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罗氏沼虾养殖尾水减排养殖新技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罗氏沼虾养殖尾水减排养殖新技术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罗氏沼虾养殖尾水减排养殖新技术分析

罗氏沼虾是原产于东南亚地区的热带淡水大虾,适宜生长水温为18~35℃,最适水温为24~32℃,正常情况下江苏省的适宜养殖时间为5月中旬至10中旬。高邮市是罗氏沼虾养殖主产区,为了延长养殖时间,提高产量,第一批虾苗2月中旬放养,用锅炉加塑料大棚池控温培育幼虾,采用分批放养虾苗、分级培育幼虾、多规格幼虾混养和多次轮捕的养殖方式开展养殖,目前平均放养虾苗约8万尾/667m2,每个养殖周期轮捕5次左右,产量350kg~400kg/667m2,纯效益约3000元/667m2。由于罗氏沼虾养殖周期较短,轮捕频繁,池塘中不宜过多混养滤食性鱼类和栽植水草,且放养密度偏高,使用高蛋白饲料等原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较为严重,尤其是每年的7~10月池塘中蓝藻水华频发,在降水捕捞时,富含蓝藻的尾水排入外河,对周边水域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为践行“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促进罗氏沼虾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Y2018-13)的资助下,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于2019年度进行了一种罗氏沼虾养殖尾水减排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通过改变池塘结构、改进养殖方式,在拉网捕捞时不排或少排水,达到减排目的,生态效果明显,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改造

1.1大棚池建造

沿着成虾养殖池塘的长边新建幼虾大棚培育池,面积约为成虾养殖池面积的1/10,池口宽7~8m,坡比1∶1~1∶1.5,池深1.2~1.3m,大棚池内部设施(隔埂、隐蔽物、增氧及加温设备等)与常规相同(图1、2)。

1.2成虾池改造

将原池塘底部的大棚池填平压实,保持池塘底部呈锅底洼,同时在池塘的一边筑一个缓坡,以便于轮捕时进行罗氏沼虾分拣操作。(常规塘口和改进后剖面图如图3所示)

2虾苗放养

虾苗放养的准备工作和常规养殖相同,2月底至4月初放养第一批虾苗5万尾左右/667m2,4月中旬至5月初放养第二批虾苗2万尾左右/667m2,5月中旬放养第三批虾苗1万尾左右/667m2,也有养殖户第二批多放一点,第三批不放养,放养总量控制在8万尾左右/667m2。

3幼虾培育

幼虾培育池中设有分隔埂,每一批放养的虾苗都是单独培育,第一批放养的虾苗需要用锅炉增温,第二批虾苗是靠阳光自然增温,幼虾培育水温控制在28℃左右,培育的技术措施与常规养殖相同。

4幼虾放养与成虾养殖

5月中下旬是罗氏沼虾幼虾放养时间,正常情况下,温棚池建在大塘底部,5月10日以后拆除大棚和增温设施,同时向池塘注水,直接将大棚池淹没,不同规格的幼虾(不同批次放养的虾苗)同时漫水进入大塘养殖。采用该技术后,大棚池移至高处,养殖方式有所改变,先将第一批的幼虾放入大塘养殖,同时将第二批的幼虾在大棚池中分稀养殖,待养殖大塘中第一批幼虾长成并轮捕两次所剩不多时,再放入第二批的幼虾,同样轮捕两次后再放入第三批的幼虾,即成虾养殖和幼虾培育一样实行分批养殖。养殖的管理措施与常规相同。

5成虾捕捞

罗氏沼虾在适温下养殖4个月多数已达到性成熟,这时要进行拉网轮捕,轮捕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棚池建在池塘底部,为了便于拉网和分拣操作,拉网前须排水30~50cm,罗氏沼虾分拣的理想水位是1m左右。实施新技术后由于池塘底部相对平坦,拉网起捕率高,且设置了拣虾的缓坡,分拣操作在缓坡上进行,所以捕捞时不需要排水,即使在高温季节池塘水位最大时,也只需要排出10~20cm池水就可满足捕捞要求。

6优点分析

由于采取“高位大棚池”培育幼虾,幼虾也是分批放入大塘养殖,这样养殖的密度相对降低,可以减少罗氏沼虾自相残杀,提高养殖成活率和成虾规格,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当最后一批幼虾放入大塘后,大棚池就闲置了(一般为8月以后),可以利用空闲的大棚池繁殖或培育其它水产苗种,如青虾、小龙虾秋苗和鱼种等,在10月中下旬罗氏沼虾干塘后,将预备的苗种再放入大塘养殖,至下年5月初干塘上市,即实行罗氏沼虾与其它水产品轮养。没有轮养经验的养殖户,可以留一部分幼虾在大棚池中养殖至成品。采取“高位大棚池”培育幼虾后,成虾养殖池底部相对平坦,拉网踩纲方便,同时在池边设置了罗氏沼虾分拣操作的缓坡,可以实行不排水或少排水拉网捕虾。根据实践,罗氏沼虾一个养殖周期最少要轮捕5次,每次排水量在30~50cm,采用该技术后,只有在8~9月池塘水位处于最高时需要排水20cm左右,其余3次可以不排水捕捞,这样每个养殖周期可减少排水约1.5m,即每667m2池塘可减排养殖尾水约1000m3,生态效益显著。

7养殖实例

高邮市龙虬镇张轩村养殖户刘宏金2019年采用高位大棚池培育幼虾,实行少排水捕虾法养殖,虾池总面积23×667m2,其中建高位大棚池910m2,3月7日放养罗氏沼虾苗100万尾,培育至5月12日,将幼虾转入大塘养殖,5月17日在大棚池中放养第二批虾苗50万尾,两次共放养虾苗150万尾,每667m2均6.52万尾,6月28日开始捕捞,共拉网5次,10月10日干塘,因捕捞需要,实际排出养殖尾水170cm(含最后清塘排水),与常规养殖相比减少排水140cm,每667m2减排量934m3,减排比例达到45.16%。计收获罗氏沼虾7774kg,每667m2产量338kg;产值335400元,纯收益111900元,每667m2收益4865元。与常规罗氏沼虾养殖的池塘相比,该示范户放养密度较低,两批虾苗放养间隔时间较长,成虾规格较大,每667m2产量与面上平均数相似,每667m2效益高出平均数近2000元,尤其尾水减排量达到45.16%,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减排养殖示范塘放养与收获及尾水排放情况详见表1。

作者:吴志强 陈正兴 张晓 马建社 单位: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