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新技术下的钢琴教学模式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新技术下的钢琴教学模式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新技术下的钢琴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随着时代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思维、生活方式等带来了全新的变革。钢琴教学也应紧跟时代的脚步,与互联网相结合,改革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和互联网新技术引领下的钢琴教学模式的现状、利弊及改革意义,意图构建一个多元化教学平台,以新型教学模式来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让优质钢琴教学课堂普惠更多钢琴学习者,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钢琴人才,推动钢琴教育模式的革新。

关键词:钢琴教学;远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传统钢琴教学模式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面对面指导学生为主、学习者课后练琴为辅,经过一周练习后回课给教师的授课模式。目前我国的钢琴教育仍以传统的一对一授课的教学模式为主流。

(一)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优点长期以来的师生授课经验证明,传统钢琴教学是一种有很强针对性、科学性、专业性和系统性的教育系统。相较于其他授课模式,传统钢琴课堂更注重诠释作品的音乐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感悟音乐、理解音乐、表达音乐,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下面,笔者以学习柴可夫斯基作品《杜姆卡》为例,描述传统钢琴教学课堂的学习过程。《杜姆卡》在俄语中原意为“沉思”(也可译为“想”),也译为《悲歌》,描述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下俄国人民大众的苦难生活以及作者柴可夫斯基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深深担忧的复杂情感,整首乐曲的重点在于表达沉痛悲伤、激昂蓬勃的情绪,演奏时需把自身代入浓重的悲情色彩中,表现出人民迫于生活压力却又不能作出反抗的情境,力度的把握难度较大,触键稳而厚重,速度不宜过快,以低沉、缓慢而悠长的音调拉开全曲的序幕。在弹奏时,需要依据旋律线条的高低起伏来分配手指演奏时的力度深浅,从触键速度与力度以及音乐的连贯性与歌唱性等方面表达出三个层次的音响效果,非常考验演奏者的触键水准。曲谱的第一层音为主要声部(即旋律声部),演奏旋律声部时要求用大臂横向的力量连贯地带动和加深手指力量,把重心带到右手的四、五指,用推动的力度往下走,要求手指具有流动性地从“do”到“mi”进行转移。第二层音是右手的内部填充音,与左手的低声部相比,右手的填充音音区较高,起到一定的伴奏和衬托作用,音乐和声更加厚重,音乐形象更为沉重。这个部分的旋律线条与旋律声部的旋律线条相互呼应却又彼此独立,演奏时要求手指贴键,把控下键的力度与速度,突出音乐层次,做到音乐稳而不飘、音量较弱。第三层音是左手的和弦低音,在触键时要带动手臂与身体的力量,把音往深处“送”,让音乐更加流畅连贯。三个层次一起下键时对手指和力度控制的要求不同,整体演奏时稍不注意就会弹奏得呆板僵硬,甚至虚软无力。笔者在弹奏这一小节的时候,就曾体会不到如何把音往深处“送”以及流动性的转移力度,老师通过多次示范并让我摸其手腕,感受老师演奏时身体与钢琴紧密结合的流动性,在老师切身的引导下,笔者反复练习多遍才完全领悟从而达到相应的演奏效果与触键音色。由此可知,在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下,师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面对较为抽象的触键以及音色表达,如果学习者达不到相应的演奏效果,师生可以通过现场肢体接触甚至直接推动身体的反作用力等多种方法,切身体会重难点的弹奏方法或音乐的处理方法,及时反馈信息,快速提高技能,是一种全面提升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

(二)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教育观念封闭。传统钢琴教学长期以来以一对一的面授形式进行,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导致教育观念封闭、缺少交流。并且传统钢琴教学往往过于关注技术方面的灌输,而削弱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熏陶。2.教育模式单一。传统钢琴教学普遍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会使学习者的探究意识、主观能动性、想象思维能力受到抑制,导致学生无法独立自主地思考。3.教育效率低。近年来高校招生不断扩大,社会音乐学习者人数剧增,师资力量开始不足。而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中,一个教师只能给一个学生上课,并且设置了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听完整首作品,不能准确清晰地发现学习者在弹奏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效率不高。

二、互联网新技术引领下的钢琴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教师、学生、媒体等多方、多边、多元参与和运用,互相学习,以及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共享,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互联网新技术引领下的远程钢琴教学模式可以分为:1.大师远程多方连线课堂模式。这是一种为了提升钢琴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增加学习空间覆盖范围,运用先进网络技术让不同地区如农村或少数民族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学习者通过互联网视频连线的异地大师学术交流的课堂模式。这种课堂模式让学生逐一演奏作品,大师亲自讲解,让不同地域的师生通过视频连线面对面互动,多方面聆听、感受及讨论钢琴音乐。2.网络公开交互探究式课堂模式。这种课堂模式打破了原有的面对面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地点,随时通过互联网连线一流钢琴家,是一种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线上预约式一对一教学模式,是学生和老师即时互动的在线辅导交流式课堂模式。3.Web课程点播学习式课堂模式。即建立钢琴远程教育网站,开发优质的钢琴远程课程,学生通过访问网站,自行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这种课堂模式让优质钢琴教学课堂无限扩散传播,并且让学生可以重复访问网站,实现线上线下的互相结合。

三、互联网新技术引领下的钢琴教学模式的利弊

(一)互联网新技术引领下的钢琴教学模式的优点1.增加学习空间覆盖范围,提升钢琴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让各个类别的教育对象共享优质学习资源,打破时空限制,缩小区域城乡际差距,实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使钢琴课程教育面向不同水平、不同空间的各类学习者,普惠更多受众群体,更大限度地开拓远程钢琴课程所带来的教学成果。2.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作品对比分析。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的钢琴教学优质共享平台能让不同区域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探讨式学习,并通过不同层次的作品讲解,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比较各种示范版本,掌握各种形式的演奏风格与演奏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独自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3.提升学习的即时性。互联网新技术引领下的钢琴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使用E-mail、BBS等快捷教学传输手段,随时在线上请教一流钢琴专家、学者,交流过程中学习者可通过线上弹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从学生演奏过程中有问题的地方入手,针对学生个人学习素质的差异和技巧等方面即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引导,让学生充分掌握钢琴演奏的知识与技能,并对钢琴教学的整体构成、教学流程、教育成果进行综合性教育评价,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完成对钢琴理论正确的理解和演奏技巧的学习、提高。与传统课堂相比,这种课堂模式具有短小精炼的特点,学习形式更具灵活性、开放性、多元化,能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和自主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加学习的可重复性,提高学习效率。互联网新技术引领下的钢琴课堂模式让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点播进入课堂,满足学习者碎片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可自行选择上课时间、空间以及学习进度。传统钢琴教育课堂的教学资源极其珍贵且具有唯一性,通过建立Web课程点播学习式课堂模式,将课程活动转为线上资源,有助于学习者课后多次反复斟酌课堂知识点、巩固知识并改进自身不足,从中获得对学习更深的领悟和理解,且节省了教师与学习者在后续课程中重复解决同一问题的时间,使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翻转课堂,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做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二)互联网新技术引领下钢琴教学模式的弊端1.缺乏切身体会。远程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以示范和语言交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于学习者演奏出现的不同问题作出纠正以及面对抽象的音色表达和更深层次的感情理解,可能会达不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切身效果。2.网络硬件等外部条件要求高。网络硬件如网络信号以及钢琴音色的传达误差等外部条件也会对授课产生一定影响,让教师不能准确知道学习者的演奏情况,不能给出对于音乐表现方面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影响效果和教学质量。3.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互联网环境下的钢琴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包容程度很高,让不同年龄、不同学习程度的各种学生都能进入课堂,同时也导致了老师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能给予针对性的指导,降低了课堂的同步率。

四、互联网新技术引领下钢琴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于传统钢琴教学模式,新型网络远程钢琴教学模式的学习方式更为新颖和多元化,其中增加了与大师交流的机会,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学改革后,教育方式和授课过程得到创新,授课方式更加丰富且具有针对性,能让学生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进行探索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2.优质资源实时共享,打造良好学习平台。钢琴大师资源稀少,能有机会跟随钢琴大师学习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互联网远程钢琴教学使普通的钢琴演奏者甚至难以接触优质师资的偏远地区学习者也能够和顶级钢琴大师面对面交流,让各个区域、各种年龄的钢琴学习者都能拥有向大师学习的机会,学习往常课程中无法接触到的演奏技巧,学习揣摩钢琴大师们的音乐修养,从而得到演奏方面更多的参照和领悟,获得提升。

3.降低学习交流成本。在传统“一对一”的钢琴教育模式中,课程大多为一周一次,且教学时间和地点固定。对于某些授课地点太远的地方,学生往往需要花费过多时间与精力在路程上,上课时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来进行高效的学习。远程钢琴教育中,教学时空被重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配合方式被新的模式重置,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和教师互动交流来完成整个教学流程,保证高效优质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4.紧密联系行业,丰富教学资源。运用网络公开课形式进行的远程钢琴课堂,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从宝贵资源中体会到远程钢琴课堂的魅力,教师能从中学习、对比不同师资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的处理办法,从而改变和提升自身的教学模式,学生也能从中认识到同一作品不同版本的演奏技巧,并结合自身演奏得到更多领悟,完成教学创新实践。这一模式也加深了教师和高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保证了钢琴课堂教学流程的专业性、系统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培养出兼具音乐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全面的钢琴人才。

作者:吕维 周子雯 蒲俊宏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