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智库服务学科建设的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智库服务学科建设的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智库服务学科建设的路径

摘要: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主力军,其能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发挥“智囊”作用,为高校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决策咨询、实践探索、智力支持。

关键词:高校;智库;学科建设

一、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高校智库是我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主力军。为针对国际国内重大现实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我国高校积极响应,纷纷建立研究中心、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以国际国内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现实需要、基础理论等为研究重点,以高校已有科研机构为平台,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理论指导、决策咨询、实践探索、智力支持”的特色。

二、良好高校智库建设促进学科建设

高校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并不矛盾,良好的智库建设能促进高校学科的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诞生国际一流智库,高校智库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智库兼具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和智库“理论指导、决策咨询、实践探索、智力支持”的作用,针对国际国内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能针对性适时提出高质量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回应国家重大现实问题和基本理论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创新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尤其是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我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蓬勃发展。

(一)高校智库促进学科整合优质资源

高校智库的定位多与自身高校的优势学科一致。我国高校智库研究领域与其高校学科建设具有高度相关性,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借助高校优势学科的优质资源,协同不同学科和理论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攻关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引领前沿问题研究。人才培养方面,智库人才选拔录用看中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通过“理论+实务”双导师运行制,引入实务专家进校园;以重点学科为基点,高校智库推动高校人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高。科学研究方面,高校智库依托于所属高校,机制相对健全,协同创新成效显著。高校智库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基础研究关注社会前沿问题,推动优势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发展,从而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新知识新理论反哺优势学科,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社会服务方面,高校智库融合产学研,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协同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求效,重点服务国家重大现实需求和理论研究,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促进高校学科通过运用新知识新理论来培养人才、认识世界以及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合作方面,高校智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深度、广度都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边界、能力和主成分。既能吸引海外优质师资、科研团队和学生,又能通过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型国际会议、基础理论课题等多种形式与载体搭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通道。

(二)高校智库促进学科破壁垒融合

《实施办法(暂行)》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高校智库着眼于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关注关系人民福祉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着力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且,高校智库关注前沿问题,必须开展跨学科研究,其所依托的学科之间需要开放学科边界,学科之间需要相互接触、对话、跨越甚至融合。高校智库隶属于高校,高校智库人才也多以高校教师、研究人员为主,高校智库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载体之一,既能吸收不同学科的专家、研究人员,又能吸纳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智库研究,这些都为高校学科相互接触、对话、跨越甚至融合提供了平台和基础。而且,高校智库的科学研究也可以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研究方法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高校学科全面、协同、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智库建设促进特色新兴学科发展

我国80%以上的社科力量在高校,近半数的两院院士在高校。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高水平的研究型智库,其关切点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加之其能打破学科破壁垒,跨学科开展多学科交叉综合型研究,有利于统筹推动发展特色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促进优势学科体系建设,拓宽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实现一流学科体系建设。首先,高校智库依托现高校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供智力支撑,从而为高校新兴学科建设提供夯实的理论指导。其次,决策咨询是高校智库的重要功能之一,依托于高校设立的智库,结合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发展需要,整合优质学科资源,为高校新兴学科建设提供决策咨询;通过学科建设基础理论问题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为新兴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应用决策咨询,带动高校学科建设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整体提升。

三、高校智库服务学科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发挥智库科研优势是促进高校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保障

高校智库聚集多样性人才,科研力量雄厚,能结合不同学科知识,关切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研究问题,发挥高校智库科研优势,协同攻关综合性重大现实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必须依托高校的学科体系,不是单独某一个学科力量能够支撑,必须整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多领域资源。发挥高校智库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丰硕的优势和特色。高校智库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打破学院、院系、学科等传统思维,将高校智库纳入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中,用高校智库的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学科建设理论体系建设。利用高校智库科研成果转化效果显著优势和特色。高校智库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的应用渠道宽,能向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交学科建设改革方案的研究咨询报告,还有出版物的发行渠道,包括有期刊、书籍、简报、要报等不同形式,以及借助全媒体全方位联动宣传方式,从而广泛宣传高校学科建设成果。发扬高校智库科研方法创新的优势和特色。只有整合高校智库科研力量和资源,激发智库科学研究的内在活力,才能激发智库科研力量向学科建设力量的转化与输出。高校智库科研方法创新,协同多学科交叉领域专家资源丰富。同时,还能通过参与学校学科建设改革方案的研究和制定,为学校落实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献言献策。

(二)发挥高校智库人才培养优势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人才保障

发挥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的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学科的发展核心在于人才。高校智库作为多学科人才聚集地,通过高校智库这个平台,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打破学科边界,实现不同学科人才的交流与互动。选拔人才注重多样性,既要有理论型人才,又要有实践型人才。智库人才拥有的学科背景、理论知识、智力支撑等都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这些有着不同学识背景、不同思想观念、不同研究方法的人才在高校智库平台协同合作,推动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力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一流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人才注重创新性、协同性,智库拔录用人才选主要看中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问题导向为方向培养人才,改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推动高校人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边干边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激励人才注重长效性。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科学研究成果不同于以往过于学术化、实践性不强的科研成果。高校智库要坚持研究工作的长期持续性和滚动性,那么,智库人才交流机制能保证人才的稳定和发展,减少人才流失,充分激发人才科研能动性。

(三)利用智库学术交流优势是促进学科建设的智力保障

学术交流是高校智库的重要功能之一。高校智库通过其整合研究团队资源,利用其自身跨学科优势和特色,建立跨学科人才网络格局,搭建平台推动不同学科之间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发挥高校智库学术交流活跃的优势,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推动学科建设发展。高校智库通过经常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不同学科专家之间的联系,还可以邀请实务届专家,及时了解到教育行政部门学科建设政策走向,从而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学科建设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新举措。发挥高校智库学术交流的优势与特色,针对高校学科建设遇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利用高校智库引导高校学科健康发展。统筹规划高校各类学科科研资源,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关键学科、关键领域以及亟待解决的学科建设问题开展研究,以科研为抓手,以人才为核心,以智库为平台,促进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高校智库对外交流广泛优势,高校智库国际合作途径宽阔,国际合作成效显著。借助高校智库传播高校学科建设基础理论和价值理念,扩大中国高校基础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开辟高校学科国际传播新途径、新方法、新方式,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刘芳,朱沙.中国高校智库发展现状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8(3):75-78.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

[3]刘芳,朱沙.中国高校智库发展现状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8(3):75-78.

[4]胡薇.中国高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95-107.

作者:胡婷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