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

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总体工作的开展,更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严重制约着学生工作的科学管理。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配齐配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加大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多方入手方是解决之道。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问题;改进办法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也至关重要。通过对学生的科学有效管理,既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觉悟和健康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会对高校的全面科学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更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他们的未来造成伤害。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来看,目前各类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虽然有着很多好的经验做法,对学生的管理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制约着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高校学生管理目标不明确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要在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文化教育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主观思想和健康阳光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各类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只侧重于形式上的规划、说教型的教育,对学生内在的、思想上的教育严重缺失,担负管理责任的老师在管理上比较松散且被动应付。对学生的管理一味的使用纪律惩罚和物质奖励,学生做的好就给予奖学金或者加学分,做的不好就通报批评或扣学分。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学生管理工作的缺失,职能定位偏了方向,把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精神弄丢了,把辅助的管理方式强化了。

(二)高校学生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现有的各项规定在程序上和规则上也不够严谨,且多是从有利于学校管理自身的角度来制定的,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不够客观,操作性也不强,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从法制的角度来说,没有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缺乏通过法律程序保障大学生权利的特定机制;对管理者自身的约束不强,多数规章制度只是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对于管理者却缺乏有效的监管,从而导致各类高校内部规章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三)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不健全

实际工作中,多数高校现有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远远达不到教育部关于高校辅导员人数与所带学生人数之间比例的规定,管理者常常是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当前学生管理人员主要分为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两种,班主任一般由任课老师兼任,辅导员一般是刚工作的年轻教师或高年级学生兼任。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性质和各自的工作经验,导致了学生工作想管的管不了,管得了的没精力管。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高校学生管理客体不成熟

在探寻学生管理工作缺失的过程中不仅要找主体问题,也要从客体上找原因即学生自身的原因。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也是制约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由于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的问题,导致了部分学生存在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现在的学生基本以独生子女为主,受到家庭不科学的教育影响较大,学生自身缺乏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日常管理中经常违反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成为问题学生,从而也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有其深层次原因,正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才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只有通过对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其中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把握主要和次要矛盾,才能寻求正解。

(一)教学体制僵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教育体制还是沿用几十年前的老方法老传统,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体制严重僵化,管理体制严重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历经数次教育改革,但是高校始终没有摆脱行政管理体制,学校和地方政府一样从上到下使用行政级别制度,学校各级领导和部分老师都为了行政职务去努力奋斗,这就导致了高校的管理者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民教师,而是把自己当官员来看待。高校对管理人才的培养也较为僵化,多数学校往往为了让教师能早点获得学术职称去当班主任或者让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老师去做辅导员,而没有让真正能力强、水平高、讲奉献的教师去担当这个角色。这些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学校的管理者们要么忙着评职称心思没放在学生工作上,要么首先摆着一副官老爷的架子去管理学生,其管理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育资源社会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1999年以前的大学都是精英化教育,大学的毛入学率仅有9.8%,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大,1999年之后我国实行了高校扩招,使得教育精英化走向了社会化,到2014年,我国大学的毛入学率达到了37.5%,教育的大众化使得我国广大年轻人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同时,由于高校快速扩招,导致了教育资源的紧张,高校的承载量受限,教师的配备也落后,由此导致了高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学生管理存在一定的缺失。同时,由于教育资源的扩张,也导致了一部分尚不具备进入大学资格的学生进入了高校,这一部分学生对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违反学校纪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处。

(三)信息化的冲击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现代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无孔不入,尤其深得年轻人的喜爱,他们掌握信息的能力和速度可能连一部分高校教师也自叹不如,信息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生活习惯、个人价值观的塑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是一面双刃剑,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管理学生,又会给管理工作代来诸多的不便。网络的便捷使得了学生能够跟好的接受新事物,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新知识,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指令、部署工作、征求意见等等,方便快捷。但是,由于网络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学生会获得一些不良的信息资源,这些不良信息可能会侵蚀着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对一些正面的事物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他们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变化,进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来加以解决。(一)积极推进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机制。要借着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建立以服务学生为目标、以建立科学高效的学生管理体制为方向,勇于打破原有的陈旧、封闭的管理模式,积极建立开放、现代的管理体制。满足新需求。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学生工作的不断变化,以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不断关注学生的新动向、新特征,努力满足社会、满足学生的新需求。

(二)有效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教师既是规范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也是培养学生思想意识的引路人,教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配齐配强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通过经常性教育培训,来增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树立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水平,探寻工作路径,积累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政策倾斜。出台相关制度,要求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必须要先在学生管理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加大提拔晋升力度,提升工资水平,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大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使之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可以有效的辅助管理学生工作。

(三)更加重视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客体,学校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创新教育形式,积极引导他们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健康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工作方法,注意从学生中培养优秀典型,通过陪树典型来鼓励大家,引导学生去学习效仿;多组织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强团结意识,增强对老师、对学校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迟毓凯著.《学生管理心理学智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9.

[2]田福安著.《名校学生管理教导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3]陶学忠著.《职业院校创新学生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10.

[4]张彦著.《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3.

作者:王雅楠 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