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双一流建设下的艺术院校学科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双一流建设下的艺术院校学科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双一流”建设新时代的到来,全国高校为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均重新制定了新一轮的建设规划。在“双一流”的建设浪潮中,艺术院校如何开展学科建设,怎样促进“内涵建设”,值得深入研究。该文从学科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特色化、科学研究特色化、服务社会特色化等方面展开探讨,艺术院校如何更好地把握“双一流”建设契机开展学科建设。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艺术院校;学科建设

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17〕2号)中提到了三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毫无疑问,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双一流”建设已经明确了建设的指向性。2018年8月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双一流”建设提出并明确了指导思想及建设路径等。作为专门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艺术院校无一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名单中,进入名单的高校几乎均为综合性院校或理工科类院校。未列入新一轮国家建设高校的艺术院校将如何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探讨艺术院校将如何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以及“内涵建设”等建设目标,继续深化学科建设。

1加强学科专业特色化,明确高校合理定位

学科特色与专业特色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重要标志,也是优质生源的重要抓手,对提升高校知名度亦至关重要。通过找准学科和专业的定位,构建学科专业特色化,实现学科及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高校内涵建设的关键。[1]当下,全国各高校都清晰地认识到,在历来学科传统优势基础上,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尤为重要。如广西艺术学院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战略布局等政策方针,结合本校自身传统优势,凝练学科方向,推出了一系列学科专业特色课程,产出的科学研究成果,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同时也打造了本校学科专业特色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提出,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学科建设应尽可能把握好国家政策导向,传承创新。民族地区的高校更应弘扬民族文化以及传承传统,发挥民族地区的先天优势,培育壮大民族特色优势,提升学科、专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民族品牌影响力。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学学科具有悠久深厚的学术基础和历史底蕴。在近百年的实践中,中央美院的美术学学科逐步建立起兼收并蓄、健全完善、多元发展的美术学学科布局,带动和推动了全国美术院校美术学学科的发展。“以推进与强化传统学科(如中国画、油画),另一方面则开拓性地设立新型学科(如实验艺术专业),使得中央美院的美术学专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业),使得中央美院的美术学专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平衡和勃勃生机,并进一步做好梯队建设,使中央美术学院始终走在学术前沿之列。”[2]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突出特色与不断创新,构建学科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基础较好的高校,应该加快培育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平原”突破,率先冲击和引领世界一流;而普通艺术院校,应围绕传统主干领域方向,强化特色,扩大优势,打造新的学科高峰点,加快发展一流学科。

2构建人才培养特色化,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在一流人才培养,包括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研究生教育。这需要明确“双一流”建设定位,以一流人才培养为核心,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使“双一流”建设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大学的功能上。[3]明确学科建设内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找准特色优势,以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推动大学整体建设水平提升。以人才培养特色化为核心是高校职能决定的。高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为基本职能,其中又以人才培养为要。“人才培养的努力和成效,应该成为高校艺术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与基础……脱离开人才培养、不以人才培养成效为最重要观测点的任何高等教育、高校发展评估、任何学科发展、专业建设、高校教学水平检查,都是不切实际,因为焦点不在人才培养的努力和成就上,那就偏离了学校办学主要功能和意义。”[4]人才培养作为高校诞生以来最主要的职能,也是走特色化建设道路的关键与核心。在艺术类院校漫长的办学历史中,均良好展现了各自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对于培养成效显著的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式都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且因为地域、历史、文化的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培养方式,各美其美、大放异彩。人才培养特色化注重内涵建设,深化改革与创新,传承学科传统并结合时代和国家政策要求。人才培养要做“优”、做“尖”、出特色、出成效,还得结合学科传统以及所处的时代政策。中国美院培养的是美术人才,作为地方艺术院校可以培养的少数民族创作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进行机制改革,构建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

3打造科学研究特色化,引领高校寻找突破口、着力点

对于艺术类高校来说,研究生导师主要可分为理论型、实践技能型、理论与实践技能型三种。理论型教师多以论文等形式产出成果,而实践技能型教师主要以创作的形式产出成果。理论与实践技能型的教师产出成果兼有。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对于实践技能型的导师来说艺术创作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科学研究。在现行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中,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为主流,对于这两个国家级的项目,从项目类型本身的性质来看,有艺术的特殊性,因而艺术类院校教师申报成功的概率较低。而国家艺术基金虽然在每年的科研项目及经费统计中均未纳入统计范围,因此,艺术类院校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上申报成功也是与其他综合性院校相比,输在了起跑线上。即便如此,艺术院校在“学术”的大氛围下,在职称评审、学科评估、教学评估等各种评审机制下,高校和教师依然需要不断地进行创作以及科学研究。在创作及科研中,抓住传统的、新颖的,以特色为亮点,更好地发展。广西艺术学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域,在少数民族主题创作中,无疑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因此,高校教师可把民族、地域题材融入创作中。

4推动社会服务特色化,立足国家战略服务

高校应重视教学实践转换,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促进本土文化和品牌传播推广,从而提升学科影响力。根据高校所处的地域不同,地域文化呈现多样性,因此提炼培植具有区位优势的办学特色是关键。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其所处少数民族地域,又面向东盟国家,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5]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缺乏保护以至于失传。广西艺术学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的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如《壮族民歌艺术人才培养》就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通过邀请壮族民歌传承人、有突出贡献的民族音乐研究专家甚至少数民族语言学家等,传播、推广、传承壮族民歌艺术的人才培养活动,在保护与传承壮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广西艺术学院每年都承办全区农村小学艺术教师培训,来自全区各地市的数百位农村小学艺术教师参加培训。通过培训开阔了农村艺术教师的专业视野,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全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各学科艺术创作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的能力,为宣传广西新发展作出贡献。其中,设计学学科成功举办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两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广西“传统工艺+岩画”文创设计研修班。积极开展三下乡、义务支教、课堂结合社会实践,充分利用联合培养基地、东盟博览会等实践平台,完成河池市、扶绥县各项地方委托项目,完成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建设服务,与华蓝设计集团、广西城乡规划院、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三建“云享数建”设计机构联手,完成相关社会服务实践项目,取得良好社会效果。高校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进一步突显民族性、区域性和国际化办学特色,围绕国家战略,举办各项特色活动,构筑专业研究的核心地位,推动学科发展,促进人文交流。[6]目前,“985工程”和“211工程”作为曾经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今后“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将成为一所大学在外部机制的评价标准。作为艺术院校,特别是未列入“一流”名单的艺术院校,更应在国家政策大局下,及时抓住机遇,走特色化道路,继续发展“内涵式”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周鸣勇,王卉荣.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建立的思考与探索———以“地域形象推广设计”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21(1):158-160.

[2]董娇.综合培养、复合多元———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成长历程与教学特色[J].中国民族美术,2017(4):76-85.

[3]王建华.“双一流”建设与大学的综合化[J].北京教育(高教),2020(12):37-43.

[4]吴戈.高校艺术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旨归在于人才培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2):32-39.

[5]韦铀,黄洪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东盟音乐周发展路径探析[J].艺术探索,2018,32(5):124-128.

[6]单胜江,付达院,沈妍斐.基于民族性和区域性的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发展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6-7.

作者:覃宇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