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声乐教学引入戏曲润腔唱法的必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声乐教学引入戏曲润腔唱法的必要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声乐教学引入戏曲润腔唱法的必要性

【摘要】戏曲润腔演唱方法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积淀下来的精湛技法,也是对治当前“千人一腔”唱法的有效策略。因而,在高师声乐教学开展中引入戏曲润腔唱法,则有望彰显高校声乐教学特色,进而促进戏曲在中小学校的普及和传承。有鉴于此,本文将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来具体分析将戏曲润腔唱法引入高师声乐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建设“声—戏结合的双师化教学队伍”“督导学生修习戏曲演唱”“引入微课强化戏曲润腔和声乐演唱的联系”这几个方面,提出高师声乐教学引入戏曲润腔唱法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戏曲润腔唱法;必要性;对策

一、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引入戏曲润腔唱法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彰显民族声乐演唱的情韵。现今,高校声乐教学产生了“千人一腔”的同质化情绪,这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未能够重视到“咬字行腔”的“字腔”内部造成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快慢交替、音色明暗变幻、力度张弛收放的有效技法,自然也就难以传达出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的声情韵味了。而戏曲的润腔方法,则恰好能够有效地润饰“字腔”,从而强化彰显演唱过程中的音乐表情。比如,像戏曲中常用的音高式润腔唱法,能够在字的行腔过程中造成音高突然升高或降低,从而表现人物激烈的情感变化;而“撤催”式润腔法,则能造成行腔过程中演唱速度的突快或突慢,在快慢的交替对比中传达出人物特有的神情、劲头儿;至于真假声交替的音色性润腔唱法,则能造成演唱字腔时鲜明的音色明、暗交替变化,从侧面传递出能够引发观众无尽遐想的风情、韵味儿;而诸如“刚音”等力度性的阻音润腔法,则能强化彰显字腔演唱基于力度变化的顿挫感,彰显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气质和神韵。由此可见,传统戏曲多样化的润腔方法正可以有效地丰富民族声乐演唱“咬字行腔”过程中字腔内部的演唱技法,从而对治民族新唱法千人一腔的问题。

(二)有助于在中小学生当中培养戏曲传承人才。高师院校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学生在毕业后走上执教岗位,将作为音乐的启蒙者,对中小学生毕生的音乐观念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高师学生一旦学习了戏曲润腔唱法,在走上执教工作岗位之后,就能在日常教学中自然地展示带有戏曲风格的民族声乐演唱那种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中小学生认识戏曲艺术,关注传统戏曲甚至是爱上戏曲、演唱并传承戏曲。所以,将戏曲润腔唱法引入到高师声乐教学中,将有望间接地向中小学生展示、宣介戏曲的艺术魅力,从而在其中培养并储备潜在的传承人才,从而对当前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正向的助力作用。

(三)有利于彰显高师院校声乐教学特色。经过几十年的演唱实践和教学探索,目前融合了美声唱法呼吸和共鸣方式以及传统民族唱法发声和共鸣方法的学院派民族新唱法,已基本成熟定型,并在民族歌曲的表演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由于民族新唱法在呼吸、发声、共鸣等主要演唱技法的层面都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导致采用这一唱法的演员表现出了音响效果“同质化”的倾向,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感受疲劳。这也为民族新唱法招致了“千人一腔”“罐装歌手”的不同争议。对于高师院校,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来说,如何彰显自身特色进而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一直是有待解决的一个难题。而引入戏曲润腔唱法的教学之后,就有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文化底蕴的复合型声乐演唱人才和教学人才,使其上得讲堂又登得舞台,从而彰显院系本身的办学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进而有效地增强此类院校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引入戏曲润腔方法的对策与建议

由此可见,将戏曲润腔唱法引入高师声乐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建设性举措。有鉴于此,下文就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心得出发,来提出将戏曲润腔唱法引入高师声乐教学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一)要求声乐专业学生学习戏曲演唱方法。在学生入学之后,即应开设一门戏曲声乐欣赏课,由任课教师和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双向交流。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来选定适宜其演唱的一个行当角色。然后,在后续的声乐教学中,专攻此行当角色的润腔演唱技法来辅助声乐学习和训练。力争经过三年时间的学习,能够凭借自身的演唱彰显出带有一定戏曲风格的民族化声情韵味儿,并在字腔演唱过程中表现出鲜明而又细腻的多样化音乐表情,初步达到演唱的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这样,就有望彰显高师院校(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特色,从而培养出一专多能、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声乐人才。

(二)建立“声戏结合”的双师化教学队伍。要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戏曲来学习润腔手法,就必须培养一支既包括声乐教师,又包含戏曲演员的“双师化”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聘请专业的剧团演员充任高师声乐专业的客座教授,对学生学习戏曲润腔方法予以专业的点拨指导;另一方面,高师院校的教师也应主动赴专业剧团展开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观摩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的戏曲演唱技能,以便为指导学生的戏曲润腔学习和训练奠定更为扎实的专业功底基础。此外,还可以广开渠道,邀请地方群艺部门的业务骨干,引入地方戏曲的传承人来校内开展讲学活动,从而拓展学生研习戏曲艺术的渠道,进一步彰显声乐专业师资队伍的多源性和多样化特征。

(三)引入微课强化戏曲润腔和声乐演唱的联系。戏曲演唱和民族声乐演唱,这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虽是姊妹艺术,却分属于不同的领域。所以,要在声乐教学中有效地整合戏曲演唱的润腔技法,则并非易事。有鉴于此,高师声乐专业教师可采用录制微课的办法,来打通这两类艺术之间的联系。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短视频,能够从多个角度具体、细致地展示戏曲演唱及声乐演唱技巧的各项要领。所以,教师可以把戏曲的润腔演唱录制成微课视频来展示其技巧和要领,而后应用到民族声乐演唱的教学和训练当中。这样,教师就可以依托展示戏曲润腔演唱方法的微课视频,通过自身的示范、讲解,来生动、翔实地向学生展示把戏曲润腔唱法融入民族声乐演唱的技巧和要领,打通两者之间的隔阂,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将戏曲润腔要领顺利地内化成为自身的声乐演唱技巧,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声乐课堂教学与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

综上可见,戏曲润腔唱法是解决当前学院派民族新唱法“千人一腔”问题的一剂良药。将戏曲润腔唱法引入高师声乐教学中,既有助于推动传统戏曲在中小学校内的接受与传承,又能够展现高师院校声乐教学的特色。所以,将戏曲润腔唱法引入高师声乐教学来促成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举措。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建立“声戏结合”的双师化教学队伍,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对其开展戏曲艺术的鉴赏教育,并引入微课视频来强化戏曲润腔和声乐演唱的联系,将戏曲润腔唱法的学习和训练贯穿于高师声乐专业的整个教学周期之中。这样,就有望培养学生较为扎实的戏曲润腔演唱功底,并促其达到在表演实践中对于戏曲润腔唱法的灵活应用,最终展现出具有浓郁民族情韵的演唱效果,成长为富有创新意识和民族文化底蕴的复合型声乐表演与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董维松.论“润腔”[J].中国音乐,2004(04).

[2]潘国旗.戏曲唱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8(17).

作者:王明江 单位:衡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