检验要合情合理,要隐晦委婉。教师可以任命一位学生做几分钟的老师,让他去讲、去操作,学生既有一种信任感和荣誉感,又得到了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也就掌握了解了。教师还可以找几位优秀生做科任代表和小组组长,让他们帮助教师进行辅导,这样,他们又能在教其他孩子的时候,通过操作,进行反复的操练,使技术更加巩固,还能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盲点,让同学们在帮与学中,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要把操作步骤,一分一毫地演示给同学们。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学生提问和教师的讲解,也能让课堂活跃。尽管技术就是一种能力,不需要解释为什么,也没有为什么,但是,如果像看待孩子模仿走路一样地看待信息技术,那真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技术的习得,不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要求,它更多的是社会需要大于本能需要。如果在上个世纪,可能我们不掌握、不了解,也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但是,时代不同了,信息技术的学习已经被提到了日程上。学习信息技术,是一种必需,也是一种责任,对自身和社会的责任。所以,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真正地将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使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的了解,从“授之以鱼”变成“授之以渔”。当然,只有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让他们运用自如,并能自己探索甚至开发新资源。
2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带着兴趣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被动的学习也会变成主动。课未始,趣先行。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乐学不倦。同时,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在讲课前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动画制作旋转的风车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小时候玩过风车吗?你的风车是怎么做成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先让学生回忆、讨论、回答。接着教师展示几个小动画:单个匀速旋转的风车、一排匀速旋转的风车、由快到慢旋转的风车、由慢到快旋转的风车。教师重点提醒学生观察单个匀速旋转的风车,此动画由哪些元素构成的,什么在动,什么不动?在Flash8中至少用几层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跃跃欲试。教师要感染学生,先要感染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而急于传授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激趣引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3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国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70%的学生家庭都拥有电脑,有些学生小学阶段就到各类计算机培训班进行了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能力。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面对现状。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坚持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施分层教学方法。譬如:我在接手新班时,首先做好学生的调查摸底工作;其次,对学生基础优劣分上中下三个档次安排上机座位,做到既分层,又合理搭配、协调。在讲授一些常见的知识点时,诸如汉字的输入、资源管理器的操作等。我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布置免试测验、小竞赛、提高题练习等,并鼓励他们进行感兴趣的一些操作:打字游戏、电脑绘图。此外,我还积极引导他们自学课本上的选学模块,并进行适当的辅导,从而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基础差的同学多指导。
4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讲授“共享文件夹”知识点时,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教师机的共享文件夹上有很多小游戏,大家想办法怎么样来偷这些文件来玩?(2)大家把你们平时最喜欢的小游戏名称写在老师的电脑D:\游戏\小游戏名称.doc的文件上。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开始尝试各种解决方案,有的学生经过几番努力,找到了答案,而有的学生尝试失败后就迫不及待地请教老师或同学。课堂教学得到顺利开展,教学效果也达到了。
5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训练
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信息技术和文化知识都是间接知识,但在教学时传授间接知识不能脱离学生的直接经验,只有通过信息技术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间接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练习实践是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的途径之一。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生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而初中信息技术课不宜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计算机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文化知识和技能,增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尚美英.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5,(18):277.
作者:温方方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九中学
第三篇:论信息技术中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的多样化为思想政治的教学带来一些便利,可以加快教学进度,使之更加便捷,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可以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思想政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根本上推动了初中思想政治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教育含义
信息技术简称IT,它特指与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有关的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术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发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方式。信息技术教育是由技术课程和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两大部分合成,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了初中思想政治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整个教学的整体发展。
二、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学的优势
(一)提升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也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通过在课上对学生的兴趣引导,使学生更加热爱思想政治课堂,也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提问,融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中,对思想政治产生浓厚兴趣,发挥学生对思想政治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关键点,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其中,学习到更多、更好的知识。信息技术创造课堂教学气氛,会让所有知识像五彩缤纷的另一个世界一样,吸引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
(二)课程生活化,拉近师生的教学距离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有一部分相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会让初中生感觉枯燥乏味。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要结合他们的身心来教学,定制符合学生综合情况的课堂教学方案,并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的课堂上成为主体,让学生来引导教师,从而带动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同时要鼓励学生把思想政治融入到生活中,比如:讲到“环境保护”的部分时,就让学生据社会现状来探讨,如西部的部分地区沙漠化严重,或全球变暖等现象,可以勾起学生的兴趣点,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与课堂的距离不是那么遥远。教师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拓展,以巩固和填补学生知识学习的空白,让学生更加积极对待政治课堂,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的教学应用
(一)投影
以往的教学课件都是以书面形式进行,即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或教师按照书本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读一遍,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死记硬背等形式,这些形式都不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这一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投影就是改善之后教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课件。投影的作用是展示一些教师找到的资料,用幻灯片的形式给学生展示,操作比较方便,节约了教师做课件的时间,使教学更加有效率。
(二)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教学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置身于有声有色的大环境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网络则带给教师更多的便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收集信息,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轻松应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减轻教学压力。
(三)电视、报纸
初中的思想政治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想要更好地了解学习这门课程,就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时事,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之类的媒介形式来吸取更多的知识,学到教师在课堂上教不到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新闻联播》《今日说法》《早间新闻》等电视节目,也可以看一看《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报纸,然后找一堂课让学生们把收集到的信息展示出来,并展开讨论。
(四)教学案例
以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运用PPT投影来提出几个关于自身隐私是否受到侵害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来谈自己的一些感受与看法。之后教师在讨论结束后,针对问题的讨论进行点评,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之后教师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采用网络视频资料的形式播放相关案例,使学生根据案例的发展过程对课文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内心深处受到很大的冲击与感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权。
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为乏味的教学课堂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乐趣,深得广大初中生的喜爱,但是,也容易让学生的重点脱离学习,放错地方。教学的目的需要教师明确,重视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学到知识。信息教学只是辅助教育,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最主要的教学还是教师面对面所传授的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信息教学的使用问题,做到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学到了知识,保证了课堂的精彩与高效。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切合实际
多媒体给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却不能被多媒体教学所禁锢,一定要从学生和教学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课程的安排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课程中一定要不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从而全方面地促进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高效。另外在多媒体的使用方面,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除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能力之外,尽量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挑选,以达到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总之,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坚持以思想政治为主体,注重教学的合理性和丰富性,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使思想政治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庆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136-137.
[2]熊浩煌.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27):310-312.
作者:王春 单位:山东省桓台县侯庄中学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种模式的教学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特别是对数学来说,由于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引起了教学方式的变化,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革。这种变革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变革;信息技术;整合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好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教学已经从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逐渐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特别对数学的内容、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也产生也影响。信息技术和数学的整合有利于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更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信息技术为什么给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带来新的活力,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有以下见解:
1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利用信息技术,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例如:在利用影长测量古塔高度这一节,将“人民英雄纪念碑”投影出来,让同学们知道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革命英烈的无私奉献。在《直角三角形》一颗的教学中,将《勾股定理》的史诗资料和几何图案制作成课件,让孩子们了解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孩子没人能会明白只是是从书本、课堂和生活中得到的,要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的知识远远不够,促使他们发奋学习。从而渗透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通过运用多媒体,更能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疏导点拨、巧设问题、团队合作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探究和创新能力。若在数学教学重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中学数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轻松的理解这些问题。使得教学重点得以突破,教学难点得以解决。例如:九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二次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是初三阶段学习的重、难点。为了使学生真正突破重、难点,我采用《几何画板》软件来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通过改变参数的值,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这节课就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几何画板软件的帮助下,根据参数改变引起图像改变的动态过程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这种模式不止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而且凸显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经历此过程,印象更加深刻。
3多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热情,是每堂课的关键。而多媒体技术将图像、文字、动画、视频、音乐等资源,通过编辑整合在一个立体空间中,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形态展现出来,给孩子们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使原本枯燥无闻的教师讲授变成交互式的双向交流。例如,在学习《旋转》这一课,原始的教学方式只能通过黑板演示,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理解起来及其困难。而利用多媒体,可以采用flash制作旋转的整个过程的模拟动画,播放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就能很快的接受并理解旋转的概念及其性质。虽然在此过程中学生还是处于接受地位,但是由于采用了多媒体的手段,创造了课堂情景,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同时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如此学生更喜欢接受新知识,将传统的难点简单化。
4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基础型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分析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逻辑性和抽象性是初中数学的特点之一,也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离不开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在一些概念知识的学习上先列举大量的实例或者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获得感性知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在初中数学《圆》中,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圆形世界”。我采用了Powerpoint2003软件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圆形,学生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让他们寻找这些图形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我选了一张自行车的图片,并对它进行了形象的分解,引导学生得出圆的定义。这样就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理论———研讨———总结,使逻辑思维也就得到了锻炼。众所周知数学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代教育的责任。一个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的课件会使学生接受知识更直观便捷,获得知识会更迅速。由此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中,利用动画演示汽车行驶的画面,车轮有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学生杆菌这样的车轮特别新奇,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轮胎都是圆形呢?教师可以趁机让学生展开讨论,各种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由此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5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多采用教师讲解,这种方法使学生被动接受,大部分都变成了注入式和填鸭式。从心理学来看,数学学习是每个个体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快慢取决于个体差异。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占的主体地位。“双主教学模式”是目前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地体现。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全等图形》中,要求学生判断哪些图形形状、大小相同,从而引出全等图形的概念。我先利用PowerPoint软件展示出大小、形状相同的五角星等图案由学生辨认进而得出定义。在课堂教学中,这些鲜艳、明亮的图片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很大,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全等形的定义给出后,学生自己利用几何画板或者word软件画出不同的图形。同学之间相互提问,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如讲到统计图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利用Excel软件对图表以及不同的图如柱形图,折线图之间进行转化。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的观点,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时,应科学有效地加以使用。虽然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能够扩大师生的信息量、题量,但也要注意有所取舍。应根据教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选择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应把信息技术的使用目的放在辅助学生学习上,而非辅助教师上课。辅之有方,恰倒好处地使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才能使多媒体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助力,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现代数学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现代教育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更需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在课堂教学上始终不能忘记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想象空间,为数学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和有效快捷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的优势,为数学学习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新课标下,我们教育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创新,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我相信,基础数学教育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刘克 单位:大庆第三十六中学
第五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现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因此,教导学生们如何使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消息较为闭塞的农村,互联网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教学当然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地位。在我们享受互联网带给我们各种便利的同时,不能忽视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带来的危害。对于农村的初中学生来说,辨别力较低,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德育教育
古人云:“立德树人”,德育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将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起来了,学生们才能正确利用互联网。农村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加上辨别能力较弱,所以在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时,难免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若是没有良好的道德自制力,说不定会做出危害自己,他人,乃至社会的事。所以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教育者来说,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教导学生们如何使用互联网,更要把德育教育渗透进信息技术教学中,将农村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的知识分子。
1当前我国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1.1对学生的肆意妄为熟视无睹
当前农村中学大部分都开设了微机课,来教导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学生们眼中,微机课就是用来玩电脑的,对于老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很多学生都在用电脑聊天,打游戏,浏览娱乐八卦新闻等等,不注重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而有些老师对于学生的这些行为不加管教,使得他们变本加厉,微机课俨然变成“网吧”的样子。
1.2忽视德育教育
很多信息技术老师认为,学生的道德素质不属于自己的教学范畴,自己只负责传授信息技术就可以了,这无疑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加上农村初中学生刚接触互联网,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却又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收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道德缺失。初中学生们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导学生在上网时明辨是非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若是老师只传授信息技术,而不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很有可能使学生在未来利用互联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9.25”彩票网站诈骗案就是一个例子,苏某两兄妹利用“国彩网”,“中彩网”等虚假彩票预测网站进行大肆诈骗,并且跨省作案,涉案金额高达百万余元,最终被江苏警方与福建警方联手抓获。由此可见,如果只有技术却没有道德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2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具体做法
2.1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行为和习惯
在学生们进入微机室上电脑课时,老师要教导学生对电脑设备要轻拿轻放;要保持自己周围的环境卫生,不随意扔垃圾;在进行电脑操作时,不要随便删除别人的文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这些虽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们就是要从这些点滴小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以及自制力。这些良好的文明习惯将对学生的终生产生影响。
2.2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在打开电脑时,会弹出一些网页新闻,而学生们也对此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以这些新闻为例,来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例如新闻里介绍某地某官员贪污腐败,最终落马,老师可以以此为例教育学生要知法守法,不要让欲望蒙蔽了双眼。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虽然不良信息充斥网络环境,但是也有一些软件能屏蔽垃圾信息,比如360安全卫士,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屏蔽垃圾信息,减少学生与之接触的机会,从而达到保护学生的目的。
2.3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精神
很多学生在接触了网络之后,往往忽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热衷于在网络上聊天,找网友,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变得性格孤僻,难以合群。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微机课上要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们意识到现实中朋友的重要性,不要局限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且通过合作学习也能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道德素质自然也就提升了。
2.4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发掘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课堂上总有些学生不愿意认真听课,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老师要及时发现,并且加以指正,同时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教师发现某学生在电脑上玩游戏,老师不要直接严厉的批评该学生,可以先让他把所讲的内容操作一遍,学生不会操作,就会产生愧疚感,从而认真听讲。同时,其他同学也会以此为戒,这样,就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结语: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凸出,因此,我们要对比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素质的优秀人才,让学生们不仅要做中国好公民,更要做中国好网民。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要从过去吸取经验教训,更要面向未来,结合时展,与时俱进。这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使学生既拥有信息技术,也拥有高质量的道德素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维爱.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1)
[2]荀为州.生本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探析[J].科普童话.2015(47)
[3]黄瑞霞.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11).
作者:任鹏飞 单位: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铁角嘴中学
第六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但农村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触相对较晚,基础薄弱,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为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教学内容、传授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
关键字:积极性教学活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具有的操作性、实用性、灵活性等特点,对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广泛应用,客观形势要求我们一定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这门课。但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学,与城市差距相当明显。以笔者从教的这所民族地区的农村初级中学为例,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校到2008年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直到现在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存在着硬件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时间安排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通过几年的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下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些因素,也对如何提高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质量,做了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1、小学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信息技术知之甚少
由于学校地处乡村,好多农村小学没有电脑,他们对计算机知识毫无所知。学生中知道开机和关机的为数不多,还是利用周六或周日老师带学生去学区才学到的。没有一个学生的家中有电脑,很大一部分学生到了中学后才开始接触这门课,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些了解。
2、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浓
信息技术是一门考察学科,自然就引不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在他门心中,学好学坏一个样,反正在初三毕业会考中不计入正式考试科目,学好了有什么用,要是换成数理化就不一样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自带的游戏或是音乐很感兴趣,对基础的理论知识、输入文字、制作表格等不感兴趣,感觉懂与不懂基本的操作对他们的学习或生活并没有带来什么不便,致使好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是很重视。调查发现,85%的同学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及基本操作不感兴趣。
3、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老师尽量少讲解,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进行操作探索,这说明学生不喜欢老师“满堂灌”式的教学,喜欢凭兴趣自主操作,如玩游戏、交友聊天等,不喜欢过多地约束他们。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老师的指导不重要,而是说明老师的指导和教学方式还存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需要在教学中改变老套的教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方法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1、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就要求老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内容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创设恰当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我们给农村学生上信息技术时,首先从最基本的练习打字开始,但是如果在教学时单纯地讲解键盘练习指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因此,在教他们打字时,我以比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我让班上会打字的学生用正确的指法很快地打出一行字,许多没有打过字的学生不禁惊叹:“如果我能打得那么快多好啊!”我赶紧鼓励学生说:“老师相信,你们经过努力一定会超过他的,有没有信心啊?”学生异口同声:“有!”接着我又说:“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个打得最快,最快的老师有奖励。”我采用能及时反映学生打字速度的软件,他们打字速度的微小进步也能反映出来。学生打完一次后觉得不满意可再打,在“比赛”中,为了更快提高速度,学生主动请教打字的指法及技巧,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不仅提高了打字的速度,而且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拓展教学内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讲的比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只讲这些东西,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应该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求,适当的拓展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倾向实用性,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中应当给学生多讲一些计算机的实用性及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让他们感受到其重要性,否则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比如在讲解PPT制作时,增加在PPT中怎样插入音视频、flash动画等等。这些很实用的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因为他们可以即学即用,就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自主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其他各科一样,让学生能够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相互学习,举一反三,共同促进。我们可以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带学生到机房进行学习操作,学会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并且分享自己的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既解决了老师忙不过来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总之,虽然农村学校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较晚,软硬件设施也较为落后,但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只要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自觉地研究信息技术,主动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信会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会给国家和生活培养出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J].李海燕.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12)
[2]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再思考[J].聂竹明.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4).
作者:安忠杰 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安集初级中学
第七篇:谈初中信息技术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也有所改变,不再是“以教论教”。我们不仅看教师是如何教,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如何学。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呈现良好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
关键词:信息技术;关注;学习状态;相关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生成者。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那么在信息技术驱动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
1尊重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引人入胜的情境和活动,课堂情境的设置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干扰因素比较多,老师或学生展示时,需要利用极域等教学软件进行整体控制,切屏、广播央视、展示作品等,能让学生很好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述过多,学生的注意力不会持续长久,导学案恰当的使用,可以很好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导学案教学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师“导”的技能,增加了学生“演”的活动,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中都紧紧围绕导学案。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高了,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当然课堂教学中,设疑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的设疑提问应该启发思维,对学生的问题应该有问必答,课堂不仅是解决了多少的问题,更是新问题产生的基地。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当他们尚未参与课堂时,我们还可轻轻敲击他们的课桌、和他们做眼神交流,更直接的还可以警告、斥责或惩罚等等。反之,如果应用方式不当,会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产生抵抗情绪,不仅无法回到学习状态,还会影响到全班同学的学习。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让学生在收到提醒后更认真的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才是有效的方法。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要有一颗静待花开的心。
2培养小组合作,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古人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缺少交往的学习很难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创造的火花,学习中的交往有助于激发灵感,产生出新颖的观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是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这是我校“自主学习分成达标”教学模式中“交流展示”环节的要求。在教学中,我校实行五环节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小组教学介于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之间,比较容易发挥其二者的长处。教师根据学生的能水平和知识水平差异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小组教学也有利于教师的管理,并且学生之间也具有带动作用。通过优秀小组的评选或者优秀学生的评比,再加上适当的奖品鼓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多参与课堂练习和实践,就能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但一部分小组合作好像流于形式的比较多,只是为了展示哪个小组回答问题比较多,比较好,进行加分,很少关注到小组成员的交流状态、小组合作的成效。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求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是互动性的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任务或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讨论交流的价值。比如让学生讨论怎么插入自选图形,这种操作有必要讨论吗?本来就是知识性要点,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总结操作的步骤。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探究时间。学生只有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才能在小组内交流,不然只会听别人说。所以讨论之前我们应该留足充足的自学或思考时间后,再进行小组交流,效果会更好些。而且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交流状态,鼓励性、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交流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无论是否正确,只要思考了,敢说了,就是好的。
3放手相信学生,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斯腾博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
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维。提供机会,鼓励学生质疑。在课堂上,给与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对思维受阻的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完成思维上的质的突破。比如我们在学习七下第一单元的数据计算时,学习了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函数计算,以学生成绩表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其中一个班的学生问我:“老师,都求出成绩了,那名次怎么算,有函数没?”我当时一惊,其他班学生没有问课外问题的,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课堂上我表扬了这个学生,并给学生讲解了Rank函数。老师们在备课时要深挖教材的知识点,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要别出心裁,大部分教师都采用了情境教学、任务驱动,不再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将学生置身于课堂情景中,解决情景中的问题,当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新的知识时,再引导学生来探究、合作学习,解决完一个问题,新的问题又会出现,进而学习另一个新知识,在任务的设置上环环相扣,任务不再单纯是为练习知识点而设置,而是为了情景的需要,任务之间不再孤立枯燥,而是相互联系。学生的思维跟着问题和任务的解决进入一个个的教学环节,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如若学生的思维偏离教师的预设,就需要我们有很高的教育机智,去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
4把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学习情绪和心境,及时地调整授课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心态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
由于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所以面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教师要会善于疏导,及时矫正。另外,情绪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传染性。所以,教师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以良好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兴奋的情绪激励学生投入学习,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以宽容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差错。比如说在讲excel时,创设情境同学们都是家里的小小记账员,每天记录家庭的收入与支出,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学会勤俭节约。刚开始他们只是机动的记录,后来渐渐地喜欢并主动地记录这些账目,自从学会了记帐,孩子们花钱时也会犹豫了。初中的学生正是喜欢动的年龄阶段,我们如果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堂设计的活跃一点,设计的活动多一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知识,这样下去就形成了好习惯,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感,获得求知过程的愉悦感,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掌控课堂教学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但是气氛过于兴奋,将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此时要有良好的掌控能力,适时、适当的调整学生,根据学生的现状进行教学。或者根据课堂中的突发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更能体现了一个优秀教师具备的个人素质。
5慢赏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知识的现场生成
随着课堂和生活的不断深入,同学们会深刻的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知识给他们带来的诸多便利,从而主动的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分化的很快,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时期,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比如说在讲PPT的组稿编辑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内容:在Word文档中如何插入图片?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学生自主探究将知识迁移到PPT中。同一个操作,大部分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但有小部分学生在Word中会,但把操作迁移到PPT中就不会了。所以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分层任务,适当的放慢步子等等他们,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自我肯定,充满成就感。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出现与教师预设迥然不同的想法时,我们要多一份机智,多一份欣赏,允许学生将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表达出来。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无法预料的,它也是学生成长的表现,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其实他们都有闪光的一面,都有他们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所在。经过以上几个要素的分析,我认为在课堂上,老师要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学会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问题的价值,再因势利导,利用即时生成的资源,合理化解课堂突发事件,使之生成精彩亮点。一堂课,学生能在其中快乐地学习,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的能力,有收获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然而,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在教授知识,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喜悦,收获情感,更重要的是收获享受。一堂优质课是一堂师生共赢的好课。我们的教育教学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要关注生成,真实地面对学生,面对课堂,好的教师既能教会学生知识,又能走入学生的内心。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改进自己的设计,争取做一个走入学生内心的教师,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伍文庄.“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3).
作者:朱会芳 单位:曲阜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