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组织与管理探思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以下简称“农机新技术”),帮助广大农户实现增产创收,逐渐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格局。笔者在阐述推广农机技术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机新技术推广的组织和管理形式,探讨了明确推广思路、创新推广工作及大力落实信息化服务等一系列农机新技术推广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组合与管理;促进措施
农业技术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合理应用农机新技术能显著强化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更具先进性与科学性。但纵观当下国内各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生产力综合水平偏低使农业发展过程遇到诸多阻力,因此,推广农机新技术非常有必要,通过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使更多高新机械设备用于农作物种植活动中,改善生产质量及提升效率,帮助广大农户创造更多经济利润,使我国农业产业良性发展有更大的支撑。
1推广农机新技术的必要性
1.1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大量实践证明,农机新技术给我国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改变,显著提升广大农户的物质生活质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传统的人力劳动相比,采用农机新技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耕作任务,明显减轻农民的劳动压力和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
1.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新时期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标志之一。将先进的农业机械引进农业生产实践中并加大推广力度,可以确保农业生产活动更加顺利地推进,持续提升农业生产的综合水平,为农业种植生产创造诸多便利条件,辅助农业增收及农户增效过程,进而帮助农户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引领农业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逐渐实现农业标准化、产业化。推广农机技术是农业机械设备有效应用的重要基础,为达成以上目标,农业推广部门应主动落实自身职责,通过开展示范、指导等系列性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精准对接,进而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农机新技术的实用价值。
2农机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农机新技术持续推陈出新。在农业种植实践中,应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的农机新技术辅助自身种植生产过程,进而全面提升农业种植及管理工作质效。
2.1农业传感器
农业传感器的成功研发是农业种植管理实现自动化的关键一环。农业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能实时、精准地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通过分析确定其当前生长状态是否正常,及时检测到异常生长相关数据,并以此为据采用相应的方法处置。近年来,传感器在国内农业生产领域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不仅可以用其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还可以将质量传感器增设在收割机上,进而在采收活动中实时掌握农作物质量。也有用于监测粮食存储方面的湿度传感器,结合其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改善储存环境的通风条件。
2.2农业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的出现预示着农业技术已经逐渐达到了高精尖水平,其用于农业实际生产活动中主要是使农民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大保障[1]。尤其是在自然环境极为复杂的农作物种植区,毒蛇时常出没并存在着难以规避的隐患因素,将农业机器人用于生长活动中,能够协助农户在种植中感知环境,规避危险,保护人身安全。在科技先进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农业机器人的自我判断能力将会显著提升,其能结合当下的农业种植环境,自主选定适宜的作业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2.3液压技术
液压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相结合,能显著改善设备的传动能力,提升大型农业设备的利用效率。在国内,配置液压技术成功运作的大型农业设备有很多,其还可以采用适宜的节能科技,减少能源耗用量,将农业生产给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降到最低,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农机新技术的组织
事实证明[2],农机新技术推广的组织要按照一定程序、规划运行,这样方能拓展新技术的推广范围及取得良好的推广效果。笔者结合既往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执行情况,总结了以下农机新技术推广组织全过程。
3.1机具的科学选型
农机新技术推广项目得到相关部门论证、审批后,在推广工作正式开展前要做到机具选型的科学化,即客观测评机械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与安全性,综合分析诸多方面因素后,选择对本地农田墒情适应度高、先进化、使用过程安全可靠、维护工作便捷、价格适中、操作技术含量低的机具,并将其作为推广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如果没有选择出适宜的农机设备,则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改造或创新现有设备。
3.2合理选择试验示范点
为了帮助广大农户对农机设备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明确其特点、优越性及预期使用效果,需要合理选出试验示范点,利用农机设备规范地开展各种农作物生产种植试验活动。
3.3签署示范活动,编制执行方案
为了确保农机技术示范活动能有序推进,农机推广部门还要主动和示范单位签署相应活动,在合同内确定彼此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享受的权益,只有这样示范单位才能为农机设备生产示范提供适宜基地及满足其他方面需求。结合实际情况编制适宜的农机技术执行方案,确保其示范运用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更加全面地呈现出农机工程、农业生物及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实用性[3]。
3.4组织及引导实施
结合区域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及方案内设定的工艺实施流程,循序渐进地推广农机设备以及新种植技术。
3.5归纳验收
综合测评农机新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实用型指标,全面了解农机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确定其是否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使用。农机新技术应用人员是影响农机新技术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了能准确应用新技术去提升工作效率,需要推广及应用人员实践中持续归纳经验,可以汇编出一套完善的技术运用说明书。这样在后期推广实践中能给应用人员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服务,全面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显著提升技术推广的成功率与效率。
4农机新技术示范项目的管理
4.1实施程序
从宏观层面上,农机新技术推广项目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组织准备、推广与总结阶段。1)组织准备阶段:选出实施地点、分解任务;签署合同;进度时间控制;创建项目组织机构;组织和培训工作人员;筹资;编制可行的执行方案;发动宣传具体实施区域;准备实施场所条件;新技术比较实验准备。2)推广阶段:引进技术、试验示范;提供技术推广服务项目;投放资金物料配套设施;推广机械化生产及种植技术;记录原始数据及整理资料;定时检查和监管;项目整顿。3)总结阶段:测算产量及统计项目基础数据;测评项目效益;技术性归纳,项目工作总结;编写验收或鉴定技术文件;向上级部门提交成果鉴定的申请;项目材料统一归档。
4.2选出实施地点以及分解推广面积
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下达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项目过程中,明确要求力争实现大范畴、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少则几万亩,多则几百万亩。在选择实施地点时可以遵循如下几点原则[4]:1)把乡或县(区)作为基本的实施点;2)于实施点内规划项目区时要做到集中成片,田块平整,为实现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3)项目实施时要符合路通、水通、电通基本条件;4)具备部分机械化基础;5)广大农民自愿参加计划实施过程;6)地方政府领导重视支持并自愿提供资金配套服务;7)项目承担单位技术过硬,具备精准完成任务的实际能力。
4.3创建项目实施机构
创建这种机构的宗旨在促进推广项目主持单位及有关行业、部门综合功能的发挥,及时协调处理农机推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工作实施提供行政指导,这是取得良好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常规的项目实施机构体系由生产运营单位、项目领导以及技术小组等构成。针对大规模、跨区域式推广项目一定要严格按照行政区划分市、县、乡(镇),层层创建项目实施机构或协作小组。1)领导小组:以推广项目实施所在地的农机主管部作为支撑建成的。结合项目推广难度系数撰写小组参加单位及具体成员名单,工作职责以行政推动、组织发动与调和、定期检查、处理配套资金物资供应等为主。2)技术组:项目推广单位是其创建的重要依托。通常会任命推广单位分管业务工作所长或室主任作为组长,推广单位、农业技术部门、科研单位等是其主要成员构成,以执行各项农技的推广任务为主。3)协作组织:其职责主要是编制推广工作计划方案,统一技术经济指标及设定进度要求,确定测产检验、组织检查、考察参观、经验沟通、创办示范点、现场验收检测等工作内容。
4.4编制项目执行方案
项目执行方案为推广项目工作运行的“指南针”,一个规范性的纲领性文件通常具备较好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项目执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主要有[5]:1)重点推广任务与设计实现的技术经济指标;2)实际推广的主要技术内容;3)执行地点;4)工作进度部署;5)组织管理办法;6)建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技术攻关组,确保分工明确,合作密切;7)撰写项目执行方案的标准要求。把项目合同作为凭据。项目执行方案为项目合同的具体化表现,确保执行方案内任务指标和合同要求高度一致,严禁随意调整。执行方案要得到被应用单位的认可并有序实施,编制一个科学、实用性强、便于操作控制的执行方案,并持续修正方案内容。编制好项目执行方案后,将其呈递给项目领导小组及技术组论证,虚心采纳应用单位意见,进一步完善,获得批准后实施。
4.5项目检查与监督
检查、监督对项目取得设计效果起到保障性作用,具体是结合合同设定的内容执行检查工作的。对比分析项目执行进展状况与原计划目标,明确两者差异,剖析具体成因,第一时间采用处理方法,以防后期相同或相似问题再发生。针对成功经验方法及时归纳,组织沟通及推广活动。检查监督部门要主动落实自身职责,有效结合局部检查与整体检查、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常规检查与重点抽查[6]。在检查监督工作正式开展前,要明确具体检查工作负责的范围、内容、侧重点、流程及方法等,撰写好检查提纲,确保相应的检查工作有规划推进,检查工作整体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测评。
5农机新技术推广促进措施
5.1明确推广思路
首先,扭转传统推广思维。身为一名合格的推广工作人员,要完善自身的工作思路并主动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服务性质有准确认识。加强农机推广效果的调研力度,主动深入基层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帮助农民及时处理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完善农机推广工作目标。其次,完善推广队伍的建设工作。定期组织各项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完善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做好对推广人员的考评工作,针对业绩突出的人员在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嘉奖,发挥榜样作用。最后,建立健全推广机制。借此方式持续提升技术推广工作效率,督导政府及农机管理部门更加重视新技术推广工作,和农机企业及技术人员之间构建更紧密的联系,主动为农业部门运营提供支持,确保其有足够的资金引进高端农机技术。
5.2创新推广方式
一是建立农机用户档案,建档时着重分析不同用户的现实特征,更有针对性地编制推广方案,提升新技术推广工作质效。针对农机用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建议,增强农技推广部门的服务能力。二是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整理好推广内容定期上传至微信公众平台上[7]。推广人员可以将面对面推广模式改成网络直播,这样在推广新技术的同时能更好地和农户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详细讲述农技操作、维保方面的支持,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3认真落实信息服务工作
为持续提升推广工作效果,应结合相应地区的农业生产实况,整体开展农机技术的信息化示范及咨询工作,创设网络化等信息服务渠道,依托农业智慧管理平台等提供更多样的信息服务项目[8]。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为农户推送农机技术、生产技术咨询等信息,协助他们拓展眼界及提升实际技能水平;也可以创建农技网络化推广工作模式,不仅能减轻推广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实际工作质效,还能为广大农户提供更便捷的咨询与交流途径[9]。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大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力度,逐渐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未来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为达成以上目标,各级政府、农业管理及推广部门应主动落实自身职责[10],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进行科学组织与全面管理,尽早完善相应制度,加大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确保新技术推广工作有秩序、规范化运作。
作者:次旦卓嘎 单位:西藏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