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3篇

(一)

一、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因素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关键在于信息系统规划的合理性。通常信息系统规划是由工程项目管理的高层或者TI部门发起。工程项目管理高层在整个信息系统的规划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会对整个信息系统的规划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地搜集获得更多的资源,促使了信息系统规划的合理有效性。另外,工程项目管理高层的信息系统规划能更好地掌握企业的发展战略思想,从战略层次上分析企业规划中所需的各种信息。所以为了提高信息系统的质量和投资的有效性,应对影响提高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

1.1管理模式方面

管理模式是影响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元素是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多年的不懈研究才得出的结论。工业时代是专业分工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自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管理模式演变较为缓慢,暴漏出来与时展不相符的缺点也越来越多。信息时代的企业运营和管理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融合才能有效地促使企业运营的健康发展,其中包括设计、物质储备、设备、财务、技术、运营、市场、采购等部门,但是每个部门都是在分工的模式下进行各种和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难以得到实时畅通,在此情形下信息系统建设难度较大。

1.2系统和软件认识方面

信息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衍生体,不同的专业领域会选择不同技术的应用。软件公司和用户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共同协商才能使软件公司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管理软件。但通常情况下用户都是根据自己部门的需求,笼统地对软件公司提出某些应用要求,软件公司需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开发出与用户需求相符的软件,假如软件公司和用户没有进行必要的协,即用户没有给软件公司提供有关的需求信息,而是盲目地选择软件公司的有关软件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系统建设起来的成功几率就很小。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1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一些大型项目中,参与的各方需要进行及时的沟通,能够确保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可以称之为论坛,在论坛的平台上,参与项目的各方人员可以实现实时沟通交流,并且能够做到资源共享,这也体现了网络技术的优势所在。

2.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也已经基本具备推广多媒体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运用相关的软件将工程项目实体化,可以更加形象的展现项目的形式。当然,开发此类软件也存在风险,因为工程项目涉及面广,工程项目管理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整个管理过程较为系统复杂,并且有些影响因素难以控制,具有不可预知性,这些都可能造成所开发的软件的实用性不强,不能够较准确的描述工程项目。再加上很多企业在基础工作上的管理较为松散,基本上没有固定的规律,这样的话就会使得所开发的产品过于自由开放,想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去有一定的难度。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项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软件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发出了较多类似的软件,但是由于工程项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很难选择一款合适的软件,因此,要尽可能选择那些适用范围广泛的软件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

(2)硬件方面,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新,确保其工作效率,所以,企业要及时对硬件进行更新。

(3)项目管理人员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就需要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对企业来讲,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显得至关重要,也是企业面临的迫切任务。

作者:何宁 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二)

一、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的重要性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建设的技术性、管理的先进性都得到了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统计工作已经成为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准确、科学的信息支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准确反映工程项目的管理情况。工程项目管理必须要有客观、准确的信息基础,即直观的、准确的、量化的项目管理数据。运用统计学能够对工程项目中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与信息挖掘,以此来全面、准确、客观及时地反映出工程项目的管理情况。有了这些数据信息内容的支持,才能使项目建设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操作性与有效性。二是有效监督工程项目的管理情况。通过全面的数据统计分析,特别是信息挖掘,能够有效地监督工程项目的管理情况,确保其管理依法依规,有效落实,同时也能预防各类管理风险。

二、统计在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工程组织管理层面

工程项目的开展,必须首先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制度、机构等)作为支持。而机制的规划、建立及确定工程都需要以统计信息作为基础。通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项具体情况,经过综合性的数据分析,形成统计信息资源,才能为项目管理机制的形成提供最基本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在掌握项目建设各方面情况后,开展统计工作能够全面地将各类信息量化,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降低未知风险。特别是在关键点设置统计检查,能够使管理工作实现动态化,提高针对性,及时查找问题并作出反应。可见,依据统计信息开展项目工程管理,能够细分管理各子项,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

2.工程具体施工层面

施工过程是工程项目开展的主体地位。具体施工中,统计信息的收集必须做到完整、实时、详尽。经过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后,还应当对下期的工程建设提供反馈、指导与优化。这一过程中,统计信息并非简单的搜集罗列,而是形成有机结合的信息链。在招投标中,应当注重如何合理利用统计信息开展项目的经济财务指标评价。应用统计学知识,通过客观规范的信息搜集与处理方式,对所需招投标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项目的实际经济效益与投产比。在质量控制中,运用统计学方法,能够通过及时的关键点信息分析,确定关键节点的质量水平与预期目标的差异。通过统计数据的指导,确定质量偏差,及时地指导整改,并确定下一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在成本控制中,预先确定项目建设中可能出现各类成本超支因素并事先提出控制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成本与质量控制是企业项目管理水平体现的最主要因素。开展统计工作,能够事先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因人工、材料或设备等上涨造成的成本超支进行预测,并具体做出控制计划。在完成每一期施工后,运用统计方法与手段,能够对数据量庞杂的本期实际成本与预计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

3.工程技术后综合评价

工程项目的建设结束后,需要对其开展全面的综合评价。但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周期长,涉及层面多,如技术部、管理部、财会部、施工部等。应用统计学手段,在工程结束后能够将各方面的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与汇总。最终形成数据化的施工资料档案,为项目的综合评价工作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据。

三、结语

总之,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其科学性、经济性都更加突出。新形势下,面对项目管理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要依靠统计工作,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信息支持,保证工程项目管理、决策的客观性、科学性与可操性,保证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长效发展。只有在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日臻完善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民生的永续发展。

作者:张淑华 单位:邢台市清河县统计局

(三)

一、施工中进行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1.1施工中项目管理的内容。在施工中进行项目管理是建立在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基础之上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项目目标能够被高效率的完成。因此,对施工进行项目管理就要按照施工的规律,对施工的步骤和程序进行科学有效的安排,并能够实现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和统一。同时,对施工进行项目管理也是为了让施工的环节能够迅速的适应内部环境,增强对外界因素的抗干扰能力,对施工中的生产力、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以便提高施工的效率,保证施工的平衡;另外,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融入施工中去,不仅能促进项目目标的快速实现,还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施工中项目管理的特点。因为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最少的资金预算来全方位的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控制和协调,以保证施工的质量符合标准。由于这些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所以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对施工进行管理,所以它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

二、施工中进行项目管理的主要措施

2.1对施工的进度进行控制。在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阶段所涉及到的时间是最长的。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建设,就需要在项目管理中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因为施工进度会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承包单位、施工条件、施工技术、施工的组织管理和意外事件等因素。所以为了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就需要对施工进行科学的计划和安排,可以通过规划、控制和协调等三种手段来进行管理。

首先,利用规划方式对进度进行管理。这种方法就是对施工项目的所有过程进行施工操作,确定施工项目的整体施工进度目标和每一个阶段的施工进度目标,并根据这两个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规划。

其次,利用控制手段来对进度进行管理。这种方法就是将实际的施工进度和计划中的施工进度进行对比,如果有偏差,就能够及时的进行调整。

最后,施工的过程中对进度进行控制还需要协调施工单、管理部门、施工人员的工作,让各个部门能在保证各自施工进度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配合,共同提高施工的效率。

2.2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

2.2.1施工中的事前质量控制。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的质量控制就是事前质量控制,它的主要内容就是为施工开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而且这种准备要贯穿于施工的始终。在内施工开始之前,相关的管理人员就要根据业主的要求,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计划,制定出整个项目的质量目标。确定了项目的质量目标之后,就需要按照之前已经制定好的施工方案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包括,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审核,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及时的修正。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等,也是事前质量控制的内容之一。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施工开始之前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对施工的程序、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最后,事前的质量控制还包括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只有让机械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才能真正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2.2事中质量控制。顾名思义,这种质量控制的方法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种控制方法需要对施工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管。具体的控制办法如下:第一,对施工的各种工序和工种进行质量保证措施的编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之后,由质量检查员进行专门的监管;第二,做好质量技术交底工作,并将相关的文件下发到施工队中;第三,施工现场所有的材料都必须同时具备质量和各种和相关的质量报告;第四,保证每一道施工程序都是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来进行的。例如,在测量放线之后进行复查,按规定制作混凝土,并进行标记等。

2.3对施工的成本进行控制。在对施工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成本控制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个职业项目经理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所谓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要对生产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其他的相关费用和支出进行监督、限制和协调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就要及时进行补救。用一句话概括成本控制的内容就是,利用监督、调节和限制手段将施工中各项生产的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这也就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第一,制定施工任务单和相应的限额采购单,以便实现对施工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第二,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与施工预算进行控制,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第三,在一定的周期内对实际成本和核算的成本进行对比,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成本核算进行适当调节;第四,对施工的成本进行定期检查。具体的说,就是要对施工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整体的施工预算,然后根据预算对施工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进行控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贯穿了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其中对施工进行项目管理是最复杂的,所以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项目管理时,一定要把握好对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控制,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

作者:任方正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