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分析

摘要:学科建设是我国实现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和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相比之下,我国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通过分析我国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对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进行深入挖掘,最终提出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协同互动机制。

关键词: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协同互动

1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承。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在探索高水平人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解放前后,部分高校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将优秀人才送到国外进行深造,形成了基础人才培养特色。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发展经济的需求非常迫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科技人才非常重视,学校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教育,强化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使我国创新人才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共同提升,强调重点学科的领先优势,加大力度制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着力打造培养一批具有宽阔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研究世界优秀创新人才的特征发现,具有广阔的兴趣爱好,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专业的科学知识结构和交叉知识背景是创新的源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者越可能成为拔尖的创新型人才,这也说明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根本所在。高校在不断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利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同时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和学科发展,实现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统一,从近几年国家重大项目基金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主题,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交叉学科来培养,不同学科的交流与沟通适宜创新人才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突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横向知识交叉已经成为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会不断促进新专业、新学科涌现,不论从培养目标还是从知识结构来看,未来都会体现创新人才与学科的混合知识结构特征。(2)学科建设生长文化环境。学科建设的主体是人,人才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直接决定学科建设,而学生的学习和培训一定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和规范,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应该重视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性,他是连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纽带。高校通过价值塑和精神弘扬鼓励创新和竞争,鼓励相互协同,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合作,鼓励教师潜心教学和科研。每一种学科都是一种知识传统,是思想范畴和行为准则的融合。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类型,更是独特的文化形态,影响着学生的文化形态,规范学科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学科文化环境也影响教师的思维和行为,特别是在学科领域的工作态度、工作绩效和工作行为,进而影响学科的生长,更影响学习的教学和培养。由此看来,学科文化的存在是学科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3)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学科建设要依靠人才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具备什么样的人才就具有什么样的学科,具备什么样水平的人才就具有什么水平的学科。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就是人才队伍的培养,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也没有一流的大学。从宏观来看,高校通常将学科发展和预期成果讲的头头是道,但对人才的培养没有太好的措施。学科方向教师的匹配,教师的引进与培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往往是一带而过。没有好的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的目标就不会实现。具有好的学科建设就必需具有好的人才队伍规划,没有人才培养的学科规划只是一个“动听的故事”,无法真正落实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培养需要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的学术团队,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在高水平人才引进方面,要具有主动出击的精神,抓住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努力形成重视人才队伍和人才培养的局面。此外,人才培养也需要机制体制建设,特别是跨学科发展上要突破体制机制的壁垒限制,通过有效推动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找到有利于跨学科发展的办法。人才培养是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学科建设积极性的体现,学科发展离不开学科内部之间、学科之间的竞争与协同,离不开资源的匹配和管理,离不开相应的服务和保障。因此,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决定学科建设的成败。综上所述,从我国目前的主要学科结构来看,学科交叉的合作与组织还非常缺乏,大多集中于非正式组织中,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对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创新给予更多的关注。随着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研讨会、项目基地和实验室等进行资源整合,成立若干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和创新的研究机构,这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资源基础。美国是国际上公认的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最为完备的国家之一。在人才评价方面侧重于创新性的培养,在基础课程设置上已经将交叉学科教育当成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知识整合、学科融合是最主要的推动力,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提升,学科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这也是高校存在的意义。

2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初期,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科技教育发展非常重视的课题。学校不能创新是因为没有优势学科,学科不具有优势是因为不具有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虽然高校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越来越重视,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互动是高校面临的主要困难。(1)传统的制度限制。我国教育和科学发展受传统体制、观念和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跨学科教育一直处在学科体制的边缘,虽然近些年高校的合并使不同学科的高校和专业进行合并,但没有实现实质的融合,很难实现根本的改变。然而,高校也意识到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而南北发展不平衡,东西地区发展失衡,接受传统教育的原因,学科发展和跨学科学习的意识非常薄弱,学校也没有创造这样的机会,创新能力和意识不足,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因此,缺少科学研究的创新成果,当今高等学校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打破这些人为束缚,克服体制内存在的各种弊端,以科学人才观为宗旨,以谋划长远的发展为战略,充分发挥院校的优势作用,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竞争力。(2)机制和模式尚不健全。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综合性大学和研究型大学具有优势资源和设施平台,不同学科的专家资源较多,学术思想和科研设备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实际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存在很多障碍,教育体系僵化,不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同学科之间壁垒较严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很大限制,如何让学生汲取学术营养进行创新是教育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力和必然趋势,同样,教育改革并形成创新教育体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虽然我国部分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二学历、跨学科学习等形式,尝试培养综合型和复合型人才,但这些措施仅限于专业结构形式的调整,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仍然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机制和模式尚没有建立,不同学科的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传统观念、机制制度和模式制约着学者的思维,更缺乏不同学科教育体系的多元化。(3)人才规划和顶层设计欠缺。很多高校的学科缺乏高级人才,专业队伍中处于中低水平者较多,拔尖和创新人才缺乏,能够解决复杂问题和跨学科研究的学者更少。很多学科的人才队伍很难支撑学科的长远发展,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不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人才。此外,学科的发展需要顶层的设计,在系统的学科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方面,没有系统的顶层设计就制约了学科的发展,管理者从宏观上设计学科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师生明确学院和学科的文化氛围,适应学科发展的体系和机制,有利于创新型团队的形成,进一步使学科向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鼓励学科人才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中青年学者应该勇挑重担,与老一辈科学家共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学术创新氛围浓厚的研究环境,延续和传承合作、严谨和求实的科学精神。(4)跨学科发展的培训体系和融合能力不足。人才培养需要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按照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通过分布实施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建立各学科和专业的岗位培训体系课程。学科建设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需要跨学科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因此,跨学科培训体系的建立就非常迫切。在现行的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各层次将较大的精力集中于科研水平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学生有效的创新和创造阶段来源于研究生培养阶段毕业要求的压力,学校和学科以发表一定水平的论文为毕业前提,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这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学科协同发展上,各学科之间没有形成协同效应,缺少合作和沟通协调,各个学科都独立自主,纵向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多,而学科之间横向的合作和跨学科学习非常缺乏,学科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新和学科的快速发展。

3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互动机制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学科单独发展,高等院校承担着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打破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实现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是有效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动力。

3.1构筑创新性高水平学科平台

高校应以构筑综合性学科布局为基础,发展以理、工、文、医等不同学科建设,形成多样化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布局,为创新人才提供充足的创新空间,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学科平台的建设是高校在整体宏观发展上的顶层设计,学科平台建设要兼具连续性和创新性。凝冻学科发展方向,为创新性人才提供充足的创新空间,只有站在学术前沿上,学术空间才更广阔。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教练”的就是一流学者。师资队伍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性教育理念中能动性和关键性的纽带。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培养创新人才配备了优质的力量。构筑创新性高水平学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条件。优质的资源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分层次、分阶段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激发学生探索学术的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学术氛围。努力拓宽学生的研究兴趣,在学生的选题和兴趣上实现契合,突出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导师也应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研究平台的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国家进行投资建设一大批重点实验室、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创新研究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优势资源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打造优质的创新研究平台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此外,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是思想碰撞的有效方式,活跃、多样化的学术论坛、沙龙、会议等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体系,各种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研究。

3.2构建多样化创新性教育内容

创新性教育内容主要从研究型学习、高水平科研和多样化交流三个方面体现,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分别教育,形成多样化创新教育体系。首先,研究型学习是面向问题的方式,例如本科学生的研讨课、实验课和实践课,逐渐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进行前沿课程的学习,对研究生的教育主要从带着问题的角度开展,将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统一纳入到学生对知识的钻研和创新中,带领学生走入前沿领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质疑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其次,高水平科研是创新实践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学生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判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同时,科研也是评价学科建设的主要衡量指标。培养优秀的科学素养、创新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体系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基金课题、文章发表、科技发明等方面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最后,多样化交流是创新的有效手段。学术会议是促进创新的重要沟通方式,国际合作项目、博士生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等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促进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意志和决心。

3.3交叉学科的资源整合,提供制度保障

有学者认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决于三个要素,包括学科地位的确立、组织机构保障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学科体系的建立在大学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完善学科建设政策支持体系,教育制度和学科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研究,给予充分的创新空间,良性的成果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1)跨学科培养目标。任何创新和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学科间的合作,整合不同组织、不同学科的优势资源,然而,现有组织机构的合作主要集中于基金项目合作、学术研究合作和基地合作项目等,较少有组织对学生创新培养方面进行深入合作,虽然国内外高校之间组织了一些联合培养和交换生的项目,但这些项目的合作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限的,在交换的一年或两年时间内更多的时间是熟悉当地的人文、地理和社会生活环境等,熟悉不同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对创新性的培养涉及较少,对学科研究的深度还很缺乏,在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机制建设上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鼓励学生交叉学科的学习,通过政策约束和体制创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建立院系之间协调沟通和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充分沟通和紧密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有效将学生的创新技术进行成果转化的手段,增强这些合作将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专门知识、工作经验和创新思维模式。不断提升创新人才的整体素质,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充分调动学科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科发展积累人力资本。跨学科人才培养要提升人才的工作满意度,通过岗位锻炼、自主学习、获取新技能和新想法等方式提升综合素质。提升跨学科培养体系对变革的适应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和数据更新时代,创新体系的发展不仅要适应当前的需要,更要适应未来变革的能力,形成对创新体系发展的有效支撑。(2)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内容。首先,基于问题的创新解决能力。以问题为驱动和以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的创新方案设计和能力是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跨学科问题解决需要创新人才、任务和环境三个要素。将创新人才嵌入到跨学科发展体系中,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鼓励经验分享和传承。其次,跨学科专业技术体系建设。专业体系建设包括能力培养、专业知识体系和学术能力,促进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跨学科协调能力。最后,心智和行为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体系是品质、个性、理智和心智模式的综合体系。(3)两种机制引导和激励。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在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学培养体系下,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的学习激励机制,适应创新性人才多样化培养的需要。同时,规范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任职管理办法,强化人才培养是教师的第一责任,完善教学评价、反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单一学科背景下的培养向多学科交叉的通识型人才发展,使其成为创新的突破点。(4)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学校为了提升学科建设的需要,应该使用配置专项基金、集中优质资源和人才培养先行先试等多种资源配给措施,强化学生创新训练和创新实践,构建一套具有系统性、持续性和适应性的创新性教育体系,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凤霞,张春美.原创性思维的源泉:百年诺贝尔奖获奖者知识交叉背景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55-59.

[2]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6):73-77.

[3]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1-5.

[4]张德祥.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审视[J].教育研究,2016(8):33-46.

[5]叶元伟.基于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以S研究设计院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3.

[6]吴松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J].现代教育管理,2010(4):68-70.

[7]梁化奎.论创新人才与其培养的重要性[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3.

[8]韩邦兴,陈存武.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756-2757.

[9]张晓曼,曾斌.VLES知识建构机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9-921.

作者:姜睿馨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