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探讨

摘要:学前教育是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目前存在着各种争论,尚无统一意见。要弄清这一问题,需要分析弄清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利弊。通过分析,学前教育纳入或不纳入义务教育,各有利弊。纳入,利大于弊,不纳入,弊大于利。因此,学前教育应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纳入之后,要扬利除弊。

关键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纳入

改革开放后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国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民众对子女的期望同过去相比也不断提高。要不要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若开展12年制义务教育,其中3年义务教育是向下把学前教育纳入其中,还是向上把高中教育阶段包括在内,这已成为近期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对此存在各种观点,看法不一。但主要观点是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究竟是否应该被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有何利弊?如要纳入,怎样纳入才能避弊获利,更好地使学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并探讨的问题。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利与弊及其理由。

一、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弊

在关于学前教育是否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争论中,一些人分析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弊断,据此提出了学前教育不应纳入义务教育的理由。

(一)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弊端

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纳入义务教育易导致对学前儿童特点的忽视学前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的。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3-6岁所有的适龄儿童所接受的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通常是指3-6岁儿童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不管广义还是狭义,其对象都是3-6岁儿童,他们具有自己的心理年龄特征。既具有自己的认识发展水平,也具有自己的人格发展的年龄特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学前儿童主要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特点是:“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1】p282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怀疑、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失望。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要解决的矛盾或冲突。其中学前儿童主要处于主动对内疚阶段,该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主动与内疚的冲突,其特点主要是:“孩子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1】p204在该阶段,成人尤其是父母若能“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倘若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所谓内疚感,就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1】p204-205除上述的皮亚杰、埃里克森外,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都表明了这一点。由于学前儿童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学前教育就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倘若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那就有可能按现有的义务教育来开展学前教育,由此用现有的义务教育标准和规范来要求学前教育。这样就可能忽视幼儿的特点,如好奇心、想象力、具体思维能力等,影响到学前儿童的人性的多样化、全面化发展。正因为如此,不应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而应依据学前儿童的身心特征,让他们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在游戏中学会竞争,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快乐发展。2.纳入义务教育易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或学校教育化由于学前儿童具有自己的身心发展特征,由此,决定了学前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学前教育的最主要特点是保教结合、启蒙性、直接经验性。保教结合是指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它要求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前儿童的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的各种身体器官、各身体系统的机能未发育成熟和完善,骨骼坚固性差,容易受损、变形;肌肉柔嫩、力量弱,耐力性差,容易疲劳。他们不仅身体或生理上如此,而且心理上也很不成熟。由于他们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活动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对成人的依赖性强,有必要由成人尤其是家长或老师引导他们走进社会,获取经验。启蒙性是指,学前教育应当开启智慧、适时而教、循序渐进,而不能拔苗助长。直接经验性是指,学前教育不是以学生获得间接经验为主,而是以通过自己与世界的相互作用获得直接经验为主。由于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因而,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应当是是孩子通过他们自己的感官和动作,与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事物直接接触,进行感知和操作,获取直接经验。但是,若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就有可能使学前教育失去其自身特点,把它小学化或学校教育化。小学化是指按小学教育的方式开展学前教育。如一些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就依照小学教育的模式让孩子学写字、拼音,做算术,学英语,布置作业。因作业繁重使孩子失去了玩耍的时间,使孩子未入学就厌学。再如,一些幼儿园会过于迎合所谓的优质小学的入学考试,使自己的学生能更多更顺利地进入到“优质小学”,以显示自己的学前教育水平高,特别重视知识学习,加大孩子的学习负担,使学前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对学习的害怕,甚至恐惧,并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束缚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例如,有位4岁幼儿的妈妈在网发帖称,她的小孩读幼儿园中班,有一天做的作业就有4页:汉字“上”、“万”各写一页;1+2=3、2+1=3和1+3=4、2+2=4各一页。又如,一位孙先生的女儿大班毕业时5岁多,不能进小学,只能再在幼儿园上一年学前班,学习内容不少是小学课程,像拼音、10以内加减法、英语字母等。

(二)学前教育不应纳入义务教育的理由

1.从幼儿的生理发展规律看,幼儿教育不该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幼儿阶段是长身体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以便为将来的学校教育打好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和基本人生技能基础。因此这一时期,应尽可能安排促进孩子身体发展的活动,使孩子健康成长。它不应像学校教育那样,而是为孩子将来的学校学习打好坚实的全面发展的基础。2.从幼儿的心理规律来看,学前教育也不适合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如前所述,学前儿童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阶段,有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主要以游戏教学活动为主,以日常生活为素材,注重孩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相互作用而获取的直接经验。这与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主要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的教育模式有很大区别。奥苏伯尔等人经过研究得出结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方法或获取知识的方法主要应该是讲授法,而学前教育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方法或获取知识的方法主要应该是发现法。若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就有可能使学前教育走上学校教育的模式,尤其在我国已出现这种倾向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如此。3.“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家庭教育更关键三岁之前,孩子所有的天赋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出来,由于最能把握这些天赋发展的并不是老师,而是孩子的父母或最亲近的抚养者,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早期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难以取代的作用。孩子的父母或最亲近的抚养者对孩子天赋发展的适时、正确的引导并培养并不能完全由幼儿园教师所代替。再由于在七岁之前,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还很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学前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使二者形成一个良好的系统,产生整体效应,即“1+1>2”。实践表明:只要家长掌握了孩子七岁之前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那么七岁以后孩子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家长和教师就会省事得多。反之,如果孩子在七岁之前得不到能正确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品质和行为习惯,那么,以后孩子的发展就容易出现问题,在教育起来就会大费周折。换言之,在孩子七岁之前把他培养好,就等于完成孩子的一生发展的一半。而七岁之前的教育必须依靠家庭教育。4.我国经济状况的不允许如果幼儿教育要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钱”,即使在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大城市,至今也未能实现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幼儿园学习这样的宏伟目标。原因非常简单,幼儿园虽然儿童人数不及普通一所小学的50%,但是其投入的成本却十分高昂。比如,依据一级幼儿园标准,每个班级至少配备2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而且由于幼儿的学习形式以游戏活动为主,那么必须有充足的活动场地,而且对场地的要求比小学、中学都要高,还不包括器具等。这是因为,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差,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场地的安全性能必须高。再如膳食营养,每个幼儿园都必须配备营养师。因此,幼儿园的建筑费用、人员经费、日常的维护经费等,都是巨大的。目前,虽然我国经济有很大发展,学前教育随经济发展也有了长足发展,但解决所有适龄人口入园问题还存在较大困难。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仍然是低水平,且存在巨大的区域间的不均衡,迄今,我国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依然繁重,要再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任务就更加繁重。

二、幼儿教育应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优点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与弊端,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也是迟早的事,可以把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另外,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也有优点。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一)统一标准,把学前教育规范化

纳入义务教育以后,国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幼儿园的准入制度或标准,逐步把学前教育规范化,避免现在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

(二)加大政府投入与管控,促进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后,国家自然会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在投入的同时也可强化对幼儿园办园条件和学前教育质量的管控,使学前教育有序发展。

(三)避免私营幼儿园只顾盈利而忽视质量的状况

由于国家加强管控,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或水平就会逐渐得到保障,使学前教育的无序混乱发展转变为有序发展。

(四)上述问题有许多是可以避免的

如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并不是纳入义务教育的必然结果,纳入义务教育后,照样可以依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适合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其实,幼儿教育义务化和学前教育小学化之间并非因果关系,不是一义务化就小学化。是否会小学化,关键还在于幼儿园管理者、开办者和幼儿园教师。只要政府管理引导恰当,幼儿园开办者理念和方法正确,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科学,小学化和对幼儿身心特点的忽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学前教育应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是大势所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早期教育愈来愈重视,国家也愈来愈有经济实力开办学前教育,国家从学前教育中也可获得愈来愈大的红利。因此,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是一种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办到,但这并不不等于将来不可能。现在要为不久将来的可能尽量做好准备。比如,加大幼儿园教育的关心、支持和投入;出台相应的合理的制度或措施管控并引导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正确的市场,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规范学前教育的标准和教育教学活动,使学前教育更具理性、科学性。总之,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符合执政为民、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方针,顺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炳全.西方心理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107.1:204-282.

作者:谌丽娟 单位:怀集县财贸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