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途径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施工项目管理规划、项目组织结构建设、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等基础知识,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及信息化的管理。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课程建设;管理

1课程概述

未来的建筑工程进入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求能运用建筑信息化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而且也要拥有能够从事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提供工程咨询服务的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综合实践性强较强,融合了多门专业课,为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协调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授课情况直接决定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本课程属于工程管理专业“金牌”课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激烈,如很多“985”“211”重点本科院校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在课程中加入案例,但课堂灵活性不高,课程不易出现较大改革。相对同类院校,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但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工地实践又较难实现。对于建筑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很少注重信息化的改革,毕业生在工作后管理能力受限,因此本课程还有较大的改革空间。

2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课程现状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授课中比较有特点的是课程设计,引入广联达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模块,学生5人一组,分别扮演项目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角色,进入情境模拟,激发学生兴趣。但沙盘案例假定条件较多,与现实情况相差太多。课程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在课程中加入分析案例,但课时量较少,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微课资源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2.2课程存在问题

1)知识点零散且量大,综合应用困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涉及的知识层面广,需要施工技术的知识,了解整个项目的施工流程,在选择施工方案时,还需要提取项目工程量,组织管理还需要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总之,涉及绿色建造课程、工程造价与计量课程等多个课程知识,课程之间关联度较高,且目前为止,课程之间没有很好的将知识点融会贯通。项目管理贯穿施工的全流程,因此,对项目管理实践进行全面把控是非常困难的。2)课程难度系数大。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难度系数较大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需要拥有“三控三管一协调”的能力,其中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知识点难度系数较大,特别是横道图和网络图这一部分,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而这门课程只有48课时,如果讲解太详细,授课任务就无法完成。3)缺少信息化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授课,目前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讲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实践环节较少,且工程实践中,项目管理信息化已经应用很普遍,如Project、斑马梦龙、鲁班驾驶舱、BIM5D等,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进行第二次的学习才能满足岗位的要求。4)授课方式缺乏“多样化”。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以教师在课堂讲授为主,在课程中穿插案例吸引学生兴趣。本科课程知识点较多,特别是计算和逻辑推导部分,学生仅靠教师讲解一般很难听懂,并且上课方式单调,缺乏多样性。课程最后的项目管理沙盘授课形式比较新颖,结合案例,分小组讨论,完成项目策划,受学生欢迎,但案例假定较多,与真实情况相差较大,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无法处理。

3课程建设目标及预期成果

3.1课程建设整体目标

随着BIM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将实现全过程项目管理,基于市场的发展,课程建设的整体目标是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完善课程案例库,通过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及广联达算量软件、BIM5D、Project等工具软件的操作与设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与使用工具的技能,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结合社会考试,更接近实际,未来可用于造价师、建造师、咨询工程师课程的培训。通过课程改革,改变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团队能承接企业真实项目。课程改革不仅是对课程的改革,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为申报科研项目做准备。

3.2预期建设成果

本课程改革后更注重项目的完成,在建设初期,结合权威教材以及本课程的要求编制讲义,讲义中增加标准案例,让学生能独立完成。绿色施工管理与建筑信息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在讲义中加入绿色施工管理的方法和建筑信息化管理。最后汇总所有讲义,按照教材的标准编写教材;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形成教学资源,包括授课讲义、教学PPT、软件学习视频、习题库、专家讲座、施工企业实践、学生优秀作品。建立完整的标准案例库,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标准,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根据本课程的要求,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分解后,制作成微课,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在课程建设期间,积极申报各类课题。

4课程建设规划及具体方案

4.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拟采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即PDCA模式)的方法进行课程建设建设。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改进),整个过程不断循环改进螺旋式上升(见图1),最终实现质量的提高。

4.2课程内容计划(P)

本课程在计划阶段采用OBE的教育理念,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要求以学习结果为导向,根据学习目标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设计,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结果来反推计划,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课程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从企业岗位能力出发,确定课程的知识内容,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模块、控制模块和管理模块三大部分(见图2)。基础模块与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以及控制方法相联系,控制模块与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相关联,管理模块与安全环境管理、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相关联。课程针对基础模块以教师讲授为主,加入多种授课方式,课前测试、小组讨论、小组竞赛、PPT汇报等方式,在控制模块和管理模块引入工程案例,以学生为主,由学生完成真实案例,教师辅助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难题。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BIM施工项目管理应用技能大赛,引入真实项目,组织学生团队完成。

4.3教学过程实施(D)

4.3.1教学内容设计针对课程的综合性,对不同知识点设计模块化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进行情景体验和角色扮演完成概念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利用广联达、斑马梦龙网络计划和工程项目管理沙盘等强化基础技能的培训,加强知识的联系性和科学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使用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模块中,学生5人一组,分别扮演项目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角色,依据工程进度计划,分别编制劳动力资源计划、机械进出场计划、材料采购计划、资金计划,以确保工程正常施工。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在课程中引入项目真实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教师在过程中加以辅助,摆脱原来教师主讲的情形。学生在完成案例时,学会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难题,这一过程,弱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大了实训课时,增强学生对实际项目的动手能力。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学生来说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因为施工组织设计涉及三门课程的内容,除本课程外,还包含绿色建造课程、工程造价与计量课程。本课程在改革过程中,计划融合其他两门课程,编制一个案例,由工程造价与计量课程提供工程量,绿色建造课程提供施工方案,再由本课程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如图3所示。课程的融合,更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综合理解,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对于实际问题更是游刃有余。 

4.3.2教学形式设计本课程教学将采用多种方式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真实案例,以案例为任务,逐步分解,完成任务。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引入案例,采用引导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针对案例中的知识点,借助创课系统下发测试题,分析学生完成情况,再对难点知识点进行讲授,完成知识的讲授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案例分析,小组成员讨论选择最优方案,各小组之间有相互竞争意识,教师按完成时间和方案可行性评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有较多关于逻辑和计算的知识点,不仅是课程的难点,还是课程的重点,并且在社会考试中,如建造师、造价师考试中都是必考项,针对这样的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较难理解,本课程采用制作微课的方式,将这些难点知识全部制作成微课,放在创课系统上,学生随时可以观看。课程中的案例来源于实际项目,因此,课程会不定期邀请施工企业专家进入课堂,开展专业讲座,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企业的氛围,以更专业的方式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多,课程应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在课堂中加入软件的应用,巩固理论知识。

4.4课程评价(C)

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改革效果的理想工具之一。本课程原来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笔试70%”,现将考核方式改为“平时成绩10%+项目成绩40%+期末成绩笔试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平时测验,考勤占平时成绩20%,平时测验占平时成绩80%;项目成绩包含5个项目,其中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占50%,其余4个项目均占12.5%,施工组织设计邀请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进行现场评价,并给出指导性意见。现在的考核方式更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的可实施性,考核过程中还有多种加分形式,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让案例更加真实,更接近实际项目。

4.5课程管理与反馈(A)

对课程评价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课程改革的效果,针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模块,编制学生调查表,咨询学生情况,整体分析原因,调整改革措施。针对学生完成的成果,邀请行业专家评定,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后期课程的修改意见。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课程设计内容,并再次实施。

5总结

本文总结了多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总结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及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将是未来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锋,任碧波.项目管理原理课程项目式教学设计方法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5(3):45-46.

[2]丘志洪,何文聪.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关键问题分析[J].交通世界,2019,26(1):55-57.

作者:金翠 单位:陕西煤航安全印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