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京剧传播论文:非语言要素在京剧传播中的局限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乔玉、林一 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外国观众对于京剧的感知更多的是依靠非语言因素。在回答问卷中“你是否能够理解舞台上发生的故事”这一问题中,一多半的观众表示能够理解。这也是由于调查中所涉及的演出剧目中武戏占了大多数,不存在太多的语言障碍,又十分精彩。
在观众回答:“你是通过哪些非语言因素来明白人物和剧情的?”问题中,所供选择的非语言因素有“音乐和唱腔的旋律、演员的面部表情、演员的姿势、演员的手势、演员的眼神以及锣鼓的节奏”。从数字统计来看,观众们认为演员的手势对他们理解人物和剧情起到的作用最大,63.2%的观众选择了此项。其次是音乐和唱腔的旋律以及演员的姿势,有52.6%的观众选择。再次是演员的眼神,有48.2%的观众选择。随后是锣鼓的节奏,有42.1%的观众选择。最后是演员的面部表情,有33.3%的观众选择。(其实在京剧表演中,演员的面部表情是表现人物情绪和性格的重要手段,但之所以在问卷中并未体现,是由于在问卷调查中观众观看的剧目多是武戏,所以较为细腻的心理刻画就相对较少,而且热闹的武打场面也冲淡了观众对细小之处的注意。)在调查中,外国观众们认为手势对他们理解剧情和人物的帮助最大。在京剧中,手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细微的手势变化表示着剧中角色的种种心情变化,不同的手势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用中指指自己心口表示表白心愿;双手食指亮开划一圈再合并比喻成双成对;中指和食指交错轻敲脑门,表示若有所思……这次调查的结果也不禁令我们想起当年梅兰芳先生访美的时候,他的手势也是最受人关注的。当时美国的艺术家们还专门为梅兰芳先生的手拍照和塑像,表达了他们对梅兰芳先生“双手表现力的惊叹与折服”①。时隔多年,笔者所调查统计出的结果依旧印证着手势在京剧表演中的巨大作用。
由于东西方戏剧观念不同,西方重写实而东方重写意,所以西方戏剧较少注重演员身体的功能,多用对白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而中国京剧则更偏爱用外形的动作,特别是手的姿势来外化人物的心理变化。在京剧的发展过程中,演员们“依寻人的心理反映,找出动作的根源,整理出一套可以共通的动作语言,不借口说,而能更广面的,不受限制地和旁的民族交通而畅行无阻。”②由于这种中西方戏剧中对手势运用的不同,外国观众便对京剧中演员手势运用的种类之多、造型之美产生了兴趣。外国观众对京剧表演中眼神运用的关注,是因为眼神的使用是中西艺术中的一个差异。希腊罗马的雕像中常有“有眼无珠”的现象,而这在注重眼能传神的东方,是绝不会出现的。在京剧演出中,眼神是传达人物思想感情的主帅。艺人说“做戏全凭眼,情景在心生”、“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可见眼神的重要性。而且,从完整的京剧做工方面来看,绝大部分身段动作和脸上的表情,都是需要得到眼神恰如其分的配合才可以产生“传神”的效果。但这在西方的戏剧中则不太被重视,所以外国观众看到京剧演员的目光流转,就颇感兴趣。
在回答“您是否喜欢京剧的脸谱、服装?”这一问题中,有89.5%的观众选择了喜欢,不喜欢或不是很喜欢的总共也不到4%。这说明外国观众对于京剧的脸谱和服装是有兴趣的,脸谱谱式的夸张与多变,服装的华美与艳丽,确实给了外国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在回答“您是否可以通过服装看出人物身份?”的问题中,有57%的观众回答“可以”,有20.2%的观众回答“不能”,有11.4%的观众表示可以看出一些,可见大部分观众是可以从服装上看出人物身份的不同的。但能读懂脸谱和化妆的观众则并不多,如在问题“您是否可以通过脸谱和化妆了解人物性格?”中,有43%的观众表示可以,虽是大部分,但这个数字仍然没有超过半数;有27.2%的观众认为无法理解;18.4%的观众可以理解一部分。由于做问卷的观众中,有一部分是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生,在看戏前,老师给他们讲过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所以有的人在此题旁边写到:能看懂的是因为之前老师讲了,若是不讲也不明白。如此看来,若调查的都是一般观众,表示能够看懂脸谱和化妆的观众百分比又会降低。还有观众写到,他旁边的朋友认为台上的小生是个女人。可见,京剧的脸谱和化妆对于外国观众来说还是不容易理解的。也有观众在问题旁写到:虽然不懂,但很喜欢。这也说明了脸谱和化妆对于引起外国观众对京剧的兴趣确实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外国观众对于京剧服装的不同款式表现不同的人物地位和身份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这从服装表面的华丽程度上就比较容易看出来。比如凤冠霞帔和青褶子的华美程度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对于服装上的纹样,不同的文化会则会对其有不同的阐释。比如京剧服装上的龙纹样。在中国,龙是帝王的象征,受人尊崇;而西方的龙则被当作是邪恶的化身。不过随着文化的全球化,西方观众也渐渐了解了中国龙的寓意,所以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龙也有了正面的形象,成为了正义慈悲的化身。京剧脸谱不容易读懂。首先是因为脸谱的图案是夸张、变形的,突出显示人物性格且带有某种程度的象征和寓意,如果不了解该人物的性格和事迹,便很难将脸谱的图案和这个人物联系在一起。其次,是脸谱的颜色。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等,所以同样的颜色词便有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京剧脸谱无论是图案还是色彩,都是蕴涵着一定意义的审美符号,只有了解了色彩与图案符号的意义,才能对各种脸谱进行深度的审美。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了解脸谱的象征意义,有助深入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而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影响对京剧表演的欣赏。二十年代初,有一些美国议员在北京看戏,梅兰芳“饰妇女,体态声容无不酷肖”他们看出来了,“又一人状似强徒,貌极狰狞,声极粗厉,面涂黑色,一望而知为狡猾之人也。反之,善人之面则涂白色。故中国戏剧中,人之善恶可以其面色之黑白而衡断之”③,这话却恰恰说反了。④所以,对脸谱理解的偏差是会影响观众对整出剧目的理解的。由此可见,不管是服装还是脸谱,在京剧中被观众理解的时候都是通过其表象与象征意义共同作用的。而这里的“象征意义”就与社会文化有关,不同的文化对同一现象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外国观众要想真正理解服装、脸谱的含义还需要去了解他们本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
京剧中非语言要素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从问卷及以上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外国观众对京剧中非语言因素最感兴趣,而且理解京剧主要也是依靠其中的非语言因素。由于这些非语言因素有一定的共通性,且避免了因语言不通而引起的交流障碍,所以利用京剧中的非语言因素进行京剧跨文化传播是存在一定的优势的。然而,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在跨文化沟通中,非言语沟通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部分,因为非言语信号的编码和解码充满了灵活性、不确定性和情境性。”⑤在戏剧的观演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就是观众的“解码”阶段。由于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即编码过程,“无法从简单意义上决定或保证观众将如何解读”⑥,所以观众产生误读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受众者自身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观念差异———政治观、阶级观、价值观、美学观等;背景差异———文化背景、艺术修养、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生活环境等;个性差异———气质禀赋、兴趣爱好、特定氛围等”⑦,所以人们对同样的非语言符号就可能会产生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产生误读的现象。比如有观众在问卷旁边注释到:他身边的朋友以为台上的小生是个女人。在京剧中,小生这个行当多用来表现年轻的男子,不带髯口(胡须),扮相清秀、英俊,与老生和花脸都不同;在唱念时采用真假声结合,假声听起来较为尖、细、高,显得比较年轻,由于旦角(除老旦)的唱念也是用假声,所以容易使外国观众产生混淆,而懂戏的观众则可以听出小生和旦角(除老旦)的假声实际是不一样的,小生的假声比较刚、劲、宽、亮,听起来声音很清脆,但是并不柔媚。外国观众会把小生当成女人,一方面是由于他缺少看戏的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在他的印象中,舞台上扮相清秀的,用假声的一般都是女人,有了这样的心理定势,就很容易产生误读。当然,在跨文化传播的情境中,产生误读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编码者和解码者并不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但是我们应尽量让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可以对同一个概念产生同样或是类似的反应,减少京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现象,这是论文的下一部分要讨论的问题。
不难理解,“不同的文化结构势必会带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与欣赏观念上的差异。史雷格尔指出:‘每一个民族,都是按照自己的不同风尚和不同规则,创造它所喜欢的戏剧。一出戏,是这个民族创作的,很少能令别的民族完全喜欢。’”⑧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戏剧风格,必然存在差异。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观众无法完全理解京剧的故事、程式动作、服装造型、音乐等方面,也无法从戏曲中真正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在跨文化传播中,差异是无法避免的,虽然差异会使一部分观众无法接受京剧,但差异也可以被用来打动观众,因为“文化交流中往往首先从注意对方迥然有异的东西开始。”⑨虽然存在语言差异,但外国观众依然可以看懂京剧,这就说明其中的非语言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了这些丰富的非语言因素支撑,我们就不必担心外国观众会接受不了原汁原味的京剧,就可以用突出强调京剧与西方戏剧差异的方法,给外国观众心理上造成冲击与震撼。就心理学层面而言,受众都有好奇心,喜欢接受新颖的、罕见的信息。京剧是与西方戏剧迥然不同的戏剧样式,大多数外国观众看京剧也是因为对它好奇。所谓“强调差异”,就是为外国观众提供原汁原味的京剧,用与他们的文化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形式给他们冲击,在碰撞中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传统京剧剧目多取材于中国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或是古代的文学作品,外国观众对于故事发生的背景本就不熟悉,所以有些东西再怎么解释,没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在调查问卷中回答“无法理解京剧”的观众中,多数都写的是因为不了解故事。此外,没有共同的生活经验也是外国观众看京剧表演时产生迷惑的原因。民国初年就曾发生过一名外国观众将演员的“洗马”动作当作“打扫房间”,第二次又将“敲钟”的动作当作“洗马”的事情。而他的仆人———一名普通的中国观众却不但能领会“洗马”的全部程序,还能指出这匹虚拟的马是黄色的。⑩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将京剧演出中的一些元素进行适当的改变,创造出与外国观众共有的意义空间。最容易进行改变的就是京剧表演中的非语言要素,我们可以将京剧中传统的程式性动作稍加改动,变成外国观众所能理解的动作,如适当增加一些西方人常用的动作,就会使他们感觉更容易接受。但要注意的一点是,笔者所说的“改变”,是在强调差异的基础上改变,是在保持京剧原貌的前提下进行的适当改变。创造共通的意义空间,并不是把京剧排成西方话剧,也不是使京剧变得不成为京剧,而是要想办法在保持京剧特色的基础上使观众更容易接受与理解,达到审美共鸣。对于外国观众而言,新鲜感、奇特感要有,亲切感、熟悉感也不可缺少。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即在强调差异的同时,又要在舞台演出中创造出共通的意义空间。
在京剧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非语言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语言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观众虽然可以通过非语言因素看明白故事,但这种“明白”是模糊的,要想深入理解人物情感还是不能缺少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共同构成京剧跨文化传播这个完整的系统,在此系统中,这两部分相互联系,彼此分工与合作,使整个系统具有新的功能。所以,我们也要把握好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按照合理的方式结合,促进系统持续健康发展。在问卷中有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看懂的?你为何没有看懂?”据统计,观众能看懂的原因归结为有英语字幕的帮助以及通过看演员的动作,其中通过动作来理解的更多一些。看不懂的原因归结为他们本就不熟悉故事,再加上语言的障碍,所以看不明白。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到,非语言因素在京剧跨文化传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充分说明了真正理解京剧,是既要靠非语言因素又离不开语言因素的。
在京剧跨文化传播中,翻译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京剧资料、演出说明书的翻译可以帮助观众了解京剧艺术的特点,熟悉舞台剧目的故事内容;演出时字幕的翻译可以协助观众理解舞台上进行的剧情。翻译是否到位,也会对外国观众理解和接受京剧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成功的京剧跨文化交流是一定要兼顾非语言因素与语言因素的。
综上所述,在进行京剧跨文化传播时,要在强调差异的基础上为外国观众创造共通的意义空间,同时也要协调好非语言因素与语言因素的关系。只有协调好京剧跨文化传播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使其以合理形式加以组合,才可以使这个系统发挥其最大、最好的功效,才能使外国观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中国的京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