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型催化裂解反应器旋风系统及安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型催化裂解反应器旋风系统及安装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型催化裂解反应器旋风系统及安装

摘要:针对催化裂解装置反应器、再生器旋风分离器及翼阀安装角度难控制,焊接变形严重,一次安装合格率低等情况,在榆能化150万吨/年催化裂解(DCC)制乙烯装置反应器改造过程中,利用可视数显电子角度仪,做到随时测量、随时调整,有效控制了旋风及翼阀焊接过程中角度变形的问题,可为此类施工的实践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催化裂解;反应器;翼阀

DCC装置反应器技改作为榆能化2021年重点技改项目,反应器内件更换在装置停车期间,性质属于检修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本次技改内容包括反应器大封头分片组装更换、旋风分离系统更换、内提升管更换、汽提段挡板更换及底封头、催化剂出口更换、拆装量共计2600t;总工期50天,旋风组对质量与翼阀安装角度一次合格至关重要,是实现施工进度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1工程概况

150万吨/年催化裂解(DCC)制乙烯装置再生器、反应器(以下简称两器)作为整个装置核心设备,反应器(900-T-4101)内一级旋风和二级旋风各12组。DCC装置反应器旋风分离器入口变形严重,二级料腿堵塞,内件破损严重导致大量催化剂流失,两器催化剂藏量降低,催化剂单耗偏高,且催化剂进入油浆系统使油浆固含量持续走高,已达26g/L,造成油浆系统油浆泵、管道、阀门经常堵塞,导致装置多次被迫停车。为解决此问题,项目团队对反应器(900-T-4101)进行系统改造,现已平稳运行三个月,且油浆固含量保持在4.4g/L,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工程的安装要点、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反应器旋风单体部件规格大,一级旋风φ1536mm×9196mm,11.32t,二级旋风φ1468mm×8418mm,9.33t,垂直度难控制;本次施工属旧设备改造,不确定因素多;翼阀安装角度要求较高。

2反应器旋风系统及翼阀安装关键技术

反应器旋风系统及翼阀安装之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如下:(1)项目施工前,项目部多次派人到SEI总部、营口生产厂家对接,组织参与施工的相关人员对反应器旋风及翼阀安装技术要求、施工难点、翼阀角度如何控制等做了大量咨询,找出以往焊接变形难控制原因,应用数显电子角度仪,根据测量值确定焊接变形方向,调整施焊顺序,从而控制焊接变形,最后形成作业指导书,对所有参与施工的项目管理及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2)本次施工反应器上封头及旋风系统在地面组对、整体吊装,需提前制安组对平台。(3)效验数显电子角度仪,确定其准确度。(4)翼阀安装前对旋风分离器及料腿再次复核垂直度,合格后方可组对翼阀。(5)旋风分离器安装时需根据旋风的实际重量及布置形式,确定临时悬吊、支撑的形式及材料的选型,确认安全后方可实施,临时吊耳、支撑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1旋风安装

旋风悬挂及安装调整次序为:制作组对框架→旋风吊至组对框架→封头吊至组对框架→在吊座吊耳上挂倒链→悬挂一级旋风(外圈)→悬挂二级旋风(内圈)→旋风挂吊杆→一级旋风调整→临时固定→一级与二级旋风方口组对→调整,二级旋风调整(内圈)→方口焊接→二级旋风与升气管焊接→升气管与集气室焊接→轴销点焊→验收。2.1.1制作钢结构组对框架。为节省施工时间,在地面组装反应器上封头与旋风分离器,然后整体吊装。先制作钢结构组对框架,框架主体形式为圆形结构,中心直径与封头直径一致13.6m,设置φ407mm×17mm钢管立柱12根,连接梁为φ114.3mm×6.3mm钢管,底板与顶板均为δ=30mm钢板,高度10.5m(旋风长度9.2m),框架承载力经SEI设计确认。2.1.2制作组对加固平台。因框架对称方向无任何支撑梁,考虑旋风器单体质量11.32t,如果直接把旋风固定在立柱上,存在立柱承受不住会向内倾斜的可能性,同时为方便组对,在旋风组对前制作组对加固平台。平台高度8m,因框架基础未回填,平台承受将近600t重量,对框架内地面初步夯实后铺满δ=25mm钢板并焊接(直径13m),使用HW400×400×13×21,4根立柱做四方支撑(高度8m,正方形间距6m),顶部及中间共3层连接梁,HW300×300×10×15,72m,顶部12根支撑做成伞状(HW300×300×10×15,每根6.8m)。在立柱顶部平铺δ=25mm钢板拼成φ13.2m直径的圆并与支撑梁间断焊接(间隔300mm,焊接100mm),按照旋风器就位位置开φ1000mm孔12个,φ1350mm孔12个,此时旋风刚好卡在孔洞内,保证旋风器能够垂直进入。2.1.3旋风吊至组对平台。将24组旋风按图纸方位要求,依次吊入组对平台,并做初步调整。在框架立柱顶板上划线(φ13,600mm),将上封头吊至组对框架,管口方位与在反应器顶部相同,同时保证封头的整体水平度。2.1.4旋风组装。第一步:在每组旋风顶部对称位置焊接2个10t吊耳,利用吊座内接管原有吊耳,挂倒链先将旋风提至设计标高,一级与二级成对进行,先提一级,后提二级,要保证二级旋风方口插入一级旋风方口内。第二步:调整一级旋风垂直度,在旋风0°、90°、180°、270°四个方向各焊接一根φ8L=150mm钢筋短节,0°与180°,90°与270°对称测量;线坠从旋风顶部1m位置,总长超过9m,左右摆动幅度较大,为保证测量准确,准备8个水桶,里面放2/3机油,能够尽量减少线坠的摆动幅度,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度,要求旋风垂直度偏差≤5mm,通过倒链拉动来调整。第三步:将一级旋风临时固定,主要是在旋风末端,可以用[14以上槽钢与立柱、托盘支撑焊接。第四步:一级与二级旋风方口组对,二级旋风方口内插入一级旋风方口,使用框式水平仪测量,水平度≤1mm,找平后进行点焊。第五步:按照一级旋风找正方法对二级旋风进行垂直度调整并临时加固。第六步:一、二级旋风方口焊接,此时两组旋风已成为一个整体,拆除临时加固槽钢,安装吊杆,吊杆悬挂以后通过吊座上端螺杆对两组旋风垂直度同时进行调整,此处需特别注意,吊杆压板下面衬里施工后一定要清理干净,不能留有残渣,否则吊杆压板无法水平,进而影响旋风垂直度的调整;旋风整体垂直度调整完成后再次进行临时加固,按照设计要求对轴销套环点焊。第七步:安装二旋升气管,将二级旋风与内集气室连通,然后拆除临时固定支架,旋风组对安装完成,此过程特别注意事项:二级升气管与内集气室连通部位孔先不开,待旋风整体调整完成后,保证升气管下端口与二级旋风焊口水平,升气管上端对接在哪里,就在哪里开孔,保证无应力焊接,最大程度减小升气管焊接时对旋风垂直度的影响。第八步:联合验收。反应器(900-T-4101)旋风分离器及料腿全长不垂直度偏差≤5mm,旋风分离器入口标高允许偏差不大于5mm[1]。本次12组旋风安装完成测量值见表1。

2.2翼阀安装

2.2.1准确保证翼阀装角度。以往翼阀安装都采用三角函数计算法,如图1所示:AC=AB×sinα,按照常规方法,因翼阀阀板AB、角度α均为固定值(出厂时已确定),所以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线段AC的长度,才能准确保证翼阀装角度α,翼阀出口方向应按图样要求安装,折翼板安装角度应经翼阀冷态试验后确定,其允许偏差为±0.5°使用三角函数计算法施工,通常只在料腿和翼阀组对、点固、焊接完成后进行测量,但本身翼阀安装角度太小,且误差范围较小(本次施工设计要求≤0.5°),加上焊接过程中的微小变形,计算数据变化很小,在整个施焊完成后再去测量,积累的变形很可能超出了设计要求。要改变此现象,必须确定新的施工思路,项目团队将整体安装分解为组对前、组对后、点固、焊接打底、焊接过程、焊接后等6个步骤。各施工环节做到随时测量、随时调整,原来的三角函数计算法改用电子数显角度仪,尤其在施焊过程中,可根据翼阀测量值,确定焊缝变形方向,调整施焊顺序,完全可以控制整体变形量,翼阀安装角度一次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2.2.2翼阀组对。翼阀组对前要先对料腿垂直度进行测量,测量点选择料腿下端2m垂直段。翼阀组对焊缝间隙、角度控制:翼阀与料腿焊缝间隙4mm~7mm,翼阀安装角度<0.5°。组对完成后角度测量值见表2。翼阀组对完成后进行点固,点固用相同材质钢板制作,规格:200mm×50mm,分四个方向:0°、90°、180°、270°,点固完测量四个方向数据,根据测量角度值(见表3)确定施焊顺序。2.2.3翼阀焊接焊接顺序:先焊焊缝窄面;在打底、填充、盖面的过程中,随时测量并调整。调整依据:如角度变小,先焊翼阀阀板正面方向,如角度变大,先焊翼阀阀板背面方向。整体焊接完成后的验收,本次反应器技改24台翼阀安装角度一次合格率100%,测量结果见表4、表5。

3结语

本工程采取在地面预制平台上组装旋风及封头,模块化吊装的施工技术,缩短了施工工期,24台翼阀安装原定工期7天,最终5天完成,且一次合格率100%,可为同类项目的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石油化工隔热耐磨衬里设备和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H/T3504-2014.

作者:钟英 米小龙 张新昌 单位: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