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前教育模拟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前教育模拟教学能力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前教育模拟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表明,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研究以及反思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模拟教学次数,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教师;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指在仿真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情景中,教师指导学生模拟幼儿教师、幼儿、活动评价者,完成一次完整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一种综合活动[1]。它是检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是其具备从教资格的前提基础。现阶段,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模拟教学状况,本研究以广东省最具代表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江门幼师学校为例,选取2017级4个学前教育专业班共21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模拟教学的内容来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中的“观察认识型活动”[2],以班级为单位自由分组(每组不低于10人)进行“认识动物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模拟教学。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模拟教学现状

从学生第一次上交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模拟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模拟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1教学活动设计质量不高。活动设计是模拟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刚刚接触模拟教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一份完整且高质量的活动设计,挑战性很大。活动设计涉及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中的导入、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以及教师的引导语和提问、教学方法、各环节的衔接等,学生的活动设计普遍存在活动目标笼统、重难点不突出、年龄班模糊、活动环节衔接不够紧密,教师引导语以及提问缺乏针对性和逻辑性等问题。1.2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把握不准。1.2.1对幼儿学习特点了解不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观察离不开感官的直接感知,学生在实际模拟教学中,只是让“幼儿”远远观看动物的外形特征,缺少了近距离观看和接触动物的环节,“幼儿”认识的“小兔子的身体是毛茸茸的”,是“老师”告诉他们的,而不是他们自己感知到的。1.2.2没能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本”。《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模拟教学中,学生通过语气语调的变换让自己变得更像老师,他们已经从形式上完成了由“学生”到“老师”的转变。但教师身份更重要的在于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真正以“幼儿为本”应该是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给幼儿充分的探索发现和表达交流的时间,明确教师在活动中不是幼儿行动的指挥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和协助者[3]。在认识动物的模拟教学中,“老师”急于教给“幼儿”关于动物外形特征的知识,没有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看一看、摸一摸,自由观察动物。1.3缺少必要的教学研究和反思。模拟教学不是一个单纯的教学活动,它是学、教、研相结合的综合活动,它有教学前的教材研究、活动设计、教具准备,也有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还应包括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而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显然,学生模拟教学中学、教、研是分离的,学生几乎没有研究教材的习惯,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考偏少,缺少必要的教学反思。

2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模拟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模拟教学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2.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模拟教学前已经有“三学”基础,也正在进行教法课程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专业知识不等于教学实践,模拟教学需要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是语言表达、教材理解与运用、活动设计,组织与评价等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4],对于刚刚接触教学实践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难度系数高。2.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的了解不够深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三学”以及部分教法课程的学习,对幼儿有了一定的专业认知,他们有过一至两次进园见习的经历,与幼儿有过短暂的接触,观摩过幼儿在教育环境里的真实表现。但因时间短暂,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了解有限。2.3模拟教学的对象与真实幼儿不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模拟教学的对象是同班同学,与真实的幼儿相比,在思维、认知、语言表达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学生扮演幼儿需要进行身份的转换,由于学生缺少对幼儿的深入了解,扮演的幼儿没能很好地抓住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表现出的认知特点,无形中影响了模拟教学的效果。

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模拟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3.1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模拟教学的基础。模拟教学效果与活动设计水准有直接的关系,设计一份完整且有质量的活动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生明确指导老师的教学任务,反复钻研教材,在了解幼儿学习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落实的活动目标,根据学科特点和现有的条件准备相应的活动材料,活动过程各环节都要围绕活动目标展开,各环节设计的步骤、老师的引导语以及运用的教学活动方法都应该清晰可见,因此,模拟教学前活动设计的反复钻研和修改很重要。3.2教、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尝试。3.2.1学习、研究、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模拟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学活动,而是一项综合活动。模拟教学不仅仅包括模拟教学前教材的研究、活动准备、活动设计,模拟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还应包括模拟教学评价及教学反思。以“认识动物”为例,完整的模拟教学流程为:①学生预习观察认识型活动的相关内容;②教师以“认识猫头鹰”(大班)为例讲解观察认识型活动的目标设计和活动过程设计理论,布置小组模拟教学任务和提出相关要求;③研读教材并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教具的制作与准备;④课堂模拟教学和评课;⑤观摩幼儿园示范课视频“认识猫头鹰”(大班),学生结合小组第一次模拟教学以及示范课尝试书写教学反思,结合老师建议修改活动设计;⑥第二次模拟教学与评课。完整的模拟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研究、教学与反思的过程,在学习、研究、思考中稳步提升教学能力。3.2.2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模拟教学评价结果。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研究思考的过程,重视教学评价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模拟教学水准的提升。模拟教学中的评课必不可少,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教学后及时进行自评、他评和师评,引导学生就模拟教学中的得失进行教学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3.3增加模拟教学次数非常必要。在两次模拟教学“认识动物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中,学生的第二次模拟教学无论在语言组织、教学重难点把握还是师生互动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和进步,因此,增加模拟教学次数是必要的。增加模拟教学次数不是简单的教学重复,而是在第一次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与幼儿园示范课教学的对照比较,经过教学评价后,学生在深入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升华和对教学的深度再认识。

综上所述,模拟教学是一项综合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重要形式,学生在模拟教学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教材的理解与运用、活动设计、课堂组织等能力,而且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评价与反思意识。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研究、评价与反思,对原有教学水平进行一次次的突破,真正实现了由纯粹的学生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型,为今后走上幼儿教师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景美.幼师模拟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早期教育,2017(7):53.

[2]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81.

[3]陈幸军.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0.

[4]任慧娟.五年制幼师“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229.

作者:尹爱英 单位:江门幼儿师范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