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观演关系对戏剧人物服装造型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观演关系对戏剧人物服装造型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观演关系对戏剧人物服装造型的作用

〔摘要〕“观演关系”构成戏剧场的核心与灵魂;而戏剧中服装与造型设计直接影响着观演双方的距离,其首要艺术功能就是向观众呈现、解释和说明。掌握、了解戏剧中“观演关系”对于服装造型创作的重要作用,有益于从理论上明确创作原则和核心规律,明确创作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关键词〕观演关系;戏剧;服装造型创作;三度创作

一、“观演关系”构成戏剧场的核心与灵魂

所谓观演关系,“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即时即地的戏剧活动中,现场观众与演员之间产生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是指在整个戏剧创作过程中,戏剧创作主体与戏剧欣赏者之间产生的关系。其中,戏剧创作主体包括剧作家、导演、舞美服装和演员等等。他们相互协作、互相沟通,为创造戏剧的整体性情境提供载体;戏剧欣赏者则包括现场的观赏者与社会的舆论关注与反馈,促使戏剧意义进行再生,最终得以形成一种社会范围内的观演交流。”①从戏剧活动的产生来看,戏剧生命的体现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发生在观演双方之间的一种联系,它贯穿于戏剧活动过程的始终,而且在戏剧的观演之间,并不仅仅是观、演两方面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构成一个观演双方相互作用、交流往复的“场”。表演与观赏是戏剧艺术成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存在于观与演这二者之间的交流,其实就是我们所指的存在意义的戏剧。无论是什么时代的戏剧,无论是在什么样的一种戏剧观念指导下的戏剧状态,无论是什么剧种,戏剧观演交流都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一种在特定的文化传统中所产生的戏剧样式,都必须具有当众表演的特点。每一次演出都是将台上的演出与台下的观众纳入同一时空,戏剧在舞台上展示的戏剧情境与台下观众之间的交流中得以完成。这就如同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创作者通过编码,把剧情、人物、关系、思想等等内容变为符号,通过演出传送出去,同时,接受者收到这些符号,通过解码,把这些符号转化成为相应的审美对象。无论是斯氏的体验派,还是布氏的陌生化,还是中国传统的戏曲,都是完成“编码”“发送”“解码”的过程。至于有没有“第四堵墙”,有没有程式化的唱、念、做、打,仅仅是“编码”手段与“发送”方式不同而已,而观众要完成的,统统是“解码”的工作。所以,真正的戏剧的生命存在于台上台下的交流之中。“观演关系”构成了这个戏剧场的核心与灵魂

二、戏剧中服装造型设计活动的首要艺术功能是向观众呈现、解释和说明

舞台美术是舞台上各种造型艺术的总称。舞美是为了表现特定的戏剧内容,基本功能是营造戏剧环境,呈现、解释和说明规定情景,并为演员的表演提供支点。因而,与此有关的所有造型因素,也都是舞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创作中,它们各由专人负责。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在各种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冲击影响下,服装造型的设计理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不再局限于再现人物和辅助表演,而是上升到解释剧情、揭示心灵、表现创意的层面,从而大大提高戏剧活动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然而当我们究其本质,戏剧中服装造型设计活动的首要艺术功能无非两点,一方面是为角色提供外部包装,另一方面就是向观众呈现、解释和说明。在这里我们重点论述的是针对观众方面的艺术功能。其实,无论是写实性的设计还是写意性的设计,都没有改变和动摇向观众呈现、解释和说明这一最重要的艺术功能。写实性的设计,是通过服装造型,在舞台上创造出一个虚构的“真实的人”,用真实、逼真的效果来装扮这个角色,从而向观众呈现一个趋向于真实的生活空间,以达到让观众人直观上感受到,这里就是谁,或这就是哪里。通过具有明确风格感的人物服饰,可向观众传达大量的信息,如故事发生的历史年代、国度、季节等,甚至通过服饰来交代人物的性格、爱好、年龄、身份、职业、前途命运等等。而写意性的服装造型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它没有像写实性的设计一样追求客观上的真实感,但是它通过若干标志性,带有浓重指示色彩的符号,来指示所处空间的规定情境,并且很好地渲染出气氛和故事的基调。另外,写意性的设计往往更注重对人物心灵的揭示。更具性格化的设计效果,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状态,并对整体氛围的渲染和表达起到很好的作用。究竟选择写实性还是写意性,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保持与整剧表演风格上的统一。

三、服装造型设计活动影响观演双方的距离

戏剧艺术对观与演双方而言虽然是同一时空的艺术,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有舞台的存在,还是很自然地将演出同观众观看这两种行为划分开明确的区域。即便没有明确的舞台和观众席,演区同观众区也会是自然分开的。虽然从舞台到观众席的距离是现实存在的,且是固定不变的,但是观众的情绪和注意力同舞台上所进行的演出的距离却是不断变化的。一出优秀的剧目,使观众完全投入剧情,甚至心跳、呼吸都完全与角色同步,无论大悲还是大喜都与角色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此刻观众同角色的距离就不是舞台与观众席间的距离所能代表的了。影响着观演双方距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演员塑造角色的真实程度、交流的节奏、事件的发生等等,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服装造型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观演双方的距离。演出开始前,大幕是紧闭的,演区与观众席被完全隔离。此时观众的审美神经处于期待的半休眠状态。而大幕拉开后,一个被精心营造的空间映入眼帘,而观众也通过视觉与听觉效果逐步走入到这个舞台空间的规定情境中来。服装造型设计越贴切,越鲜明,越具特色,就越容易让观众所认可和接受。相反,一般化的、没有鲜明特色,没有任何指示性的设计,就会让观众有审视欲和距离感。观众很难“抬腿”进入剧情,而是或多或少的会有所保留和猜测。

四、戏剧服装造型设计活动中的“虚”通过观众的三度创作来“实”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戏剧艺术的根基是生活。但是我们对于戏剧不能抱有复制生活的态度。尽管针对某一部戏的服装造型设计,常常可以说是采用了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但是舞台空间毕竟不是真实的生活空间,在尽可能地追求真实、饱满的同时,也不能否认其表达能力的局限性。舞台美术的功能是向观众呈现、解释和说明,同时为演员的表演提供支点。通常我们的舞美活动就会以满足这两点功能作为基本要求,其他并不十分必要的部分我们就会将其虚化。虽然我们会有意舍弃、虚化一部分的表现内容,但演出依旧能够继续。这是因为观众参与的三度创作在起着作用。观众在剧场中的三度创作,可帮助二度舞美活动中的“虚”转化为意象中的“实”。例如,剧中一个写实人物的出现,通过服装上的某个原色,示意性地展示了剧情所属年代及环境的基础特征。但是观众通过运用联想、猜测、推理等手段,积极地参与三度创作,从而丰富了主人公的心态、背景甚至戏剧动作等。

结语

掌握、了解戏剧中“观演关系”对于服装造型创作的重要作用,有益于我们从理论上明确创作原则和核心规律,从而能够进一步明确创作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有效提升创作的技巧和能力,对提升一部戏剧作品的质感和审美品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吴宗青 单位:广州话剧艺术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