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农村建设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农村建设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摘要:三农事业发展的受关注程度一直很高,新农村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职业教育层面需要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高职教育与管理人才培养中也要考虑新农村建设状况及人才需求状况。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整体上看,职业教育理念越发成熟,但多种因素影响下,人才培养层面的不足不断暴露。新农村建设视角下,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并不及时,高职教育也并未为新农村建设输出足够数量的优质人才。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对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影响越发明显,人才培养层面自然需要进行有效调整与优化。鉴于此,探寻出新农村建设下相应人才更好培养的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1新农村建设视角下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概述

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产生了很大影响,且这一影响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1]。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相应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广大农村地区对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能得到有效增强。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固有的人才培养状况不佳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人才培养上的调整与优化紧迫感也不断提升,这都倒逼高职院校与相应教师进行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的调整。能够较好迎合新农村建设趋势进行相应人才的培养后,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上可以掌握更多主动权,人才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也能更好提升。正因如此,高职院校应当对新时期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事宜进行更多思考。

2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人才培养目标迷糊

高职教育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目标较为模糊,这不仅拖慢了人才培养效率,同时也导致人才培养资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闲置与浪费[2]。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的就业面十分宽泛,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职院校虽然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中的就业保障事宜,但更多倾向于引导学生在城市中的企业与本科院校学生进行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才培养压力,虽然相应人才的就业率能够得到较好保障,但就业质量相对较低是不争事实。正是由于人才培养上的目标较为模糊,很多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提升上的方向性与目的性也不明确,这也增加了专业教学层面的压力。可以看出,无论从“教”,还是“学”的层面,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这一问题的制约性影响都十分明显。且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这一教学问题对人才培养有效性提升的制约性影响也被进一步放大。

2.2人才培养模式固化

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模式固化的问题也十分显著,人才培养模式固化这一问题影响下,想要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也异常困难。课堂教学是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最为基本的途径,由于教育与经济管理并非工科专业可以进行大面积的实践教学或实地教学,部分高职院校在相应人才教育与培养上并不关注具体模式的优化。久而久之,人才培养模式便十分固化,学校、教师与学生甚至已经适应了这种教学节奏。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建设存在一些差异,其对具体人才也有一些差异性需求。但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固化的情形下,学生的教育与经济管理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其也无法成为合格的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缺乏鲜明特点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加缺乏吸引力。

2.3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单一

可以对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十分多样,但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即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最为明显。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时,机械性教学法普遍沿用,相应人才培养往往也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来进行。这种做法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弊端同样显著,学生实践能力偏低,在教育与经济管理问题解决上的能力不足等都是相应弊端的具体表现。并未迎合新农村建设影响,以及新时期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需求变化进行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有效创新时,人才培养的机械性特征也会被不断放大,毕业生群体的岗位工作胜任力也无法提升。

3新农村建设下的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3.1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新农村建设下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应当明确基本的目标,借此更好指引具体的人才培养活动开展。具体来说,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对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胜任力培养作为具体人才培养的目标较为可取。例如,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农村经济管理中对具体人才的信息化经济管理具有很高要求。高职教育阶段,自然可以结合信息化经济管理能力培养进行有侧重的教学与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应当科学分析区域内新农村建设状况,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中对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相应人才的培养。确立了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状况进行有效评价后,高职院校也可以积累更为丰富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对于提升人才培养效率也有很大帮助。

3.2构建理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成为新农村建设视角下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的理念,与一些致力于三农事业发展的企业共同进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较为可取。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农村乡镇地区的民营幼儿园进行教学合作,共同进行教育人才的培养。教师也可以与一些扎根农村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进行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将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训较好联系在一起后,理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能确立下来,在这种更为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的方向性与目的性也能得到更好明确。更为重要的是,专业知识讲解+实践操作能够对相应人才动手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提前适应新农村建设下的岗位工作内容,就业环境与状况也有利于相应人才自主学习意识的不断强化。

3.3多维互动中引入新农村建设相关教学内容

多维互动中引入新农村建设相关教学内容十分重要,这也是高职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创新的一个具体途径。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互动教学法进行深度应用,从生本互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等角度引入新农村建设内容后,人才培养进程能够同新农村建设间更好联系在一起。高职院校应当深入分析新农村建设对教育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影响,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影响,有目标、有侧重的进行人才培养调整。

参考文献

[1]马瑞阳,2018.基于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34):37-38.

[2]杨朝辰,朱亚琴,2019.基于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动态高职人才培养初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6):28-31.

作者:马芹 王鹏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