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前教育音乐课现状与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关于教学现状的分析
根据社会需求,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很多地方兴办了学前教育专业,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亦然。为了更有利的发展学前教育,就以本校学前教育音乐课为例,客观分析实际情况,找到更有效地办法,取得更突出的业绩。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教材及教学现状
音乐教学的日常工作,按照课程培养方案,安排在第一、二、三、四学期,每一学期18课时,共72学时。使用的教材是由定西师专声乐教师编写、吉林大学出版的《声乐》。本教材包括民族歌曲、美声歌曲、经典儿歌。本教材根据年级的不同,对歌曲进行难易度有层次的编配。学前教育学生音乐课是以小组课进行,一般是15人为一组为了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上课效率,我们会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向老师提问,大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声乐是一门很抽象的专业课,每首歌曲教师都会范唱乐谱及乐曲,对比较难把握的乐句,教师会仔细讲解,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学生快速的明白,让学生反复的练习,琢磨并掌握。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学生学习现状
学前教育培养学生注重的是全面。他们不仅学习文化课,而且学习技能课,如钢琴、声乐及舞蹈。作为一名学前教育的学生必须学习声乐。第一,学生毕业以后,就业方向主要是幼儿园,而且他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个性活泼好动的幼儿,课堂大多就以唱、跳为主。让孩子在“欢乐中学习,在欢乐中成长”是每一位幼儿教师的主导思想。学前教育的学生必须学会唱歌,要求吐字清晰、音准到位,节奏明确,富有旋律的美感,这样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跟着老师一起唱。第二,学前教育的学生,教儿童唱歌的时候,不能像演员一样,放伴奏带或带有专业钢琴伴奏站着唱歌,一定是边弹钢琴边唱歌,老师领唱,孩子一句一句跟着唱。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感受到节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敏锐性。第三,幼儿教师比的就是技能。在平时的幼儿生活与教学中,了解孩子们的性格、爱好,与孩子们一起游戏,能歌善舞的老师会在游戏中增加信任度和亲和力,孩子们会特别喜爱这样的老师,同样会受到家长们的好评。为了增强园内教师的凝聚力,每年幼儿园会进行园内教师技能赛,唱歌、跳舞、钢琴每人必须要参赛,看似很平常的比赛,却真实的反映出了老师的真实水平。所以,唱歌是学前教育的必修课,学生们应当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对于自身条件较好的学生来是说,学习声乐是一件很轻松、有意思的事情。他们在课堂上认真体会老师所讲的方法,课后每天练声,学唱乐曲,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会向老师请教,询问学习方法等。但对于一些音准、节奏感较差的同学,他们会厌烦唱歌,上课时会紧皱眉头,全身僵硬。抽查到他们,单独唱歌时会不敢出声、跑调、节奏忽快忽慢,表现得特别紧张。有时更糟糕的是,学生对学习声乐有逆反心理,甚至讨厌上课。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不重视声乐课,高中没有声乐课,学生对于声乐是一片盲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们平时听歌全是通俗,民族、美声歌曲全部屏蔽,听到它们也会转台,对它们有抵触心理。二是学习声乐受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比如声带小结、五音不准、没有节奏感等。三是声乐本身就很抽象,比如发声主要靠气息,气息是一个抽象概念,老师只能用最简洁、通俗的语言深呼吸或闻花香等来解释,让学生慢慢体会,理解及掌握。
二、关于目前现状的一些思考和改进方法
既然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就应该时时为学生考虑,不断地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用最科学、最切合实际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一)教师从自身提高自己,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责任心,对音乐教学和实践要有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作风,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怎样合理分配课堂秩序、环节、时间,全由老师自己掌控。在5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教学重点内容是关键。其次,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大胆、自信的演唱。刚开始可以让学生分两组,进行对唱。之后,四重唱、二重唱。最后独唱。这样,应该会减少学生对歌唱的恐惧因素,如不敢出声或害怕跑掉等心理阴影。教学环节设计要灵活,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短暂聊天,和学生沟通互动。让学生觉得50分钟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期待下节课。声乐,需要学生富于想象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空间,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演唱发散思维”。比如演唱时声音的走向,我们一般说,“声音靠前走”。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大自然瀑布的流向,也可以想到一首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演唱时声音就像瀑布一样,自上而下流出来。在教学中设置不同的情景与画面,培养学生的演唱想象力,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弱势群体,激发学习声乐的兴趣
对于没有音乐天分的学生,教师应该多渠道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多一些鼓励,多让他们听著名音乐家的教学碟,让他们轻松地享受音乐,兴趣盎然。
(三)把儿歌弹唱和声乐结合在一起
学前学生不能只会唱歌,要培养他们自弹自唱的能力。因为在幼儿园,教幼儿学儿歌不能只是站着清唱,老师唱一句幼儿学一句。枯燥乏味的课堂,幼儿根本没有耐心。所以教师一定要一边弹琴一边唱歌。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儿歌弹唱能力,教师应该每节课布置儿歌,由简到难逐渐增加。比如首先是c调《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数鸭子》《捉泥鳅》等简单的儿歌。随后是F、G、D、A各调。教师必须每节课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弹奏曲谱时一定要做到节奏准确、无错音,旋律连贯。演唱时一定要做到咬字清晰、音准到位,有起伏的旋律美感。总之,钢琴和唱声完美结合,达到表演唱的最佳效果。
(四)去伪存真,保持积极向上的音乐
现代社会为了某些利益和迎合人们的某些需求,创造了一些低俗音乐,并且加入了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虽然数量极少,但是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用阳光的思想看待音乐;加强学生音乐教育,倡导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音乐唱作歌曲。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音乐教学和声乐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以人为本”,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社会对未来人才都有新的要求,学前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了满足学生未来求职需求的技能,我们要深入研究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培养自信、阳光、技能一流的学前教育教师。
作者:王博 单位:系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