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汤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汤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汤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真武逐瘀汤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联用真武逐瘀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R、SBP、NT-proBNP与明显降低(P<0.05),LVEF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与炎性因子指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真武逐瘀汤可有效改善难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关键词:真武逐瘀汤;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难治性心力衰竭

难治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脏病的终末阶段,预后较差,且具有较高的住院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1]。在西医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形成个体化的和独特的治疗方案,能更好地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维持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再住院率[2]。本研究旨在分析真武逐瘀汤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纳入标准:根据体征、病史、胸部X线和心脏彩超等确诊,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心力衰竭;血容量不足和心源性休克;对真武逐瘀汤过敏;患有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3~78岁,平均(60.25±3.41)岁;病程2~13年,平均(5.97±1.04)年。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3~78岁,平均(60.73±3.59)岁;病程2~13年,平均(6.02±1.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传统正性肌力药物和利尿剂等。观察组联用真武逐瘀汤,组成:茯苓30g,川牛膝15g,郁金15g,制附子15g,薤白15g,川芎15g,生白术15g,瓜蒌15g,桃仁12g,生姜12g,葛根12g,红花12g,枳壳12g,赤芍12g,当归10g,桔梗6g。1剂/d,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3]:显效,症状明显改善,心律失常基本消失或者减少幅度大于90%,心功能分级提高超过2级;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心律失常基本消失或者减少幅度大于50%,心功能分级提高超过1级;无效,症状恶化或无改变,心律失常和心功能无改变。(2)心功能:治疗前后,在安静休息状态下检测HR及SBP,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行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采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的NT-proBNP水平。(3)血液流变学:检测两组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4)炎性因子: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和CRP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8.00%;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功能和NT-proBNP治疗后,两组的HR、SBP、NT-proBNP明显降低(P<0.05),LVEF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见表1。

2.3血液流变学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见表2。

2.4炎性因子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见表3。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因机体任何心脏功能或结构异常而造成心室射血或充盈的能力受损的一组比较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乏力、呼吸困难、液体潴留[4]。难治性心衰指经过去除诱因,限制水钠摄入,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后,心衰症状未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的加重[5]。难治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喘证”“心衰”“痰饮”“水肿”“怔忡”“心悸”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因为心气虚衰,水饮内停,瘀血内阻,为本虚标实之证,心气虚其病理基础,水饮和瘀血为标,是心力衰竭主要的病理产物[6]。真武逐瘀汤是由血府逐瘀汤以及真武汤化裁而成,具有活血利水、益气温阳之功效。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淡渗利水,能促使患者的痰饮从小便去。附子具有暖脾土、温肾助阳为主、温运水湿、化气行水之功效。红花、桃仁和赤芍相合,能使活血祛瘀的效果明显增强,赤芍还具有凉血的效果,可以制约生姜和附子温热之性。桔梗通调水道,宣肺利气,又能培土生金,载药上行。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止痛、祛瘀。薤白温通心阳,葛根升发阳气,郁金行气活血,瓜蒌宽胸化痰。枳壳理气行滞[7]。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R、SBP、NT-proBNP与明显降低(P<0.05),LVEF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与炎性因子指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真武逐瘀汤可使水饮得消,阳气得复,瘀血尽祛,减轻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有效改善心肌的微循环,使心肌的供血供氧增加,进而改善心功能[8]。

参考文献

[1]陈程,蒋汉涛,陈树涛,等.左西孟旦治疗不同病因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7):1632-1634.

[2]江承欢,姚峰,蒋伟,等.托伐普坦片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3):276-279.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4]韩姗姗,赵翠萍.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2):28-31.

[5]徐国萍.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心病难治性心衰94例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7):44-45.

[6]杨柳,刘永光,丁小妹,等.加味益心汤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3):42-44.

[7]陆进,赵凤林,吉杏媛,等.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10):4-6.

[8]潘霭青,黄润坚,邝锦波.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7,48(2):79-81.

作者:秦英 李芳 刘玉琴 单位:渭南市第二医院药剂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