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技术的校园励志感恩教育解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技术的校园励志感恩教育解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信息技术的校园励志感恩教育解析

【摘要】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而教育信息化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它不仅在课堂中发挥着独特的吸引力,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根据我校励志感恩教育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探索整合信息技术与励志感恩教育的途径,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校园,建立励志感恩教育资源库,开设励志感恩教育课程,建设励志感恩教育微信平台,聆听感恩教育之音等措施促进校园励志感恩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励志感恩教育;资源库

现今新时代,各个高校都充盈着各具特色,极具个性张扬的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的最终的目标就是把文化所内在的真正意义的价值影响到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灌输到他们的生活中,从而形成他们个人可以随身携带着行走的能力,并潜移默化地以此形成其享用终生的学习和行动能力。有鉴于此,我们学校也把励志感恩教育作为学校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从上一级的关工委,到学校的党委以及全校的学工系统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系统工程,尤其近几年来,全校师生也感受到励志感恩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信息技术,孕育了优秀的学校品质,全校教师都渐渐形成立德树人的高尚品德,同事一届届学生也常怀感恩之心,励志前行,我们也以此探索出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与校园励志感恩文化教育整合之路。

1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校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又是其中的基础环节。我院以校园信息网络建设为核心,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将励志感恩文化的核心、理念、诠释向学生进行宣传,让校园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传播平台。

1.1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网络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校园网络,包括校园网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基于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我们可以建立支持校园文化活动在线平台,为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促进励志感恩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校园网的建设可以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办公、管理都有一个校园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形式、方法的相互交流和改革。

1.2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网络的最大优势是资源的高度共享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收集了大量关于感恩教育的资料放在了资源库中,为教师提供了便利的教学资源,使网络资源成为了一种校园文化传播途径,并使网络文化与感恩文化融合起来。

1.3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

为加强培养教师信息意识,加快建设校园网络化文化,我们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应用型人才,他们既要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进行感恩文化的传播,因此,我校资助中心通过各系资助经办人,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感恩活动,组织感恩文化的讲座,诠释感恩文化的内涵。

1.4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我校目前正努力建设感恩文化资源共享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感恩教育的渠道,在学校和各系网站上设置了自己的感恩宣传专区,创建和管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让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促进我们学校的感恩文化,展示师生才华的重要窗口。

2建立励志感恩教育资源库

建立校园网上共享的感恩教育资源库是建设学校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从学校角度来说,建设感恩教育资源库是决教育信息化高投入低产出的一个途径,可以集中大量感恩教育资源,提供给校内的教师和学生浏览与学习;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建设感恩教育资源库是为教师传播感恩文化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素材,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感恩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恩文化资源,使感恩文化可以更好的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因此我们根据感恩教育的教学目标,建立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感恩教育资源库,包括感恩教育素材库、感恩音乐、感恩动画、感恩课件、感恩活动等。2.1励志感恩故事资源库感恩故事资源库分为古代经典故事和著名的孝道故事,图文并茂,让学生能理解。如《二十四孝》《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学生可以把这个资源库里的故事作为自己的榜样,做到感恩常在心。老师可以作为教材教给学生孝礼文化,让学生学会感恩。2.2励志感恩名言资源库在资源库里,我们收集和感恩语录,供老师和学生随时上网,如"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这些感恩语录记录上传,老师可以选择这里作为他们生活的座右铭。2.3励志感恩音乐资源库在这个数据库里将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感恩的音乐歌曲,通过欣赏和演唱的方式,学生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对老师的尊敬,对一个美丽繁荣的国家深深的感情。2.4励志感恩动画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中,我们收集了漫画和一些教学课件。"弟子规”是主要的动画素材,我们买的弟子规光盘漫画中复制所有教师参考。同时,还积累了感恩教育课的课件。2.5励志感恩活动资源库励志感恩活动资源库搜集了我校感恩教育大型活动和班级活动的素材,便于回放,更便于师生观看,让学生可以循环回看,时刻见证自己的点滴进步。如学校大型活动感恩节活动、艺术节活动、读书节活动等,班级活动如:班级生日同庆、共度中秋、漫漫军训路等活动,这些活动资源库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它记录了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3开设励志感恩教育课程

每学年度开学和学期末期间为被评定为“贫困生”的同学组织开展“励志感恩”专题系列的教育课堂。课程的主要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掌握国家奖助学金的申请条件;掌握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和还贷步骤;学会感恩,诚信还贷,励志前行。通过在专任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模块化教学方法,用ppt将各个知识点做详解,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后,通过公众平台进行现场竞答;让学生根据任务在电脑上亲身操作贷款还款的全过程;观看感恩视频,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让同学在微信平台上发送感恩话语,让感恩话语呈现在课堂大屏幕,让同学根据感恩话语发表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让学生现场发送感恩话语给最想感恩的人。通过本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感受来自国家对于贫困生的全方位资助,自觉在生活中自信自立诚信感恩。课程教学中教学重点为通过课程内容让学生内化为励志诚信感恩的心,难点为助学贷款的申请和还贷步骤,让学生树立自信,诚信感恩的意识,本节课以学生掌握了解为技能要求,以学生自我实践操作最后成功为目的,但最终是要通过自身的参与体验,领悟诚信感恩的内涵,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教学之前从网上和我们学校自己构建的资源库收集有关国家奖助贷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兼顾有关诚信与感恩的事例和视频素材,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将它们根据教学要求整合在ppt课件上,确定好教学的流程和方式,将重点和难点加以注明。由于课程参与学员比较多,而且是思想的教育,事前让学生干部给现场布置了温馨的环境,并且期间需要运用网络和屏幕用作课程的准备。组织全体同学学习奖助贷相关知识,让学生全体参与知识竞答,观看感恩视频,最后,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并传诵感恩话语,教师进行点评,并进行总结。

4建设励志感恩教育微信平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师生的交流方式的途径,既秉承个人网站的言论自由,又融合了教师的经验和思考,是一种综合激发创造的新模式,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平台,引导学生励志感恩。因此,我们建设了感恩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指导学生进行励志感恩教育提供了便利。(1)公共励志感恩发言专区。主要是进行师生、生生沟通和交流。网友在这里畅所欲言畅谈问题,教育交流励志感恩教育经验,分享个人成长亮点。(2)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公众平台,不定期会更新关于励志感恩的文章,师生们阅读完文章后可以在留言区留下个人的感想,并且后台会有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回复和解答问题。主要上传教学活动中的感受和问题,在感恩思想的理解、体会等方面,通过励志感恩微信公众号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来探讨问题,提高了专业思维问题的深度;为教师提供深思的机会,提高探究能力,开拓思维,例如,有教师指出,有了微信公众号后,当你网上交流时,有时会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你,提供更好的建议。对我来说,最大的帮助是当我有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相互的讨论使我的头脑受益,不会受到限制。

5聆听励志感恩教育之音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洗涤学生心灵的钥匙。充分利用音乐的特殊教育价值,使学生快乐与音乐交朋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达到塑造和净化情感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听音乐是培养学生励志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同时,音乐是艺术的声音,也是艺术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情感的体验,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种励志感恩音乐。我们安排了各种感恩和励志的歌曲或音乐。如早晨6点半和中午14点不断播放校园之歌《五进之歌》,催人奋发,促人上进。放学、休闲、课余时都播放不同的励志感恩的音乐。在这些歌曲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有丰富的经验和学生音乐兴趣会越来越浓,他们会有意识地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的音乐。

6结语

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基础,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是教育技术的真谛。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校园励志感恩教育文化,我们选择了一种合理的可视化技术,在先进的教育理论下,励志感恩教育理论在我校的多渠道多措施践行着,在师生之间无处不在地扩散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遍布着。

参考文献:

[1]张玉琴.信息技术为感恩教育插上腾飞翅膀——人教版《家庭小账本》教学案例[J].山西电教,2015(1).

[2]陆绮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感恩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1.

[3]刘丽瑛.浅议技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97.

[4]张惠荣,宁丽萍.学科特色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感恩亲情”专题学习网站[J].山西电教,2008(3).

[5]陈玲.学校德育工作之学会感恩,懂得做人[J].科教文汇旬刊,2012(11):20~21.

[6]林强,孙婷,贺庆书,等.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与感恩教育调查研究[J].活力,2009(6X):106.

作者:黄国威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