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图情档学科建设与新时展接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图情档学科建设与新时展接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图情档学科建设与新时展接轨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其中,新文科建设对推进我国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有深远意义。那么,在建设新文科的时代背景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以下简称“图情档”)专业的学科发展该怎么走呢?曾几何时,“传统”二字悄然地成为图情档学科的前缀,原本是优势学科的图情档开始面临学科建设的问题,圈内专家总是在议论和探索其症结。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特定学科的应用占满了大众的视野,使得图情档学科的价值和意义被所谓的新技术浪潮淹没,年轻学子逐渐产生“图情档学什么、能做什么”等问题。图情档学科的诞生与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密不可分。图书馆的职能包括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这些正是图情档专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目标。即便是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的现在,这些职能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因此,图情档学科存在的价值显而易见,但为何还会有新的建设需要呢?以“捕鱼”这一较为生活化的方式来举例说明。渔民为了寻求温饱下海捕鱼,从过去的海钓到现在的机械捕捞,总脱离不了观察海流、识别鱼种、判别时机、选择地点、实施捕捞等工作。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渔民总是需要通过捕鱼师傅的教授来学习捕鱼工作以满足饱腹之欲,区别仅在于捕鱼技巧和工具的不同而已。

近代技巧工具的开发除了需要捕鱼师傅,还需要拥有机械设计和材料工艺等领域知识的能工巧匠来协同创造。图情档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如果将海洋比喻为存放信息的文献或数据库,海中的鱼就是信息,渔民就像需要获取信息的人,而捕鱼师傅则像教授这些人如何获取信息的图情档专家。由于时代的变迁,获取信息的方法或工具除了需要图情档专家的参与外,还需要有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专家的参与,这正是现在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过去,文科往往使用定性或者基于少量数据的定量方法展开研究,如样本量有限的问卷、访谈,辅以一定的描述性统计。大数据环境的出现使得文科科研人员获取大样本(千万甚至亿以上层级的数据)、多类型(数字、文本、多媒体等)的数据成为可能。因此,图情档学科发展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的走向。第一,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优化是新文科建设的三大基本抓手之一,新文科建设要求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这一融合包括了文理交叉、文工交叉、文医交叉和文科融合等要素。大量数据的出现推动了新方法的使用(如基于大量文本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等)。这些基于数学和智能的新方法可以帮助图情档学科以定量化的手段更好地分析、提炼出数据集背后潜在的“规则”和“模式”。

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够进一步推动研究范式的转变和发展,甚至催生新的研究范式。图情档学科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两个并行发展、互相补充的范式。一方面,图情档学科关注信息资源对象的描述与利用(范式1);另一方面,图情档学科将自动化、算法层面的内容应用到信息资源管理(范式2)。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新技术的出现对于“范式2”有了极大地补充和推动。如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精准画像,更好地应用在公共文化服务和图书馆参考咨询中。这些创新与应用又可以提高人们对于信息资源对象利用的深度,如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古籍文本,形成知识图谱,从而更细粒度地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客观上推动了“范式1”的发展。交叉融合的过程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动着图情档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但新技术、新方法有时被“低水平”地引入图情档,如在理解不透新技术本质或者本学科实际问题的情况下“博眼球”“玩时髦”,草率地引入某技术。这不仅影响图情档的学科地位提升,同时还桎梏了学科发展。因此,交叉融合的原则应当是:新文科为其他学科提供方向和标准,而其他学科则为新文科提出新方法和新技术。目前,图情档学科存在多个可交叉融合的着力点。如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是“文+理”的典型体现,重点在于理解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包含了图情档、管理学、数理逻辑、新技术等多个维度要素,其人才培养突出“有文化、懂技术”,强调应用导向和用户导向,智慧图书馆则是“文+工”的典型体现。如在智慧场馆建设方面,可以利用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实现对馆内各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感测、分析、整合图书馆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包括图书馆业务、图书馆服务、场馆活动以及公共安全、环保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在智能借阅方面实现智能导览、无感借阅和精准推送。第二,加强新文科实验室建设。新文科的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建设有新文科特色的实验室。由于学科的特点,传统文科的科研活动往往是在个人层面上进行的,其团队化水平与理工科相比差别很大。然而,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交叉融合使得文科研究中的工具、方法甚至研究范式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使得一个人很难完成一项研究的全部内容。因此,新文科背景下的研究活动应当从以个人为单位向以实验室(团队)为单位的方向发展。不过,由于文科和理工科之间存在天然的学科差异,新文科的实验室不能照搬照抄理工科的思路,而应该突出新文科的特色,以文科需求为发展依据,以理科方法为实践标准。如在图情档领域,以“范式1”为背景的学者可以与以“范式2”为背景的学者加强合作,用定量的方法解决定性的问题。新文科实验室不止服务于科研,同样致力于教学和社会服务。在教学方面,新文科实验室可以建设教学团队,在教研方面领域相近的教师可以合作构建数门课程,相互取长补短;与此同时,不同教师的课程可以相互穿插,如《数字人文》课程可以邀请实验室其他教师介绍知识图谱、实体识别等可作为数字人文方法论的技术。在社会服务方面,新文科实验室所构建的团队可以共同承担上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构委托的项目,团队成员可以根据其教育背景、研究领域和专长等承担项目的不同工作,分工式合作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

新文科实验室需要根据所属领域吸纳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成员。如关注健康信息学的实验室,需要以信息素养和公共卫生等领域为背景的成员;关注教育大数据的实验室,需要以数据分析、数据治理和教育等领域为背景的成员;关注情报咨询和智库建设的实验室,则需要以情报研究、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为背景的成员。不同成员为实验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工具、实证研究等不同方面的贡献,实现“1+1>2”的效果。新文科实验室建设还应以产业需求实际为导向。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为例:传统背景下需要领域专家和图书馆员筛选合适的图书,但由于当前时代,信息资源爆炸式地增长,过去的筛选方式效率较低,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此,产业、工具和研究机构(高校)需要共同配合。单纯“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做研究或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等不接地气的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要;相反,应当是业界提问题、学界通过研究解决问题,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新文科”的“新”不是“新老”的“新”,不是“新旧”的“新”,而是“创新”的“新”。为了实现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家培育的目标,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应该从实践问题出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着手和发力: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培育和引进教师人才时要注重其交叉学科背景;在教育教学方面,加强不同领域的通识教育,而非只钻研本领域;在科学研究方面,增加交叉领域的项目,以解决中国社会最需要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不同,新文科建设的目的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因此,新时代包括图情档在内的文科发展很可能短期内看不出明显成效,也可能会在科研评价上面临诸多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在图情档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尊重新文科的发展规律,细化分类评价,做好“顶层设计”,保证图情档学科的发展“蹄疾而步稳”。

作者:张久珍 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