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1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

1.1系统工作原理

4G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较好地改进了3G技术,使信息传输更加快速,能够传输清晰的图像和视频[5]。传统的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系统除了在现场安装摄像头、传感器之外,还需要进行复杂的布线,系统开发成本较高[6]。本系统则引入了4G技术,分为现场数据采集端、服务器端、客户端三个端点,由4G网络进行连接,数据信息通过4G网络实现快速传输。

1.2系统设计

基于4G网络的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系统由现场数据采集端、服务器端、客户端组成,其中现场数据采集端主要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水位信息的采集,然后经过4G网络传输到服务器端。在服务器端有三个模块,分别是:管理模块、储存模块、通讯模块。管理模块负责接收和调度信息,储存模块负责储存信息,通讯模块负责将有效信息经过4G网络传输给客户端。在客户端也有三个模块,分别是:数据解码模块、信息分析模块、远程视频查看模块。数据解码模块负责对数据进行解码,信息分析模块负责分析现场信息,远程视频查看模块负责连接现场的摄像头,实时查看现场水位情况。

2系统实现

2.1现场数据采集端的实现

本系统所要获取的主要数据是农田现场的灌溉水位,在农田四周安装了2个摄像头和4个传感器,摄像头安装在斜对角的两端,传感器则安装在低水位、中水位、偏高水位、高水位的四个点上。摄像头提供现场的实时视频画面,传感器采集水位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到数据采集模块,每5分钟汇总一次,利用4G网络传输到服务器端。数据采集模块还通过4G网络与客户端相连,当用户需要查看现场视频情况时,可利用远程视频查看模块验证实时水位。数据采集模块中有XML编码器和MP4编码器,首先由XML编码器将水位数据转化成XML格式,其次由MP4编码器将视频数据转化成MP4格式,方便这两种数据在4G网络中的传输。

2.2服务器端的实现

本系统的控制中心在服务器端,由管理模块、储存模块和通讯模块组成。在这里可以完成数据信息的接收、调度、储存,并通过通讯模块与客户端连接。在管理模块中有XML解码器和MP4解码器,负责对接收到的XML格式的水位数据和MP4格式的视频数据进行解码。首先解码水位数据,若水位信息为低水位或中水位,则继续解码视频数据,然后将水位数据和视频数据传输到储存模块;若水位信息为偏高水位或高水位,则无需解码视频数据,将解码前的水位数据和未解码的视频数据传输到通讯模块。其次由通讯模块通过4G网络与客户端连接,将数据传输到客户端,提醒用户水位情况即将超标,需要派人到现场操作。

2.3客户端的实现

客户端由数据解码模块、信息分析模块、远程视频查看模块组成。在数据解码模块中装有XML解码器和MP4解码器,当接收到服务器端通讯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之后,首先由数据解码模块对水位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解码,然后由信息分析模块对解码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当前的水位情况。用户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查看模块,实时查看农田灌溉现场的水位情况,最终确定水位,并及时派人前往现场处理。客户端分别由安卓APP源码和苹果APP源码编写,可安装在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上。

3系统测试

本系统的现场数据采集端使用ARM微处理器平台进行开发;服务器端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数据库为MySql数据库;安卓客户端使用JAVAEE语言进行开发,苹果客户端使用ObjC和C语言进行开发。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分别测试了现场数据采集端、服务器端、安卓客户端、苹果客户端的相关功能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并进一步测试系统载荷能力,并发连接数设置为30,即30个客户端同时登陆系统对服务器端造成的负荷压力。从系统的相关功能和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用户登陆方面,管理员用户在服务器端成功登陆,普通用户在安卓客户端和苹果客户端成功登陆,说明系统的登陆功能良好。在数据传输方面,现场数据采集端的数据传输速度达到8M/s,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数据传输速度达到10M/s,说明4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较快,基本可以满足客户需求。在数据编解码方面,各测试点都能成功编解码,说明系统编解码功能良好。在数据储存方面,服务器端能够成功储存数据。在视频清晰度方面,各测试点的视频数据都保持在高清晰。从系统载荷能力测试结果可看出,当30人同时在线时,服务器端的负荷压力在2.5%以下,说明系统载荷能力良好,而在实际中,同时在线人数通常只有3~5人。

4结论与展望

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系统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对大亩地进行灌溉的时候,往往耗时较长,派专人值守会耗费一定人力,还要考虑到天气恶劣情况。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4G网络的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系统,充分利用4G网络传输速度快、稳定性强的优势,成功实现了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的目的。本系统由现场数据采集端、服务器端、客户端组成,根据测试结果,本系统的相关功能和性能良好,有较大的载荷能力。本系统既能精准监控农田灌溉的水位,还能为用户节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具备较高的推广价值。如今,在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已进入5G试点阶段,事实证明5G技术拥有更大的优势,数据传输速度远超4G。展望未来,农业灌溉远程监控与5G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系统水平,这是今后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

作者:田添 单位: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