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的支撑体系是以服务统一战线学科建设为中心、以为统一战线学科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学科规划、人才支持、资源共享、科学评价体系与成果运用体系为目标的,贯穿贯彻于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全过程的,引导、规范、支撑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归类、整理、优化工作的总和。统一战线学学科支撑体系的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遵循学科建设基本规律,围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培育具有统一战线特色的优势学科的意见》,立足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实际,统筹兼顾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内部多个专业之间、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出、适当交叉”的原则,凝炼学科方向,优化专业结构,汇聚学科队伍,构筑社会主义学院与高校的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合作平台,实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最优化;三是建构既促进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又符合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实际的具有较强针对性、操作性的统一战线学科系统,争取在统一战线学科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有所进展,切实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个人认为,一个完备的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支撑体系离不开以下几个系统有强有力支持:

一、政策支持系统

政策支持系统是支持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所需要的一系列政策、规章及制度的有机结合,其主要包括信息系统、政策扶持系统及教学科研导向系统等方面。其中信息共享系统是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其主要任务是要根据统一战线学科建设主体系统的需要,提供准确、全面、快速、可靠的政策信息,以实现决策与导向的科学化。其基本功能是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相关信息的加工与储存及信息的传播与利用。政策支持系统是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思想库”、“智囊库”或“外脑系统”,通常由各种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以及具体的咨询活动构成,其基本功能是政策问题的发现和诊断,政策预测研究及政策方案的设计与评估。教学科研导向系统是由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主体中从事统一战线学教学与科研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构成,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良性运行与建设目标的实现,减少决策失误,避免政策执行中发生变形,以保证统一战线学建设成果与教学科研成果的高度结合的有机转化。

二、课程规划系统

课程规划系统以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科学安排,充分体现统一战线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统一战线学科课程规划体系是由共识教育课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课程、四种能力课程等三大模块构成一体的新的课程体系。三大模块课程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将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理念贯穿于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共识课程主要由基础理论课程、时事政治课程两大块组成,统战理论与政策系列课程主要包括:

(1)统战基本原理、统战史(含中国共产党统战史、多党合作史、派史)、统战方法论、统战思想史,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中共的;

(2)政党统战学,其中又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其理论、人民政协理论、参政党建设理论;

(3)民族统战学,其中包括民族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

(4)宗教统战学,其中包括宗教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共产党的宗教理论与政策;

(5)社会统战学,其中包括阶级阶层关系理论,知识分子问题及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新的社会阶层问题及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政策;(6)海外统战学,其中包括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两岸关系研究、港澳台问题研究、海外华侨问题研究等。统一战线教育培训人士的的提升能力(原来主要提的是四种能力,即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协商能力,今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增加一个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由原来的四种能力扩展到五种能力)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经济、文化及社会制度等、世界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政议政理论与实践,党外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能力提升,党外干部的素质与业务能力提高及组织协商能力建设等,党外干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应该是指党外干部及其组织的自身建设方面的系列课程。课程规划系统直接关系着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推进情况与成果运用,我们可以结合国家有关规范及相关学科设置的经验及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调整相关课程模块二级学科的设置与标准,一切以服务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为指导方针与实践原则。

三、学科管理系统

统一战线学学科管理系统是以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组织管理技术,也是一门以系统科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题的综合性交叉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坚持整体观念,统筹兼顾,运用有关优化分析方法,实现管理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学科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运用是保证课题规划能有力执行的外在保障,是专门为统一战线学学科进行教学和科研及相关建设的实时化、信息化、一体化管理而设置的管理系统。统一战线学学科管理系统主要应该体现较强的针对性,这是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充分掌握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在管理系统中设置旗帜鲜明的发展要求以引导、调控统一战线学教学与科研的方向与重点。同时,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毕竟是个庞大的体系,牵涉的学科面非常广,在学科管理系统注重针对性的基本要求下,也要适当考虑统一战线学非中心成果的收集与采纳,这既是丰富统一战线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统一战线学所无法回避的一些问题。此外,由于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整体实力不强,因此,在管理系统的设计上也应考虑尽可能地向社会开放,向有兴趣的研究者也可以从中受益,以扩大与巩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成果。

四、人才支持系统

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着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在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整体人才较为薄弱的形势下,加强人才支持体系建设,培育发展好具有较大潜力的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完善有效的人才支持系统应该建设好以下几个体系:一是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这就要求管理者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统一战线学学科成果为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发展献智出力,作为各单位的领导,主要职责则是带头从事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发展与研究,同时在政策、协调与服务上多出力,重点做好制定促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激励政策、整合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力量,并努力营造好安心、向上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有效的人才激励和保障体系,在作为统一战线学建设主体的社会主义学院,各社院要针对教学科研人员的特点,建立健全与教学科研人员相适应、与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成果紧密挂钩、鼓励统一战线学研究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对于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成果要给予积极的宣传、推广与奖励,利用社院教学平台、信息平台积极重点推介统一战线学的研究成果,加快制定或完善统一战线成果走向社会的实施细则与奖励细则,使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人员将成果研究、转化与运用与个人收效挂钩,激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高效的人才配置体系,这就要求全国一盘棋,在充分调研各地统一战线学建设人才、成果、研究重点、教学内容、地域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引导统一战线学建设的开展,统一战线学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求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人才的合理引导,尽可能在尊重各地特色与各单位重点研究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最优组合,实现少而精,没有必要去搞大而全,这样才能让长板更强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树立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地方亮点与地域特色。四是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首先,管理者要树立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人才培训也是基础性建设的基本观念,加大对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人才培训工作的投入,创造条件鼓励各类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人才走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积极主动与省内外、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及项目期待着,不断提高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人才的知识面与研究能力。其次,要明确培训的内容、目标与要求,应着眼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需求与瓶颈,有针对性地选派高素质、有潜力的人员进行直接相关的各类培训与学习,分类分层次开展统一战线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工作。此外,还要加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调查和教育培训工作规律的研究,探索建立统一战线学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评估标准,不断提高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要求,加强人才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五、科学评价系统

科学的评价系统是对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的认识过程。构建科学的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评价系统对于激励和引导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改进相关部门和单位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和提高统一战线教学研究资源的使用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谈不上完善的科学评价系统,但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学价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们构建完善的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科学评价系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科学的评价系统主要由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目的几大要素构成。其中评估主体方面,应该由具有丰富教学与科研经验的专家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评估团队,这样才能在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加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性;在评估对象方面,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各方面情况都应纳入评价、考核的指标,主要包括统一战线学科课程开发开设情况、科研团队及成果情况、学术会议主持及学术交流情况、制度规范制订与执行情况、经费运行及保障情况等等;在评估目的方面,主要有三,一是通过建立学科建设运行机制,有效推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成果入课堂、上平台、进议案,落实于每位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人员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二是通过评价,促进统一战线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及科研团队的整体建设;三是利于总结和经验交流,促进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整体发展及保险实施。我们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更重要的是要克服以往学科建设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事实依据与指导方针;四是为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以及政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事实依据和价值指导。

六、成果运用系统

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统一战线教育培训事业,因此,在成果运用上面要紧密结合统一战线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成果与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在运用系统层面上,主要分为以下方面:一是教学成果的运用系统;二是科研成果的运用系统;三是统战工作的创新成果与经验系统;四是益于参政议政运用系统;五是派及其成员的自身建设系统。就目前而言,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成果或多或少进入到了相关成果运用之中,但在最有效地配置资源及最大化地推广、利用成果方面,明显存在成果与运用的脱节,这就要求建立统一、规范、开放、权威的成果运用系统,并将这个系统在统战工作理理论研究系统内广而告之,积极引导相关单位与个人主动地去搜索、吸纳、推广运用相关成果,既扩大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社会知名度与实际影响力,也为围绕统一战线中心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献智出力,以发挥统一战线学作为一个学科对社会所应有的积极作用。综上所述,统一战线学学科支撑体系的六个主要框架是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其间复杂的情况摸底、矛盾的体系构建、智慧有效的顶层设计需要动员整个社院系统、统战系统甚至全党的力量共同来完成,正如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指出的,统一战线工作要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也要从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现存的问题出发,找准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在统一战线学的学科建设中固守住政治底线的圆心,画出半径更长、同心圆越大的同心圆。

作者:刘亮红 单位: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