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戏曲与舞蹈相互关系及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戏曲与舞蹈相互关系及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戏曲与舞蹈相互关系及影响分析

【摘要】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戏曲舞蹈是两颗闪烁的明珠,两者都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但是又相互影响。随着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两者相互渗透,存在密切关联性。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要想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在艺术形式上予以创新,将舞蹈元素渗入其中,从而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本论文重点研究中国戏曲与舞蹈的关系和相互间的影响,对中国的戏曲进行探源,探析中国戏曲中舞蹈的传承及其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戏曲;舞蹈;相互关系;相互影响

中国戏曲运用故事情节表达内容,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结合使用动作语言,配合背景音乐,使得故事内容更加丰满,充满艺术色彩。戏曲涵盖做、唱、打、念等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戏曲也随之不断创新,各种戏曲舞蹈动作被传承下来。中国的戏曲与舞蹈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也属于同门艺术[1]。在戏曲中含有舞蹈的元素,主要是从剧情的角度出发设计舞蹈,运用舞蹈对人物进行刻画,这也是舞蹈的精髓所在,戏曲中的舞蹈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的戏曲与舞蹈所具备的美学特征存在相似之处,甚至艺术表达规律也有所雷同,但是两者的艺术表现手段存在不同之处。正因为如此,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存在相关性,在艺术发展中相互影响,对艺术的融合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

一、戏曲中的舞蹈动作

中国的戏曲艺术与古代舞蹈艺术是同步发展的。中国古代的舞蹈艺术在唐代就已经繁盛起来,自元朝开始逐渐衰落,这是因为元朝开始发展杂剧,同时也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古代的舞蹈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是开始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存续发展,即中国的戏曲艺术。从宋代至元代,曾经繁盛一时的舞蹈艺术逐渐向戏曲转变,在保留戏曲元素的基础上,还结合使用了唱歌、打斗、说话等等元素,这是由于阶级矛盾逐渐恶化,民族矛盾也更加深化,人民希望通过运用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将人民生活状况体现出来,同时也运用这种方式表达压迫中的反抗精神[3]。戏曲艺术本身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其中涵盖了音乐艺术形式,结合使用了对话和动作,与单纯的舞蹈艺术形式相比较,戏曲艺术形式更能表达出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二、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其一,在中国的戏曲中有舞蹈的成分,但是舞蹈主要发挥对事物的叙述作用,也就是说,在戏曲中舞蹈作为一种动作语言形式进行故事内容的表达。单纯的舞蹈则有所不同,其主要发挥的作用是抒发情感。通过对比可以明确,舞蹈是动作的表现形式,利用音乐背景渲染舞蹈氛围,不需要运用语言表述,运用舞蹈的方式来表达故事情节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在戏曲中也有舞蹈,作为戏曲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同样体现在动作语言上,戏曲中的舞蹈用打斗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故事的陈述非常有利[4]。其二,戏曲舞蹈的艺术表达主要运用了比拟性刻画的方式,就是在描述一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一个事物进行表达并加以巧妙的说明。比拟的通常用法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者在戏曲中将甲物转化为乙物,使得戏曲增添情味,故事更加曲折跌宕,同时在舞蹈的过程中,爱憎分明的情感得以抒发。单纯的舞蹈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其主要运用虚拟刻画方法,在舞台上塑造虚拟的环境,舞蹈的表达也更加抽象,通过运用舞蹈艺术动作语言来表达情感,对于不懂得舞蹈艺术的人而言,观看舞蹈很难正确理解其内涵,导致舞蹈艺术的理解表面化、形式化,舞蹈的意图不能得到有效传播[5]。舞蹈是源自生活实践的艺术,将生活内容提炼出来经过艺术改良之后用动作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舞蹈动作与现实生活中的动作大相径庭。因此,人们在观看舞蹈的时候,很难将舞蹈与生活关联起来。戏曲则有所不同,其中的舞蹈动作已经模式化,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动作的模拟,所以看起来很直观,容易被理解[6]。其三,舞蹈动作更强调连贯性。舞蹈动作更有节奏感,注重体态的均匀,造型上富有美感,要求舞蹈演员的肢体运动要跟随音乐的节奏且具有连贯性和流畅性,要求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要与下一个舞蹈动作之间存在连接。戏曲中的舞蹈则有所不同,并不强调连贯性,戏曲动作是作为一个点存在的,也就是说一个舞蹈动作可以停顿下来,只要将故事内容表达到位即可。

(二)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所存在的相同之处中国的戏曲动作与舞蹈动作虽然在身段上不同,本质涵义却是相同的。中国戏曲中的动作是模式化的,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身段,如“武生”身段、“武旦”身段等都有固定的模式。舞蹈与戏曲动作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为动作的基本路线不同,在动作上所呈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有所不同,但二者在动作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学风格却是相同的。其一,中国戏曲与舞蹈在动作上坚持相同的原则。无论是中国戏曲动作,还是舞蹈动作,都是将腰作为轴心舞动起来的。例如,在戏曲中有“云手”的动作,有“走边”的动作,都体现出腰作为轴心的作用。舞蹈中的“身韵”、“盘腕”等也是以腰部为中心进行划圆动作。其二,中国戏曲与舞蹈在动作形态上体现出一致的特征。中国戏曲动作的形态和舞蹈的动作形态存在相同的特征。比如,两者在模拟劳动动作的时候就存在一致性。此外,在戏曲动作中有情绪的动作,舞蹈中也有,在动作形态上存在一致性。在于两者存在共同的特征,欣赏者更容易对动作予以识别,对动作所表达的思想予以理解[7]。其三,中国戏曲与舞蹈在动作美学上存在相同的风格。艺术化的动作要体现出美学特征,既涵盖了审美观念,也表达了时代风采,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都是容易被理解的。比如,在舞蹈中有长袖舞,在戏曲动作中有水袖,两者都给人以美感,在动作表达上产生异曲同工之妙,优美的舞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审美观念。

三、戏曲舞蹈的传承

中国戏曲中的舞蹈元素依然保留着传统的色彩,其动作源自民间舞蹈,更具有表现力。比如,戏曲表演中运用到的各种道具就源自民间,如扇子、手帕等等,动作上还借鉴了舞蹈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各种模拟的动作,比如戏曲《天仙配》中所采用的动作就展现了舞蹈艺术的特点,从动作的整体变化情况来看,无论是动作的细节,还是整体画面造型,都展现了舞蹈动作的美感。因此可以看出,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是存在关联性的。中国戏曲动作中多运用了模拟的方法,将其应用于舞蹈中,可以使人物的情感表达更加贴切。戏曲动作更为注重“打”,其是对舞蹈的一种发展形式,比如《狮子戏》中的“打”所使用的是真刀真枪,《贵妃醉酒》中则以扇子舞为主,其中的各项舞蹈元素都是民间舞蹈中的元素。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中国戏曲动作与舞蹈之间存在关联性,两者都是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本质上是共通的。在戏曲艺术中蕴含着许多的舞蹈元素,比如水袖的动作在舞蹈中和戏曲中都有,表现形式也雷同。由此可见,中国的戏曲动作与舞蹈动作是相互影响的。要推动中国的戏曲和舞蹈艺术传承下去,就要走发展路线,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及相互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晨宇.浅谈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之间相互关系[J].明日风尚,2018,(09):56-57.

[2]左子涵.浅谈对中国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的认识[J].中国文艺家,2018,(07):81-81.

[3]李慧.中国古典舞对中国戏曲元素的吸收与借鉴[J].赤子,2019,(26):74-75.

[4]邵洋.当代戏曲舞台上舞蹈创作的渗入及所起到的作用[J].人文天下,2019,(12):97-100.

[5]高珊.中国古典舞蹈与现代舞蹈的关系[J].饮食科学,2018(03):87-88.

[6]吴海燕.中国古典舞教学与戏曲艺术的融合[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7]李子奡.浅析舞蹈艺术与戏曲艺术的关系[J].戏剧之家,2018,300(36):110-110.

作者:李青 单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