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翻转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翻转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翻转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

摘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课堂参与度,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大学生情绪管理这一课程内容为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适度调整,以实现课程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采用线上线下授课的模式,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将教学成果转化为育心育人成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管理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能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落实育心育人。本文以大学生情绪管理这一课程内容为例,探索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借助云平台,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与体验式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灵活考核形式,将教学效果转化成育心育人成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一)大班教学,课堂教学

“一言堂”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采取人数在100左右的大班教学。大班教学增加了教学难度,要求教师有很高的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氛围调动能力。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容易导致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一言堂”现象,使得学生课堂体验感差,学习兴趣下降。久而久之,可能学生会觉得这门课没有意思,上课不认真听课,甚至出现逃课现象。教师继而产生挫败感,陷入“一言堂”模式中[1]。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掌握了理论,但是无法实践,不知如何做到学以致用[2]。例如明白情绪产生是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应该探索自己的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做,怎么探索。当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理论讲授,但是没有课后实践拓展教学。有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时,要求开展4—6课时的实践课,但部分教师因其他工作繁忙没有开展实践课,或者是因班级人数太多,开展效果不佳,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考核方式没有关注到学生自身成长,没能实现课堂学习成果转化[3]。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一)课前导学

课前导学分为三部分,一是完成焦虑、抑郁情绪自我测试,二是完成线上微课学习,三是进行情绪管理问卷调查。完成后,将测试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上传至云平台,将其作为本次教学设计的依据之一。课前导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垒实知识地基。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自主学习基地,以自我解决问题导向为重要抓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课中教学

第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直播采访外出实习的大四学生的工作环境,采访他们目前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困扰有哪些,以及如何创造积极情绪。以此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思考情绪是什么,情绪有哪些表现形式,并且将自己的思考结果上传到云平台。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引起深度思考,明确学习任务,达到以情促学。第二,师生合作探究,灵活掌握理论知识。按每个小组10人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教师讲解情绪的定义、种类及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讨近期自己遇到的烦恼事情,分析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向全班同学分享,为讲解下一个教学重点———情绪ABC理论作铺垫。结合教学心理情景剧视频《秀才赶考》对教学重点———情绪ABC理论进行讲解。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引起我们负面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不合理认知。学生不能辨别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认知是非理性的,于是通过课程中的案例研讨解决了这一问题。案例研讨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氛围[4]。第三,强化学习体验,构建精彩课堂。课前问卷调查显示,学生的消极情绪中,焦虑、抑郁、自卑这三种占比最高。60%以上的学生尝试过自我调节,但效果一般。为此,设置呼吸放松训练、运动宣泄训练、积极认知训练,解决情绪管理这一教学难点。每个小组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训练方法,教师指导进行训练。呼吸放松训练是在放松训练指导语的引导下做呼吸放松训练,进行深度放松。运动宣泄训练是通过徒手击打智能多维互动击打宣泄仪,体验情绪宣泄的快感,达到心理减压。在呼吸放松训练、运动宣泄过程中,传感器实时监测学生的脉搏、呼吸和心率的变化情况,避免过度宣泄。结合情绪ABC理论,进行积极认知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积极认知,转变不合理信念,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三)强化实践,转化教学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并提出解决方案,作为课后作业。小组要将未能解决的问题上传至云平台,由其他小组在线回复,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将回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课程考核的评分点。在课后,参加校内外的情绪管理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5]。在团体活动中,深入理解情绪对个体身心健康的意义,客观认识自己的主导情绪特点,在实践中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参加心理方面的活动,如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微视频拍摄等,同时给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加分。在课后实践完成后,对每个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评,将其与学生在课前进行的焦虑、抑郁情绪测评得分进行对比,以反映出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实践效果评估

学生对本次教学的评价平均得分96分,满分100分。课后考核中90%的学生反馈课堂生动,形式多样,体验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心理体验感良好。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解决了个人情绪问题,能学以致用。70%的学生在课后进行的焦虑、抑郁情绪测评得分比课前降低15分以上,25%的学生在课后进行的焦虑、抑郁情绪测评得分比课前降低10—15分。学习任务完成质量、教学评价、学生情绪测评得分课前课后对比,反映了本次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本次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授课,除了有理论讲授外,还有体验性强、培养操作能力的实践教学。增加课堂体验、实践环节,避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灵活安排教学过程,设计多元化教学考核方式,将课程成果转化为育心育人成果。此外,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攻克教学重难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改革效果。本次教学改革仅以大学生情绪管理这一课程内容为例,今后可以将本教学模式应用到其他教学中,深入探索翻转课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影响,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想想政治教育成果提供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曾晶,陶媛,李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现状与改革建议[J].教科教导刊,2019(6):160-162.

[2]张珊明,刘述钢,罗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当代教育与理论实践,2015(7):137-139.

[3]冯桂梅,马方圆,王晓英.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145-146.

[4]徐圆圆,赵昊昊,林哲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3):24-26.

[5]杨姹.新背景下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4):171-172.

作者:邓金萍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