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职学校建立以就业为学生教育导向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为现代化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为此,论文对导致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内在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分层指导、以点带面、拓宽锻炼平台、加强实践教学等管理措施,以期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准职业发展方向,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以点带面;分层指导;团体活动
1引言
社会就业难已经成为教育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难题,针对日益严峻的求职问题,高职院校应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与专业技能的发展放到管理教育工作的重点位置上来,寻找学生求职问题的根源,转变管理模式,创新教育评价机制,为提升学生的行业竞争力夯实基础。
2当前阶段高职学生面临就业难问题的内部原因
2.1学生的就业心理不正确
就业环境日益复杂化,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使得当前阶段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焦虑心理,这种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高职学生在求职时担心就职计划无法实现、实际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求职过程中遭遇失败或拒绝等问题而产生的紧张、忧虑、不安等负面情绪。第二,自卑心理,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由于能力测评、成绩考核达不到预期标准,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该种心理问题极易导致学生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一旦就职失败,容易一蹶不振,是学生求职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第三,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对应的一种过于夸大自身能力、自我评价超出实际发展情况的心理问题。自负心理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包括骄傲膨胀,找不准自身定位;脱离现实,职位选择条件苛刻;易受挫折,主动承担与自身能力不相符的责任等。第四,盲从心理,部分求职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实际的判断力与问题的分析能力,盲目跟从家长、教师或朋友的建议,并不认真思考从事的岗位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条件。第五,攀比心理,一些高职学生好胜心理强,虚荣心作祟,喜欢攀比,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就业难度。
2.2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社会经验
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专业技能掌握不扎实,主要原因包括:进入大学后对理论知识较为重视,忽视了实践操作,使得专业理论与实际应用存在差异,增加了就业难度;受高中阶段“唯成绩论”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综合能力的测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人能力的评价。除此之外,一些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差,对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解不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导致专业水平远低于同期学生,降低了就业的竞争力。[1]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普遍存在忽视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情况,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非专业能力主要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观察分析等直接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综合能力。部分学生专业技能较强,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善于表达、人际交往关系较差,使得就职过程中的综合竞争能力弱,不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与此同时,缺乏实践经验、应变能力差是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而缺乏社会经验导致就业难的内在原因主要包括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多,专业教育的实际操作环节比重不高等。
3在高职院校管理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
3.1采用以点带面的教育管理模式
以点带面的教育管理方式主要通过对积极分子、学生管理干部等表现突出的“点”,即优秀人才的培养,调动学生整体的积极性,实现共同进步的一种管理模式。为此,学校应制定专业的培养计划,在选择党员时,可以通过布置相应的任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保证党员选举的规范性。同时,学校应制定科学的干部评选机制,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不仅包括校规、校纪的制定与执行,还应将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而学生干部能够为学生团体的自我管理提供有效地行为依据,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督导。通过入党积极分子、校内学生管理干部等优秀学生的培养,带动周围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地发挥先进分子的带头作用,实现点面结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管理效果。
3.2以班级为主体,开展团体性活动
高职学校通常将院级、校级的团体性活动作为展现学生特长的主要平台,但从实际来讲,由于活动的参与主体较多,活动覆盖面广阔,使得学生学生活动参与面小,参与院级、校级的学生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较低,大部分同学得不到实际的锻炼。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平台进行锻炼的学生无法参与其中。为提升学生的参与面,拓宽活动平台,高职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以班级为主体的活动,定期开展主题类的团体活动,如演讲竞赛、才艺展示、辩论赛、专业讲座等,在提升学生团体活动参与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在整体上强化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2]。
3.3进行分层指导,开展阶段性教育管理工作
①在一年级开展专业基础教育与职业定位指导。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以后,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很多学生对大学感觉很陌生,对自己的发展感到很迷茫,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为重要。通过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趋势,从而明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该掌握什么样的专业技能,使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等。再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及正确的职业定位,更好地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②在二年级对学生的专项技能进行重点培训。当进入二年级的时候,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将来的就业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专业课比较集中,很多都是主干课程,而且大部分是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部分学生的基础没有打牢,在进入专业技能学习时困难较大,因此,从学生管理的角度,一方面注意收集学生意见,及时向专任教师反馈。另一方面,应有目的地组织专业学习帮扶活动,好学生带动差学生,实现专业能力的共同进步。③在高职三年级,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进入三年级马上面临的是就业实习,这个时候学生最缺乏的是就业技能,包括职业选择能力,面试技巧等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专门的就业技能讲座,开展就业技能竞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就业困难学生,要组织专门的帮扶工作,请从事就业指导的老师对其进行专门指导,同时对这部分同学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比如表达能力、面试能力等,从各方面加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和拓宽就业领域。
3.4开展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第二课堂活动
举办与本专业相关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是一种很好的第二课堂活动方式。活动由学生干部策划组织,开展的多个项目全部与专业相结合,所有项目由各班级承办,与企业合作,参赛学生提前一个月到公司学习培训,比赛当天对公司产品、服务进行推介。通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与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开办此类活动,对学生的就业有非常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4结语
培养优秀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主要目标。然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就业难成为高职毕业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针对高职学生就业心理以及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应采取以点带面、开展班级团体活动、进行分层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准定位,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玺玫.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探究[J].开封大学学报,2017,31(1):56.
【2】李虹阳.基于“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俪人:教师,2016(14):78.
作者:董道红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