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动态监控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动态监控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动态监控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影响分析

摘要:分析了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论述了“双一流”背景下动态监控在优势学科建设中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动态监控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双一流;ESI;教育改革;动态监控;优势学科 

近年,我国在教育领域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各高校把优势学科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在科学评估的范畴下,多数高校以“基本科学数据库ESI”作为评价高校综合水平和学科质量的重要指标[1]。文章引入动态监控机制,强调学科建设过程管控,能够在高校建设进程中及时反应学科建设的时效性和必要性,并能根据时效信息做出科学调整,及时响应社会需求,使得高校优势学科在培养人方面,体现特殊的社会价值。

1优势学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学科建设的评估基于静态预测,缺少时效性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的发展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专业设置上与世界接轨,从社会应用层面也更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学科,然而传统的学科建设理念在新形势下问题较多,从历史状况看,高校学科建设大多以学科趋势的预测为主,学校在一级学科设立前期的调研多数基于历史性的理论数据,缺乏动态反馈机制,导致学科建设与实际社会需求不能同步发展。

1.2单一强调学科的重要性,淡化关联资源评估

传统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科本身的发展,比如高校仅对进入基本科学数据指标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的学科著作、引用频次等进行理论研究,然而对该学科相关的平台发展、研究团队、地方或国家政策、内外环境的社会需求等诸多因素并没有重点跟踪,通常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与优势学科相关的所有资源要素对学科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平台机制的变化、科研队伍的流失、国家政策的变化等任何要素都能决定该学科是否能够在未来占据核心学科的位置。

2“双一流”背景下动态监控在优势学科建设中的必要性分析

2.1“双一流”背景下,对优势学科的评估维度更大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对优势学科的认识逐渐加深,传统意义上的优势学科仅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适用,双一流背景下对优势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在评价标准、评价过程的认识上。自2012年开始我国对优势学科的评价也采用了ESI动态监控指标,侧重点仅针对学科本身的社会关注度,包括其创新性、影响力、发展性等,然而,对学科相关的辅助资源关注不足,比如科研团队的稳定性,科研项目的申报情况以及地方政策在该方向的扶持程度等都没有过多的涉入。“双一流”发展要求不仅要对学科自身特征进行动态监控,更重要的是要从相关资源的发展角度,多维度评价该学科的发展是否符合优势学科的标准[2]。

2.2ESI动态监控是体现优势学科长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优势学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包括前期调研、理论研究、学科定位、科学规划、监控评估、过程管控等。其中监控评估多数采用国际通用指标ESI数据,该数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每两个月会对引用数据以及影响力指标进行更新,因此在高校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反馈较为及时,能够为后续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因为优势学科是否能够服务于社会,很大程度取决于内外环境、科研生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只有当动态监控社会科技领域对该学科的时效性反馈,才能捕捉到学科在当下环境的社会效用和研究价值。

2.3新形势下相关资源平台的动态变化对学科发展更为关键

优势学科建设的含义,并非单指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更多包含了与之相关的硬件资源、科研机制、项目申报、人才团队等诸多平台因素。动态监控对于学科的知识体系而言比较容易,也是目前高校关注的核心,然而对于相关平台资源的评估较为淡薄,优势学科离不开优势团队和优势平台的发展。随着我国多领域竞争的不断加剧,各领域资源配置灵活多变,人才团队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加,因此优势学科建设也面临同样的风险,对高校而言,科研平台的变化对学科发展带来也不确定性,尤其对于学术带头人的稳定性更为关键,因此将学科相关的平台资源纳入动态监控范畴至关重要。

3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动态监控的主要措施

3.1ESI评价指标的动态监控与评价

“双一流”决策下,各省将高校的发展重点倾向优势学科的建设,旨在提升学科的社会价值,其中ESI评价体系已成行业标杆,就我国而言,目前各省均提出了进入ESI的目标,比如山东省在2030年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而江苏省将会有10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等[3]。可见ESI指标在优势学科建设过程中可以呈现客观信息。其优势在于ESI数据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其中包含了近一年的学术论文信息,通过社会反馈的动态更新来反映学科的价值。目前来看在未来新型评估标准确定前,该手段将成为衡量高校学科优势的权威指标。

3.2学科相关资源的动态评估与过程调控

除了上述对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采用ESI动态监控以外,学科发展相关平台资源的监控也尤为重要。比如对学术团队的动态关注,团队往往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尤其对于学科建设初期的学术带头人,不仅掌握了学科方向的核心思想,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关键作用,优势学科的评选不仅是知识体系,只有拥有一流的团队、配备一流的硬件资源,才能使得具有潜质的知识体系产生巨大的科技价值,因此构建平台资源的动态监控是优势学科建设的另一核心要素。平台资源的动态监控可以通过定期调研、体系制度分析、科研经费的来源以及科研项目的申报等多方面进行考察,该项工作可以通过权威三方机构完成,综合评分较低的机构将意味该优势学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以此为据,高校或科研机构可迅速调控,优化配置,稳定平台资源,确保优势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3应用需求动态监控,构建科研合作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动态监控是针对高校自身而言,即监控学科质量或者平台综合学术水平等,而对于外部需求的监控较为薄弱。从高校优势学科设立的初衷出发,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贡献人才,因此社会的动态需求必须纳入优势学科评估的范畴。应用需求的动态监控更能体现优势学科的科技价值和科学合理性,其具体途径可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为优势学科搭建更广的发展平台,既能动态反馈该学科方向的合理性,又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对教育体系的发展举足轻重。

4结论

“双一流”背景下对优势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SI动态监控是现阶段对学科本身知识体系的权威监控指标,对学科自身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至关重要。此外,对学科相关资源的动态监控可确保学科稳定发展,对维度全方位的动态监控能够准确获取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信息,据此可及时进行过程管理,确保优势学科长期发挥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1]鲁东大学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ESI及其学科划分简介[EB/OL].

[2]张伟,徐广宇,缪楠.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潜力与对策———基于ESI学科评价数据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6,(6):32~36.

[3]智库数据.从ESI数据分析各省“双一流”建设中的成效[EB/OL].

作者:蒋为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