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戏剧艺术特性及戏剧教育作用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戏剧艺术特性及戏剧教育作用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戏剧艺术特性及戏剧教育作用浅谈

摘要:戏剧因其综合性、集体性、即时性的艺术特性,在与教育结合后,成为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形式之一。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人”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美育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戏剧艺术的特性,论述戏剧教育的目的与作用,并论证了戏剧艺术的三大特性对学生美育教育的契合性。

关键词:戏剧教育;戏剧艺术;美育教育

一、戏剧艺术的特性

1.综合性

戏剧艺术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环节的综合性艺术,包含了声音、语言、表演、形体、美术、灯光设计、化妆等艺术形式。每一项都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目前我国推行的美育教育中,只有“戏剧”能够成为综合性艺术教学内容的组织框架。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和戏剧相比,缺少了综合性。虽然戏曲、影视也有综合性,但是技术门槛太高,尤其是戏曲特别需要“童子功”。

2.集体性

从艺术运作的流程来看,戏剧是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台美术、剧场、观众在内的多方面艺术人才的集体性创造,这种集体性正是戏剧艺术综合性的另一表现,也可以说是它的补充和延伸[1]。在戏剧活动中,一个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要大家一起出力才能够完成戏剧。所以,戏剧不能单打独斗,不是“我对我”的艺术,和音乐、美术的“我听我看我感受”不一样,戏剧艺术需要与他人合二为一,需要团队合作,还要在一个群体中完成各种人物角色的扮演。这更突显了它的集体性。

3.现场性(即时性、交流性)

当下由于疫情的关系,戏剧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许多人开始担忧戏剧会被影视所取代。当大家因为疫情不能走进剧院时,只能通过“云戏剧”的形式观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戏剧艺术是现场的艺术。戏剧现场性的不可复制,正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尤其是与影视相比的“看家本领”。戏剧作为“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的艺术形式,与现场观众的交流是一次性的、双向的,不可重复的。演员需要与观众互动、交流,不同观众看到的表演和感受到的情感始终是独一无二的。

二、戏剧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戏剧教育在我国的开展一直以来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专业型的,即在高等院校开展的以培养专门从事戏剧工作的人才为目的;另一条是业余的,也就是我国目前正在推广普及的美育教育中的戏剧教育。它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教育,并不是教孩子演戏,而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戏剧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戏剧素养,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等综合性素养。作为中小学美育课程的戏剧教育应该是寓教于乐的,让每一个孩子感受艺术、享受艺术,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受到普及性艺术教育[2]。下面我具体谈谈在美育教育下推行的戏剧教育的作用:

1.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人”的培养

学生在参与戏剧活动中,作为戏剧的表演者、创作者、观赏者,不仅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会得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力等也会得到快速提升。所以戏剧与教育相结合并进入中小学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启迪思想和智慧,对培育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有积极地作用。(1)团队合作及沟通交流能力。当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居多,许多的孩子自我意识过于强烈,表现出“不合群”。戏剧艺术的综合性,使它成为一门需要在团队中学习的艺术,在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以及合作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在戏剧课程中,通常都会有集体的游戏,或者大家共同完成的表演片段,甚至还会涉及剧目的演出等等,这都需要同学们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协助。在朝着共同任务努力的过程中,让他们互相讨论,逐渐了解体验角色的扮演、情境的构造、服装道具布景的制作等等各种戏剧环节。学生在团队中学习,会自然而然地主动表达,表现自我,倾听他人,分工合作,拓展想象力。他们要分工,要领导,要组织,通过协作完成戏剧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并充分关注到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的需求与感受,自然而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沟通交流能力,并且逐渐学会包容与尊重。(2)换位思考,建构价值观。戏剧教育课程是建立在一个虚构的“现实世界”里的。当学生作为演员扮演角色时,也需要去理解扮演的“另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对角色有反思和了解,为什么故事中的人会这样想呢,为什么他会这样做呢?这样一种训练,会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换位思考能力,促进他对他人和自我的理解,有助于价值观的建构。在这里,学生是主导者,教师在其中是引导者、帮助者,负责引领活动,提出问题。但最终完成戏剧活动,解决问题的都是学生。因此,能够让他们积极地探索和检验想法,更快地促进学生厘清自己和自己、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在体验中培养出来的换位思考能力将帮助他们构建价值观,并使学生未来从事任何专业都受益匪浅。(3)增强自信,提升表达。戏剧没有对于错,学生在戏剧化的情境中学习是相对安全的。例如一个在班上性格胆小内向的学生,如果在戏剧活动中扮演一个英雄人物,因为有角色的铠甲保护他,能使学生更容易放松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打开自己的内心,抒发与释放压力。他不会有太多的负担害怕犯错,不会因为在角色中的错误而受到教师批评惩罚和同学的嘲笑,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接纳、被鼓励、被认可。而戏剧作为一门表演的艺术,能给予学生在特殊的环境下去训练他们克服紧张,集中注意,坚定信念,大胆表达等特质。戏剧的舞台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学生在戏剧的舞台上表演,可以练习演讲,学习人际交往和做人,从而加强自信心的建立。(4)纪律性和责任心。戏剧教育是由学生集体参加的活动,并且每个人都要参与到活动的具体实施和表演创造中,每个人都在其中能够提出意见,发挥作用。一个人是完成不了一台戏的,它是每一个戏剧活动的参与者共同协作的结晶。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完成任务,整个戏剧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即便是在班上由于学科成绩不突出而不够受到重视的学生,也能够在戏剧活动中更容易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存在的价值感,提升他们的责任心。通过戏剧艺术独有的特性去开展戏剧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在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这些“软实力”将会使让学生受用终身。我以为,戏剧教育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成为各方面都更全面的“完整”的人。

2.寓教于乐,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戏剧向学生传达思想和心灵上的教育,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喊口号,也不是教条化和单向的灌输,它是可以通过艺术形式去表现的。因为戏剧的现场即时性,使它特别能直观地表达人的感受、情绪和看法。所以,戏剧教育在美育课程中的教育作用还体现在“情谊教育”与“美感教育”方面。(1)情谊教育。这里举一部儿童剧为例,《小老头和他的朋友们》是一部台湾儿童剧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与分享的故事。这个故事简单、直接、鲜明,但简单的故事描述既是孩子也包括成人复杂的心情和情绪。孤独、失望、希望、欢愉等复杂的情绪在剧中交替出现,带给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但又不脱离现实生活。它用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故事情节,跟孩子们沟通情绪的管理、情感的传递。带给孩子们思考和探讨:爱是应该独占还是分享?当我们遇到心结的时候,是封闭还是开放?同时,这个故事也关怀着弱势群体,小老头、流浪狗、没有家的小女孩三个角色,隐藏了许多内涵,也留给大人很多的思考。结局留给了大家希望的出口,让孩子们看完戏剧之后,在心里留下的是希望、勇气、智慧和爱。戏剧天然就有“教育”作用,它可以是一个道理,也可以是一种精神、一个现象、一个思考。学生在欣赏戏剧作品时,帮助他们进行主动的思辨,展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多元的价值;戏剧故事中的情节导向,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品德的完善。所以,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缓慢过程,也是戏剧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卡塔西斯”的体现,即学生在参演或欣赏戏剧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宣泄、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2)美感教育。戏剧教育的作用还可以体现在“美感”教育上。例如布景、道具、服装、音乐等能够对受教育者艺术欣赏和审美素养产生一定的培育和熏陶,让观赏者从身临其境的美感体验中获得教育价值与成效是不容小觑的。如文中提道的《小老头与他的朋友们》这部儿童剧,里面的舞美设计令人惊喜、惊讶、惊奇。每一个道具看似简单又不简单,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人偶的服装,设计得精细又有美感。用牛皮纸制作的衣服,精细到缝纫机踩出来的走线都清晰可见。舞台音乐的处理上,用到了钢琴、手风琴等多种器乐来表达角色不同的心情,暖场音乐让人一进剧场就被包容在了这个戏剧氛围里面。舞台呈现一种简约又温暖的质感美。戏剧将平面的故事运用艺术的手段立体化、趣味化、生动化,集教育性、艺术性、专业性和技术性为一体,同时又兼具“趣味”和“意味”,给观看者制造了令人愉悦的审美瞬间和巨大的审美价值。因为戏剧的现场性,让学生走进剧院欣赏一出演技高超、设计创新、风格独特的创意演出,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戏剧之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赏析能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美感教育。

三、小结

戏剧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对学生的目的与作用,我以为可以总结为“五子学习”:动脑子,活动身子,练胆子,搭建一根沟通的管子,埋下一颗艺术的种子。戏剧教育是我国美育教育中最缺失的一个环节,但恰恰是艺术学科中最有聚合性的课程。戏剧对人的感染力量,比任何艺术都要强,它教我们体验生命的存在,教我们认识生活的意义。作为戏剧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戏剧艺术的特性对我国中小学戏剧教育开展是有深远影响的。其次,我们要被戏剧“卡塔西斯”,再去“卡塔西斯”我们的下一代,最终以培养“具有审美情趣的、健全人格以及健康心理的青少年为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建,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0.

[2]周艳.中小学校园戏剧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28-29+31.

作者:石彩云 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