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前教育专业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准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前教育专业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准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准备

【摘要】在教育者的性别方面,我国学前教育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女性教育一统天下。这种学前教育男性化教育缺失现象由来已久,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改善学前教育男性化教育缺失现状的角度出发,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在心理性别发展期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加强双性化人格教育的相应对策,做好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教师准备

【关键词】学前教育双性化人格教师准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教育者的性别方面,我国学前教育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女性教育一统天下。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对湖南省的长沙、株洲、衡阳、张家界等9个地市幼儿园男性化教育缺失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比例严重失衡,男教师比例在幼儿园教师队伍中不足1%。绝大部分幼儿园没有稳定的男教师,有的整个县区都找不到一个男幼师,男幼师大都集中在三线以上城市。调查中发现,湖南省中﹑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数量都极少。如衡阳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2014级1111名学生中只有6名男生,2015级1023名学生中只有4名男生,2016级671名学生中只有3名男生,2017级862名学生中只有4名男生,2018级420名学生中没有男生;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2014级94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的男生仅1人;长沙师范学院2014级1587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男生为75人。这样低的比例在国内其他中﹑高等职业院校和高师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非常普遍,而且这为数极少的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中最终能够从事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工作的更是凤毛麟角。学前教育男性化教育缺失的现象由来已久,而且日益严重,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二级的过渡,一线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已成为了高师的使命,而现实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真正去学前教育一线工作的人很少。现在坚守在学前教育机构一线的教师大部分是来自中、高等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本文试图从改善学前教育男性化教育缺失现状的角度出发,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在心理性别发展期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加强双性化教育的相应对策,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双性化人格理论的渗透,从而让其自身具备双性化人格的特征,并且能在将来从事的学前教育实践工作中,坚持双性化人格教育理念,削弱性别角色的局限性,做好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教师准备。

二、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内涵

(一)双性化人格理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是以一种单维两级统一体模式来表示男性和女性。对男女两性的分类基本上是以人的生理特征为依据,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一套模式化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对男女两性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具有坚强、果敢、竞争、进取、成就、独立、责任、忧国忧民等特征,而女性具有勤劳、善良、仁慈、同情心、可爱、服从、脆弱、细心、安静、柔和等特征。男女两性的人格是不能调和的、互不相容的。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认为,性别角色行为越符合性别模式,心理就越健康。而双性化人格理论则认为,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双性化人格”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贝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的。1974年,贝姆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简称BS RI),通过调查研究,证实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并将人的性度分成四种:双性化人格(HH)、男性化人格(HL)、女性化人格(LH)、中性化人格(LL)。双性化人格理论认为:①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男性化人格和女性化人格能在个体身上很好的融合。双性化人格者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双性化人格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②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人格模式。因为双性化者自尊感较高,更富创造性,更独立,更快乐自信有能力,能从容应对压力,对环境适应感觉平衡;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定,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景做出反应。③双性化人格已成为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双性化人格理论为人类真正理解男女平等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内涵

双性化人格教育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具有男女两性优秀人格的整合与升华为目的的理想人格教育。上世纪80年代末,双性化人格教育首先在美国家庭教育中流行开来,后来迅速在西方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广泛推广并取得了成功。1996年我国学者胡江霞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结合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因性施教”后,我国相继有一批学者开始倡导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近年来心理学界、教育界对“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关的研究探讨也逐渐增多,双性化人格教育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性别教育的主导倾向。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女生比例占99.5%以上,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和困难期。中职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导致他们具有复杂的心理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自我意识有很大提高,但依赖性强,自控能力不足

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追求自己内心世界中存在的“本我”。他们开始把自己看作是“成年人”,渴望与成人一样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反对成人权威式的干涉。同时,中职校园环境也比初中阶段的环境赋予学生个人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空间。中职学生在心理上强烈希望能摆脱对父母、老师的依赖,渴望走向独立生活。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他们尚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仍处于一靠父母、二靠老师的状况。因此,中职学生一方面有着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又有着显著的依赖行为。由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使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会面对许多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常让他们处于焦虑之中,就容易出现突发式的他们难以自觉控制的情绪失控。表现为情绪变化快,冲动性强,自控能力不足。

(二)综合素质整体水平较低,自卑感较严重

中职学校生源的构成比较特殊,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我校每年新生入校时,都会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一个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家庭境况不佳,家庭教育缺失。有近20%的学生父母离异;近5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近80%的学生是成绩差没能升入普通高中的。所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水平较低。由于初中阶段学业上的反复失败,导致他们形成了强烈自尊掩盖下的较严重的自卑感。

(三)对专业和未来的职业认识肤浅,思想意识活跃但缺乏学习动机

新生入校时的摸底调查结果显示,近70%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和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认识肤浅。学前教育专业注重学生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所学课程与初中有很大差异,因此,学生思想意识活跃,有广泛的兴趣受好。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太差并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大多数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

(四)有强烈的交往要求,渴望得到理解,但人际关系障碍

中职学生在心理发展阶段存在着闭锁性和交往需要的矛盾。一方面有强烈的交往要求和企望得到别人理解的愿望;另一方面不愿意随意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出心理的闭锁性。中职学生一方面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存在着一定的社交障碍。(五)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导致焦虑从生理角度来看,中职学生的性生理已逐渐成熟,但性心理尚未达到同步成熟的发展程度。中职学生想象丰富,对未来充满憧憬,但由于在学习上对自己成绩的期望与自己实际情况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可能引发出许多心理上、情感上的苦恼。这种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往往会使中职学生陷入强烈的焦虑困境中。

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措施

所谓双性化人格特质的教师是指既具有女性的柔和、耐心、细致、善解人意等优点,又具备男性的勇敢、坚毅、刚强、豁达等性格特征,双性化人格特质的教师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抓住心理性别发展的关键期适时进行双性化

人格教育个体的性别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生理性别期(3~5岁)、社会性别期(10~12岁)、心理性别期(14~18岁)。心理学研究发现,进入青春期之后,个体才开始从心理层面思考男性、女性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双性化人格本身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从这个角度讲,青春期是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关键时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心理性别发展期,此时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尊重、认可自身自然性别的基础上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

在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让学生明确:双性化人格指的是“一个个体既有男女之共性,也有男女之个性,既可摆脱性别角色标志的束缚,又不失自己的性别本色。”每个人都应尊重、认可个体的自然性别。男女教师是不可互相替代和转化的。从性别意识发展角度看,学生要先习得自然性别,产生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认同,然后才可以在心理层面上吸收其他性别的优点。一个对自身自然性别不认同、不尊重的个体会产生性别紊乱,连起码的心理健康都没有,何谈具有良好人格。

(三)教师要努力塑造自我双性化人格,重视自身的性别榜样示范作用

在中职学生性别认同和双性化人格形成过程中,中职教师的榜样示范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的性别观念,避免性别刻板效应的影响。其次,教师要努力塑造自我双性化人格,形成刚柔兼济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

(四)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双性化人格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双性化人格教育能力中职教师掌握双性化人格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对中职学生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的保证。如掌握有关性别的心理学以及教育的基本知识、有关性别的社会学和妇女学知识、性别平等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策略等;掌握有关心理归因指导技能、价值澄清技能、交流与互动技能等。

(五)实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中职学校应灵活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开设多种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双性化人格发展的课程项目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如体育课可以增设体操、武术、体育游戏等项目;钢琴课也可以去选修手风琴或管类乐器;加强军事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课件的制作、微机的运用等课程。实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可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在学前教育界性别角色的“双性化”既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与性别统一性”的需求,亦是为学前儿童提供最人性化的性别教育的需求。所以,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能使学生在加强自身的性别意识的同时,具有性别筛选的职业能力,因性施教,并通过“师释文化”把“性别平等理念”直接渗透到学前儿童的思想观念里,从教育的根部矫正性别偏差。

参考文献:

[1]李方强,郑寒芳.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2,(04):117.

[2]刘春琼.论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教师准备[J].上海教育科研,2011,(9):15.

[3]王华.实施双性化教育的教师准备[J].基础教育研究,2015,(15):10.

[4]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实施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5):103.

[5]马锦华.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J].教育评论,2000,(6).

[6]杨旭,康素洁.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求知导刊,2017,(04):125.

作者:康素洁 单位:湖南省衡阳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