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戏剧元素对音乐文化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戏剧元素对音乐文化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戏剧元素对音乐文化的影响

摘要:赵元任不仅是20世纪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家,同时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本文以《教我如何不想他》、《西洋镜歌》及《老天爷你年纪大》等歌曲为例,从作品戏曲文化背景、词曲等方面的结合,研究其对天津音乐文化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作品;戏剧元素;天津音乐文化

1赵元任先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1)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多采用新诗作为歌词进行谱曲;其特点为曲调与歌词内容紧密结合(2)赵元任音乐作品题材广泛而新颖;创作内容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3)赵元任的歌曲创作能够体现音乐的时代性;而且体现音乐的民族性(4)赵元任歌曲创作追求“洋为中用”;而且伴奏和声设计与运用能够与歌曲意境相结合(5)赵元任歌曲能够充分运用音乐元素来表现音乐艺术形象(6)赵元任运用和丰富了音乐中的速度、力度标记,为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接轨做出了贡献

2赵元任声乐作品中戏剧元素的运用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戏曲、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2]。如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四段中“教我如何不想他”在音乐上运用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本调和转调变化,由于京剧音乐的贯穿始终,使得歌曲民族色彩更加夺人耳目。1926年赵元任创作刘半农最早翻译剧本《茶花女》中的歌曲《茶花女中的饮酒歌》,要求要用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演唱,并且速度要求很快,拍子要明显,表现出当时青年反叛、自由、大胆的性格,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主的想法;1930年由熊佛西创作同名话剧赵元任作曲的《爱神与诗人》,分别有二声部和三声部合唱两个版本;电影插曲《西洋镜歌》,该曲仿照了“拉洋片”的音调及表演形式,糅合了北京琴书、京韵大鼓、评剧、河北梆子等北方音乐中的精髓,具有浓厚的说唱音乐特点。由于戏剧元素的运用,使得作品词与曲完美结合、风格各异;40年代用民谣作词编写的歌曲《老天爷你年纪大》,融入了京韵大鼓的音调,表明对当时统治阶级的不满,曾对“国统区”的进步运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3赵元任的音乐作品灵活运用戏剧因素对天津音乐文化产生的影响

文化(culture),是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总和,是文明的基础,是某一民族或地区人民生活中自觉遵从和实践,它也流淌在血液中。天津有着六百多年历史,从码头文化逐步演变为大都市文化,码头文化突出表现为“快餐式”;大都市文化则更突出文化的底蕴。十九世纪末的天津正处于殖民地割据,外来文化侵略的兴盛时期,这与天津本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30年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平迁至天津,天津由直辖市改为省辖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当时北平与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关系非常密切。赵元任虽然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音乐创作,其创作活动却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开拓性贡献。3.1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中灵活运用语言声调和戏剧音乐特性,深刻抒发作品意境和情感1926年创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每段的结束句“教我如何不想他”,该句音乐使人联想到的是京剧西皮前奏的影子,而语言所采用的是天津话四声声调因素,这句天津话的声调为(jiàowǒrúhé↗bùxiángtǎ↘),而普通话的拼音为(jiàowǒrúhébùxiángtā)。“何”字音调往上升,“他”字音调往下落,这种用北方地方方言元素和戏曲音乐糅合的方式,更好地表达了在外学子对亲人、故土、祖国的深深思念,通过四季描写、和声调性变化运用,丰富了音乐的表情范畴,更深化了“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主题。3.2运用话剧剧本创作音乐作品,其音乐采用离调和弦手法,生动的展现青年知识分子追求爱情自主、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1926年赵元任用刘半农所译《茶花女》剧本创作了《茶花女中的饮酒歌》,这是一个单二部作品,整首歌曲风格诙谐幽默。全曲速度很快,E大调,2/4拍,全曲多次运用了离调和弦,这些离调和弦使得音乐更加丰满,形象,让人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感。非常形象的表现青年知识分子渴望冲破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诉求。再有为熊佛西所创话剧《爱神与诗人》谱写的歌曲《爱神与诗人》。20世纪初出现了学校演剧活动。1907年在东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同年在上海成立的春阳社、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剧团等所演的"新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发端的标志。上世纪20-30年代,天津作为话剧发源地之一,话剧在此流传甚广。3.3赵元任在电影插曲的创作中,通过“实”与“虚”强烈对比,其音乐运用民族音调,非常切合电影所要表现的意境1935年为电影《都市风光》创作的电影主题歌《西洋镜歌》,该曲模仿了“拉洋片”的音调及形式,风格质朴自然,京腔京韵听着十分亲切。歌中唱到:“嘿!过来往里看,嘿!过来往里张,嘿!”汲取了民间音乐素材,具有较浓的说唱风格;这些民间音调的运用更加大观众对西洋镜的吸引程度,使人从窥视孔里观看流光异彩、繁华热闹的“都市风光”,把人们带入五彩缤纷的梦幻世界。警醒人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出新世界的进步思想,《西洋镜歌》在加强影片的感情,突出情节的戏剧性,渲染气氛等方面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3.4赵元任借用古代民谣与民歌小调的音乐特点,其创作作品在“国统区”的进步运动中产生极大影响明末民谣《老天爷你年纪大》,1942年由胡适抄给赵元任,这首歌曲是当时流行的“边调”民歌[3],因此作曲家模仿粗犷、质朴的北方京韵大鼓这种说唱音乐旋律素材进行创作,使歌词与音乐风格十分吻合。而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冀三地。其曲式结构是不完全再现的三部曲式,作品B段采用了一字一音的方式,并且频繁离调,旋律起伏小,更偏重说唱音乐中“说”的成份,强调了音乐中语言的功能,揭示了民众对统治者的愤懑、怨恨,从以上几个作品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灵活地运用了京津冀地区的音乐特点进行创作。上面四例从戏剧不同的表演形式,分析了不同音乐作品中运用的戏剧元素,对天津音乐文化产生的影响和作用。3.5赵元任音乐作品对天津音乐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由于赵元任创作艺术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性、词曲结合的独到见解,他的作品被大量地演唱。天津籍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2011年5月在上海大剧院举办近现代中国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中间演唱了《教我如何不想他》,沈洋在采访中说到:在我演唱的这些作品中,我们应该记住赵元任先生,他有一首著名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我用他们的录音和我的演唱,从中我感觉到我们历史的沉淀性。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刘恒岳说,沈洋身上所体现的国际视野、人文情怀、文化底蕴,正是天津歌唱传统的弘扬与传承。天津籍的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在他的《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中选用了25首作品进行分析,其中只选用了一首中国作品,就是《教我如何不想他》,他说:“教我如何不想他,要把这句的韵律唱得非常讲究,节奏不能太机械,而要有点中国古代书生吟诵诗词那种韵味。”[4]赵元任创作的音乐作品,不光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而且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作曲技法巧妙糅合,极好地凸显了他的才华和创新精神。而天津的音乐家对于赵元任创作的经典作品,都秉着发扬和继承的态度。

4结语

综上所述,赵元任是中国20世纪科学界、语言学界、音乐界的先行者,是具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家,人们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值得尊敬和钦佩的人文学者。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文化传统会被人们所遗忘,但是,中国近代的这些优秀艺术歌曲,不光不应该淡忘,更应该加大挖掘的力度,否则,没有传承,更谈不上发展,科技是新的代替旧的,文化没有新的代替旧的一说。鲍元恺先生说过:“少谈改革,多谈传承。”

参考文献

[1]萧友梅著《介绍赵元任先生的新诗歌集》[J]《乐艺》第一卷第一期,1930年.

[3]赵元任著《赵元任音乐论文集》[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4年12月,(代序)赵如兰.

[4]沈湘著,李晋纬李晋媛整理《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2月.

作者:王莉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