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战场,如何上好一堂生动有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课尤为重要。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高职

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最为广泛,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心理危机预防和心理保健意识、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节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进而达到自助且助人的目标。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战场,如何上好一堂生动有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课尤为重要。

一、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运而生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如何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发挥作用,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思考。

(一)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高职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有自卑、焦虑、抑郁、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少数学生因留守经历、原生家庭、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但同时应该看到,高职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积极活跃、乐于实践等优秀品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输入式、说教式、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工具陈旧,少数教师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出现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互动性、实践性、体验性差。课程目标学科化、理论化倾向普遍,讲授的知识专业性理论性较强,但实操性内容较少。另外,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心理专业知识背景,或专职心理教师数量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都采用大班授课方式,常导致专业性、针对性较欠缺。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国内大多数学者将体验式教学的内涵理解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创造可以实现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重复性的情境和机会,呈现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知识构架,同时产生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能力,进而产生情感,了解学习意义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建构情景,学生从实践或者心理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带领者的角色,带领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对高职学生来说,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了解知识的深层内涵。

(三)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是体验式教学转换课堂主体,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足够的参与感,强调让学生实践,亲身感受;二是体验式教学在知识的传授上拒绝“填鸭式”,通过亲身经历情景或活动,在体验与感悟的基础上,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教学的认同感;三是体验式教学集知识性、互动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常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四是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帮助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堂中运用音乐、心理短片、心理影片、心理故事等,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运用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心理游戏、心理知识相关的辩论、演讲等,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一)校园心理情景剧与课堂结合

校园心理情景剧是在心理情景剧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校园戏剧形式,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烦恼、问题、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剧本”进行表演。在课堂中运用可以是即兴的,再现一种情景,如在恋爱章节中,面对不喜欢的人对你的表白,或恋爱分手等情景,通过角色互换、镜观、空椅子、独白、雕塑、替身等技巧,演绎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或曾经经历过的处理方式与方法,随后再展开讨论,总结出适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从直觉中学,这样使得课堂中蕴含的知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心理情景剧也可以提前安排主题,学生在课外进行情景剧编排,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完成作品。比如在人际关系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编排心理情景剧《宿舍你我他》,以讲述自己宿舍中真实发生的故事或身边发生的事情为主。学生在上课期间分组进行展示,展示后进行感受分享。学生在与宿舍或班级其他学生编排作品的过程中,就会切实经历人际交往与互动,同时作品中展示的人际问题,会让学生对相关知识与经验进行再学习,真正实现教学内容深入人心,实现知识与技能、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在该章节的授课中师生的创新意识都得以提升,课堂气氛活跃,课程效果较好。

(二)团体辅导与课堂结合

近年来,团体辅导已成为学校心理工作的重要方法,特别适用于成长中有着共同或类似人生发展课题的学生团体。团体辅导重在团体成员的互动,实践性与体验性强,内容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多样。团体辅导进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特别是在新生心理适应、自我意识、团队协作、职业生涯探索等章节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如在新生心理适应章节中,通过大风吹、滚雪球等热身活动,迅速打破学生间的陌生感,消除隔阂,形成积极活跃、热情友好的气氛。然后,进行寻人游戏、独一无二、你是我的眼等主题活动,增进成员间彼此相识,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人际环境,加强集体凝聚力,增强归属感,实现教学目标与团队目标很好的契合,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三)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与课堂结合

案例分析法在19世纪末兴起时,主要用于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培养与教育,因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兴趣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建构所学内容的知识框架,实践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师会以丰富生动的心理健康案例,借用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技术与方法,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和深入体验的情景,如在自我意识章节中,以琼瑶为例进行教学,琼瑶有着丰富的性格底色,她自卑又自恋,敏感而坚强,叛逆却务实。在现实自我、理想自我、镜像自我、自卑、自恋、自信等自我意识相关概念的讲解中,节选琼瑶自传《我的故事》一书中的内容,以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让学生结合琼瑶对自己的认识及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析讨论自己如何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成就自己。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我意识的相关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客观理解自己的优缺点,悦纳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四)课外活动与课堂结合

为积极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学校会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以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上半年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契机,开展“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下半年以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开展以绿丝带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具体包括校园情景剧大赛、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心理沙龙、读书会、心灵电影赏析活动等,另外还有学生心理协会等社团组织的其他活动。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其他心理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在课外实践中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与课堂教学形成合力,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起到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效果。

三、结语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教师应在学生直接体验与思考感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到的知识经验,进行理论提升,向学生讲授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方法、技术等知识,使学生在认知上获得提升与整合,并不断融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是集互动性、实践性、体验性于一体的课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红霞.试论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2017(5).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A].2015-05-28.

[3]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党〔2018〕41号[A].2017-06-14.

作者:李宏 单位: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