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法律素养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法律素养现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法律素养现状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法律素养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法律课程单一化,理论教学形式化,教育成效低质化等方面。本文结合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相关途径,具体为:通过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助其法律素养提升;加强法律能力,促其法律素养提升;坚定法律信仰,推其法律素养提升。

关键词:法律素养;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途径

一、学前教育师范生法律素养现状

1.法律课程单一化

当前高校对法律专业学生开设的法律素养提升课程中使用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教材,它是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大学生统一使用教材。教材内容包括大学生适应期教育、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和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涉及知识点的广度和内容的深度来说,都是比较浅显的。学生们只能从中了解一点和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实用性不是很强。除此之外,高校没有对师范生再开设其他的法律相关课程,也没有提供辅助教材。学生对教师法和儿童法都缺少了解的途径,而这些和他们未来的职业是息息相关的。

2.理论教学形式化

目前我国高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上课普遍是大班额面授,上课教室同时容纳不同班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生源不同,人数众多。教师主要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们讲解知识点,对全体同学采用同一种方法。教师只管授课,在规定课时讲完大纲规定的内容,一味讲授,课堂枯燥无味,拘泥于形式,不问成效,也不关心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学生们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理论教学形式化倾向明显。

3.教育成效低质化

现在我国高校大学在校生都是“90后”,他们思想自由,自主性强,面对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缺少相关的法律素养,会使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失而不自知。高校的任课教师只管授课,不问成效,不注重增强他们的法律技能,很多同学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新闻中时有报道,高校学生参与“校园贷”,导致巨债压身,被威胁,甚至恐吓,将自己陷入危险境地。还有一些大学生轻信他人,误入歧途,被带入传销组织无法逃离。还有学生陷入网络诈骗的、替代他人参加考试的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都说明很多大学生对身边的违法乱纪事情缺少判别能力,不懂得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也不会通过法律渠道捍卫自己的权利。更有甚者,经常看到教师体罚或侵犯学生的报道,有些教师知法犯法,有些教师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意识,这些事件让观者义愤填膺,其中显示出来的法律素养缺失问题是我们高校教育体系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学前教育师范生法律素养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法律素养缺失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高校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定位不准确

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学前教育师范生法律素养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高校教育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他们更加关注学生在校期间是否通过学习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否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为学校提交一份较好的就业答卷。此外,学校重视学生在专业方面是否能够获得成就和奖项,为学校争得荣誉。在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方面关注太少,只是安排教职人员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材教学任务,没有从学生的特殊需求出发,安排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和辅助资料。并且普遍把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纳入品德教育之中,法律教育的独特地位在高校教育中难以凸显。

2.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形式单一

高校教育体系中极少有法律专业的教师任教,很多高校甚至没有,所涉及的课程也都是由德育教师统一担任,教师们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他们自身法律知识欠缺,专业性不强,在教学中难免避重就轻,难以给学生提供系统的、扎实的法律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大都是一如既往的讲授理论知识,教师单一的讲,学生单一的听,教学形式单一,课堂略显枯燥。学生对这些法律知识只有浅显的认识,更不能谈及理解和应用了。

3.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缺少成效

在学校现有的法律课程中,教师也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授,加之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讲授法,任课教师法律背景欠缺,故而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便能够在教学中举例说明,也与学生所关注的问题相差甚远。这样的教学缺少成效,并不能帮助学生很好的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反而使学生厌烦课堂。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较高的法律素养可以帮助个体成为更好的社会人,可以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更加明确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在关键时刻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也为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为成为一个遵法守纪的社会工作者打好基础。所以,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法律素养是一项重大的任务。

1.掌握法律知识,助其法律素养提升

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是提升法律素养的前提,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行动中有正确的引领。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教学主管部门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在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特别关注。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法律素养培养课程要进行增设,让他们能够了解到与他们自身和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能够了解作为学生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未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儿童权利公约》等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应该由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对这类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2.加强法律能力培养,促其法律素养提升

法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社会中发生的与本专业学生相关的违法事件进行分析,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学到法律知识。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2]在校园中开设法制宣传栏,定期更新相关法律知识,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开展法律主题的文娱活动,利用小品、相声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的参演和观摩中切身体会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可以开展校园法制文化节,成立学生普法宣传队,将法律知识普及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还可以走出校门,走上街头,向来往的行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既服务了社会,又加强了自身的知识掌握。另外,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去与法律相关的部门进行参观和学习,比如律师事务所、看守所、监狱等机构,可以让学生身临其中,切身感受违法乱纪的后果,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3.坚定法律信仰,推其法律素养提升

我们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传媒环境,给学生一些正向的、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了解违法事件事实的同时,能够关注到对事件的处理,从中感受到法律的效力。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法律素养意义重大,是建设我国法治社会的目标之一。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担负着重要职责。但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不仅仅只是高校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职责,只有学校、社会通力合作,这一任务才能早日完成,依法治国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许平.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研究——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周儒.高校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2014(09),78~80

[3]黄松有,梁玉霞.司法相关职务责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作者:许倩 单位: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村教育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