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护理干预措施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所配合的有效护理方法分析。方法本文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两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9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选择相对应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36/39),综合护理组为74.36%(29/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12/39),综合护理组为12.82%(5/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本文综合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护理时通过综合护理进行护理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心力衰竭;综合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病症,这种病情是因为患者的冠状动脉存在有急性或持续性的缺氧或缺血状态,导致患者出现病症。冠状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或者冠状动脉狭窄,这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这是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患者在临床上存在有心律失常和休克等相关症状,这种病情会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危[1-2]。本文针对于此主要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护理的时候落实综合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78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或者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9例,本文的综合护理组当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8岁,最低年龄为51岁,平均年龄为(72.1±6.6)岁;常规护理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9岁,最低年龄为54岁,平均年龄为(73.4±6.4)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所有患者当中有全心力衰竭患者31例,左心心力衰竭患者15例,有些心力衰竭患者14例。本文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分组以后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本文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本文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年龄均不超过80周岁;所有选择研究对象均在发病以后8小时之内到医院进行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并同意参与本次临床治疗。

1.2.2排除标准: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1个月之内进行过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排除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相关损害的患者;本文研究对象排除眼底出血或者存在药物过敏史患者;本文所有研究对象,排除精神类疾病和意识障碍的患者[3]。

1.2方法:

对本文所有的常规护理组在护理室落实常规护理方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吸氧,辅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保证患者病房的环境干净和卫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疼痛的改善,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饮食指导,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均衡的营养支持,同时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关的沟通,做好心理维护工作,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4]。所有综合护理组织配合综合护理方案,具体护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①基础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进行卧床休养,因此患者活动量大大减少。需要适当减轻患者家属探视的频率,适当的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减轻患者心脏的负荷,为保证患者心脏回血量的恢复,通常为患者选择半卧位,应强化对患者肌肉耗氧量的控制,关注患者给氧量,对患者的肺不张进行调整,了解患者吸氧以后呼吸的频率和节律,并督促患者对热量和产生高热量的食物进行节制,避免患者存在单餐过饱的情况,患者的饮食应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5]。②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病比较急骤,所以很多患者临床症状较为严重,这会导致患者认为自身病情十分危急,所以患者在治疗时存在焦虑、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作为临床的护理人员,应准确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存在有情绪较大的波动,可以和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沟通,使患者家属多为患者提供相关支持,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并且为患者讲解一些病情得到控制的病例,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不良心境[6]。③用药指导: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该进行严格的监视,同时应注意患者用药过程当中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状况,将相关注意事项和基本知识对患者进行讲述,使患者明确在用药过程当中的相关情况,在用药过程中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进行用药,需保证患者用药的规范性[7]。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用药建议。④疼痛护理:通常情况下患者发病之后会存在严重的疼痛情况,很多患者还会并发多种不良反应症状,患者合并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症状。临床护理人员需积极对患者进行镇痛,为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杜冷丁或为患者皮下注射吗啡,患者用药以后如果存在不良反应,需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观察[8]。⑤便秘护理:患者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肠蠕动减缓,同时饮食和相关环境也会发生改变,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便秘状况,因此针对于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使患者掌握正确的排便方式。避免患者过于用力排便,导致心率加速,增加患者心脏负荷,对于患者的便秘状况,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排便条件和排便环境[9]。⑥急救护理:患者入院以后对患者送往ICU病房,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视,同时予以心电图监护,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状态进行关注,并建立静脉通道,留置针等。紧急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将100万U的尿激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当中,或者直接为患者采用300mg的阿司匹林进行口服,与此同时监视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状况,如果发生异常需要立即予以干预处理。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做好对患者的氧气支持。如果患者出现了急性肺水肿等情况,需要为患者进行10L/min的高流量吸氧,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适当采取5min/L的低流量吸氧。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进行面罩吸氧,纯氧的吸入时间不大于30min,间隔1.5h后重复吸氧。

1.3观察指标:

对本文所有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以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和比较,调查两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总有效率。如果患者的室性早搏减少超过90%,成对室早、短阵室速小时表示患者治疗显效;如果患者的室性早搏减少超过60%,但没有达到90%,成对室早减少超过80%表示患者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的室性早搏减少超过40%,但没有达到60%,患者的成对室早或短阵室速表示为治疗无效[10][注: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于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做出分别的统计,并加以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所有数据调入到统计学软件IBMSPSS25.0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的计量资料检验均选择采用t值进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36/39),综合护理组为74.36%(29/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12/39),综合护理组为12.82%(5/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本文综合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这种病症多发生在老年群体,病情发生后会对患者身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通过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可以符合人性化护理的原则,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标准为患者落实周密性的护理,护理的时候能够兼顾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对患者落实相关的指导,提升了患者心理的质量,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护理和治疗,并能够为患者进行相关的用药指导,避免因用药情况不良而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在护理的时候这种护理方法还能为患者进行疼痛的缓解,降低因疼痛而导致的不良状况,护理贯穿于患者治疗的始终,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病情好转,本文的结果能证实综合护理所取得的价值。综上所述,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护理时,通过综合护理进行护理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敏,蔡东东,费金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应用新活素治疗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3):23.

[2]王雅坤,付敏.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采用人脑利钠肽和硝普钠治疗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23.

[3]邢超,郭瑞芳.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108-109.

[4]梁桂娟.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5):101.

[5]张丽.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室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5):72-73.

[6]刘树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3):246-247.

[7]朱桂萍,余喜红.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6):731-732.

[8]李红梅.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4):21.

[9]朱美玉,黄先带,姚柳燕.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8):50-51.

[10]李娟梅.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01):238-239.

作者:卢亚萱 单位: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急诊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