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戏剧艺术现状及传承教育体系建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尝试从中国戏剧艺术的民族特征与文化品格、中国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美学价值、中国传统戏曲曲艺面临的生存困境、中国戏剧艺术的扎根沃土与创新源泉、中国戏剧艺术传承教育体系的涵盖人群及学科范围等五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提出个人的浅见: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社科界人士应联合攻关,研究探索,以振兴民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间文艺为己任,以塑造国民文化品格、提升国民艺术素质为长远目标,尽早谋划建构具有传统文化特征、东方美学意蕴、民族民间特色的中国戏剧艺术传承教育体系。
关键词:中国戏剧艺术;传承教育体系;建构意义;途径
新文化运动至今的100年,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涅槃重生的100年。仅以戏剧艺术为例,100年来,文化艺术界关于戏剧艺术的探讨从未停止。期间经历了质疑、反思、否定,再经历了借鉴、交流、融合,又经历了守正、创新、发展几个阶段。在百年流变中,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走出了一条上下求索、创新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中西合璧、百家争鸣、百花竞放、蔚为大观的繁荣景象。其中,戏曲、曲艺坚守“虚拟写意、行当程式”的艺术传统;话剧、歌剧、舞剧等借鉴欧美戏剧“哲学思辨、诗性表达”的写实风格。在看到中国戏剧艺术欣欣向荣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本土戏剧艺术后继乏人,传承艰辛,创新艰难,观众人群流失严重,尤其是少数民族稀有曲种、地方小剧种随时有可能失传、断流,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而另一个文化现象是,以西方美学、戏剧观为理论基础制作的影视、戏剧、舞台作品,以及文学、音乐、美术、舞蹈、雕塑、服饰、造型等艺术形式正深远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与走向。
一、中国戏剧艺术的民族特征与文化品格
中国传统戏曲,包括曲艺、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又称“百戏”,继承了先秦诗论、乐论、书画理论中的美学思想,重在抒情表意,追求“简淡写意,虚拟假定”的艺术境界,申扬“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的儒家思想,具有程式化、脸谱化、规范化的表演风格。随着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兴起,传统戏曲、曲艺由于宣扬封建礼教、禁锢人性自由,表演程式刻板僵化,情节内容千篇一律,加之剧团班社等级森严的师徒父子关系,传统艺人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不良习气等诸多因素,从而受到了当时知名文化学者、年轻知识分子的普遍诟病、质疑甚至声讨。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戏剧表演形式由赴日本、欧美的文化学者、留学生等引入中国,其中有影响力的戏剧先驱有:欧阳予倩、洪深、李叔同等。后来学界普遍采纳了戏剧家洪深先生的建议,将只有对话的戏剧称为话剧,将只歌不舞的戏剧称为歌剧,将只舞不歌的戏剧称为舞剧,将且歌且舞的戏剧称为歌舞剧,后来又出现了更加时尚、现代风格的音乐剧。以上源自欧美的戏剧艺术形式在题旨、表演风格、舞台呈现等方面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存在着较大文化差异,它以西方戏剧理论和表演体系为指导,追求现实主义风格,强调真实的生活感受与生命体验。这种“时装戏”在当时迅速风靡中国,也引起了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一批剧坛名家的关注与思考,继而也直接推动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自我革命与对外文化交流,向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有力地展示了中国戏剧的艺术魅力、表演理念、美学价值。因为历史、文化、宗教、伦理、社会、自然环境的差异,东西方之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审美观、戏剧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产生了互相矛盾、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的现象,当然也有互相欣赏、互为借鉴的情况。出现这种文化差异是很正常的,我们不必产生焦虑,应学会互相欣赏,互相包容,增强交流互鉴,同时也应倍加珍惜保护和传承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本文的中国戏剧概念,泛指中华各民族传统戏曲、曲艺和地方剧种,以及借鉴西方戏剧理论创作的中国文化元素的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音乐剧等各种戏剧形式。由于其充分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的程式与科范,因此普遍具有了中国文化特征与民族美学风格。比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建院之初,以郭沫若、曹禺、老舍先生等剧作家的剧本创排了话剧《龙须沟》《雷雨》《屈原》《茶馆》《蔡文姬》《日出》等剧目,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等导演艺术家和刁光覃、朱琳、于是之、苏民、郑榕、吕中、英若诚、黄宗洛、林连昆、蓝天野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在充分学习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剧风格、丹钦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理论、表演体系的基础上,坚持“话剧民族化”演剧风格,认真学习研究中国本土戏曲、曲艺的表演程式与技法,从而确立了北京人艺70年来始终坚守的民族文化品格与美学特质。在当代“戏剧观”和“现代戏创作”讨论中,曾有专家主张传统戏应当卸下历史包袱探索新路;还有主张现代戏、新编古代戏的创作应当去“程式化”,从而推进戏剧艺术审美的当代转化。以上论调不得不引起我们文化、艺术、教育、社科工作者的审慎思考———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面临的危机是什么?民族文化艺术应该怎样传承弘扬?中国戏剧艺术如何守正创新?其实,无论是以中国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为领军人物探索出的演剧形式,还是延安时期以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豫剧《小二黑结婚》、秦腔《血泪仇》为代表的演剧形式,以及著名剧作家、戏剧活动家田汉提出的戏曲改革建议,戏曲教育家王瑶卿探索出的戏曲传承教学体系,还有北京人艺焦菊隐导演提出的“话剧民族化”“心象说”戏剧理论,再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张庚、郭汉城为代表的戏曲理论家群体创立的“前海学派”,等等,都已经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进行了不懈的艺术探索,用他们的艺术实践、艺术作品、理论学说做出了最好的解答———扎根本土,继往开来,才能钻探出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
二、中国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美学价值
中国戏曲、曲艺,和民族音乐、舞蹈、诗歌、书法、美术、建筑、中医、武术、服饰、饮食习惯等一样,血脉里都流淌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外来的文化艺术形式一旦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生根发芽,融合交汇,就逐步具有了中华文脉的共有特征和东方审美的独特意蕴,体现在戏剧艺术方面就是———追求“自然空灵,虚拟写意”的美学意境。戏曲,源自中华民族悠久的说唱、乐舞艺术的长期沉淀和积累,它建立在前人探索总结的经验基础之上,有其严格的艺术规范,遵循其内在的艺术规律。无论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秦腔,还是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昆曲,包括豫剧、粤剧、黄梅戏、越剧、评剧、梨园戏、晋剧、京剧、高甲戏、梆子戏以及少数民族戏剧为代表的300多个戏曲剧种,都有其特有的程式之美,意蕴之美,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观众为之倾倒着迷。戏曲“生旦净末丑”每个行当都有一整套完备成熟的表演程式,比如:戏曲的服饰、扮相、科介等,演员在台上一举手,一投足,一念白,一开嗓,观众就能清晰区分出人物的形象、性格、年龄、身份来,非常讲究,科学规范。近年来,在“戏曲进校园”公益教学演出中,传统戏曲、曲艺常常会引起中小学生的好奇与喜爱,大学生群体中还一度出现了“昆曲热”“京剧热”“越剧热”“粤曲热”“黄梅戏热”等文化现象。说明传统戏曲、曲艺并没有过时,它蕴含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里,根植于炎黄子孙的乡愁记忆中,值得我们中国的戏剧工作者为之付出和探索。虽然每个时代的人们对美的理解、美的认知、美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美的探索、美的感受总能惊喜相逢,殊途同归。
三、中国传统戏曲曲艺面临的生存困境
由于政府重视、艺术基金、项目扶持、赛事评奖等各种利益链条的驱动,原本“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戏曲行当一下子涌入各方才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了“一时之盛”。但在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下,各个戏曲院团、艺术院校都热衷于编创现代戏或新编古代戏,而不愿复排、学演、创作传统戏,原因就是:一是现代戏、新编古代戏更符合题材要求,更容易争取到剧目立项和扶持资金;二是新创剧目获奖几率更高,评奖面积也更大,有利于演职人员评聘职称,容易获得双赢效果。但就戏曲、曲艺的传承保护生态来看,基层市县区剧团转企改制后,由于缺经营场地、缺扶持资金、缺人才梯队、缺市场经验,面临诸多生存困难;大中专学历的戏曲、曲艺学校办学规模小,招生难,待遇低,留住优秀师资更难,学生毕业后就业艰难。其中专业突出、业务拔尖的优秀演员、优秀教师纷纷“跳槽”,被条件更好、级别更高、平台更广的艺术院校或院团引进。有些专业人员被分流到行政事业单位,有些则自谋出路,转行做起了生意。所以近年来,传统戏曲变得不像戏了,失去了戏韵,缺少了戏味,出现了话剧化、歌剧化、舞剧化、音乐剧化、音乐交响化、唱腔美声化的趋向。表面上看,传统戏曲的音乐与声腔似乎发展了,表演形式似乎丰富了,舞台观赏性似乎增强了,但其实丢失了戏曲的灵魂与意蕴。尤其在现代戏的创新形式中,还出现了不懂传统、丢掉规律、去掉程式、外行指导内行的种种乱象。有些剧目的舞美、道具设计过于繁复写实,比如一些新编古代戏里帝王将相的宫殿华屋、才子佳人的闺房花园,现代戏里城市农村的真实景物等;灯光设计追求视觉冲击、气氛渲染;舞台成了美术、灯光、音响、服装、造型、背景视频设计师竞相展示才华的秀场,演员沦为了秀场中的“模特”甚至“提线木偶”。严重破坏了中国戏曲空灵曼妙的意境,也限制了演员造境的能力和观众参与创作的想象力。这种戏剧创作思维既与中国戏曲“虚拟,写意,程式,行当”的创作理念不相符合,也与西方戏剧“神圣、庄严、肃穆、简约”的贫困戏剧观背道而驰。一方面是中国戏剧艺术表象的创作繁荣,一方面是传统戏曲、曲艺的表演传承后继乏人,稀有剧种、传统剧目的逐渐失传,戏曲观众人群的老化萎缩。以上这些伴随着时代变迁、观念更新出现的问题,困扰和影响着中国戏剧生态的健康发展。民族文艺如何在时代发展中留住乡愁记忆?如何传承延续文化根脉?应是当代中国的文艺工作者需要研究、思索和破题的地方。
四、中国戏剧艺术的扎根沃土与创新源泉
戏剧艺术,涉及文学、说唱、音乐、美术、表演、舞蹈、杂技、武术、服装、舞美、道具、检场等各个门类。各少数民族传统戏剧、地方戏曲、民间曲艺有着悠久的形成历史,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和精神家园,是新时代建构中国戏剧艺术传承教育体系的扎根沃土与创作源泉。当代戏剧影视工作者,应该向传统戏曲、地方曲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虚心学习,向民间老艺人取经,向艺术家求教,研究总结传统剧种的表演风格与艺术特色,探索出新的艺术道路,锻造出新的精品力作。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央视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在今天看来,它们依然是中国戏剧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代表。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创新发展。比如:新文化运动之后兴起的“时装戏”就是当时的创新,王瑶卿先生将青衣、花旦、刀马旦等旦角行当融为一炉,创造出的“花衫”行当也是当时的创新,梅兰芳先生创编的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程砚秋先生新编的京剧《荒山泪》《锁麟囊》等剧目都是当时的创新。艺术贵在创新,前人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效仿,但创新必须建立在学习传统、传承经典、舞台实践、理论总结的基础之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号召下,新中国戏剧创作空前繁荣,初步探索出戏剧民族化的艺术道路,积累了宝贵的艺术经验,比如:民族歌剧《白毛女》、民族舞剧《宝莲灯》、秦腔《血泪仇》、豫剧《朝阳沟》、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评剧《刘巧儿》《花为媒》、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京剧《白蛇传》、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话剧《雷雨》《茶馆》《屈原》《蔡文姬》《关汉卿》等。当代戏剧舞台也涌现出一批经典作品,如《曹操与杨修》《赵氏孤儿》、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话剧《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民族歌剧《运河谣》、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构成了海纳百川、蔚为大观的中国戏剧艺术。中国戏剧一个鲜明的创作导向就是:尊重传统,守正创新,注重传统意蕴表达,保留民族艺术特色。综上所述,中国戏剧艺术亟需开展起本土的、民族的、民间的传承保护与研究教育工作。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社科界的有识之士应全方位开展起针对本土戏剧艺术、民族民间曲艺的深入研究与系统归纳,和各剧种、各曲种、各表演流派的传承人一道密切协作,合力建构起以传统文化艺术为核心内容、国民艺术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的中国戏剧艺术传承教育体系。
五、中国戏剧艺术传承教育体系的涵盖人群及学科范围
中国戏剧艺术传承教育体系的建构,根本宗旨是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体系应涵盖全体国人,其中按照年龄阶段划分为:戏剧启蒙阶段(幼儿园、小学),戏剧传习阶段(初中、艺术类中专),戏剧鉴赏阶段(高中、职业技术中专),戏剧研学阶段(大学、硕博研究生)四个阶段。另外,应制定国民戏剧艺术素质提升规划,具体由各地文化馆、老年大学、群众文艺团体、自乐班等承担公益教学任务,面向成年、中老年群众开展戏剧艺术的鉴赏观摩、传习交流活动。中国戏剧艺术传承教育体系涉及学科应包含:戏曲、曲艺基础知识、戏剧表演鉴赏、诗歌鉴赏、戏剧美术鉴赏、戏剧音乐鉴赏、美学鉴赏、戏剧导演学、哲学简史、中外戏剧文学、中外戏剧简史、少儿戏剧教育课程、国民戏剧教育课程等。文化主管部门、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机构应在文化政策的扶持之下,做好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国家队”资源,发挥专家、学者、教授、教师学术专长,团结带领各省市区艺术院校、艺研机构、院团的人才队伍,深入乡村田野收集采风,挖掘整理,归纳研究。以地方戏曲、曲艺为传承保护对象,结合本地、本民族方言特点,开设相应门类的戏剧和曲艺传承教育课程,形成常态化的传承保护制度。类似我国周代、先秦时期的“采风”和汉代的“乐府”制度,国家文化艺术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年深入到民间,对民情、民俗、民风进行采集,对地方民歌、民谣、民舞进行搜集,对文人诗词歌赋进行征集,再进行提炼加工后,在国家重要庆典、节日、仪式上进行演出,并结集出版发行。并由专业人员负责教习,传之民间各地,群众得以传唱。《诗经》《汉乐府》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采风”制度绵延至今的鲜活例证,据说圣人孔子也曾亲自编订《诗经》(又称《诗三百》)。今天,在中国戏剧艺术中,我们依然能够得到《诗经》、《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杂剧的文学浸润,感受到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六、结语
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之下,各省市区县乡镇的文化教育部门、群众文化馆站、幼儿园、中小学校、大专院校、老年大学、民间文艺团体、非遗工坊积极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文艺人才,涵养年轻受众。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文化、艺术、教育、社科工作者投身到戏曲美育、曲艺传习、戏剧教育、理论研究的洪流中来,共同建构具有传统文化特征、东方美学意蕴、民族民间特色的中国戏剧艺术传承教育体系,以期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
作者:曹文成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