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设计

摘要:针对国六对汽车加油污染排放要求不超过0.05g/L的目标,研究了车载加油油气回收技术原理,对某项目中开发的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核心部件进行设计阐述,并通过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可以满足法规要求。

关键词: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污染排放要求

引言

《GB18352.6—2016轻型车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法规中针对汽车燃油系统新增VII型加油污染物排放试验,规定加油过程蒸发污染物排放量不得超过0.05g/L(包括劣化系数0.01g/L),此项规定旨在减少加油过程中油气污染排放及能源浪费,要求2020年7月1日之后的国六新车型必须满足此项法规要求。本文作者以此为目标,研究了车载加油油气回收技术原理,对某项目中开发的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核心部件进行了设计阐述。

1ROVR系统原理

为达到法规中要求的排放限值,整车需要安装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OnbordRefuelingVaporRecovery,ORVR),其原理如图1所示[1]。图1ORVR加油原理加油时油箱内油气通过加油限量通气阀(FillLimitVentValve,FLVV)排至炭罐并被吸附,当炭罐吸附饱后,油气会再次排放至大气中。加油管较细,在加油时管内形成液封,可以避免油气由加油管逸出。当油液淹没FLVV后,油气无法排出使油箱内气压升高,加油枪跳枪。文中以某项目国六燃油系统为例介绍ORVR系统及零部件设计,ORVR系统功能是将加油过程产生的油气回收至炭罐,并能保证加油顺畅,ORVR系统加油过程中燃油及油气流动如图2所示。其加油流程为:(1)燃油注入加油管后冲击加油止回阀(InletCheckValve,ICV),阀门打开,燃油进入油箱。加油完毕后,阀门关闭,防止油液反喷。(2)加油时产生的油气经FLVV进入蒸发管总成,油气导出油箱后分两路,一路进入循环管形成油气循环,另一路进入炭罐被吸附。(3)油箱内液面高度超过FLVV关闭高度后,FLVV关闭,油气不能导出,油箱内气压升高,加油枪跳枪。(4)加油过程中,少部分油气通过小流量蒸气阀导出。加油跳枪后,FLVV关闭,补加油液产生的油气由蒸气阀导出。

2ORVR系统零部件设计

2.1FLVV设计

FLVV用于控制油气排放及加油量,其结构如图3所示,油液面低于FLVV时,浮子重力大于弹簧弹力,浮子位于阀体底部,油气通过排气口导出。之后油液面逐渐上升,浮子在油液中上浮,当浮子带动密封圈关闭排气口后,油气无法排出,油箱内气压升高,加油枪跳枪。FLVV排气口截面积与排气流量相关,当排气口截面积较小时,排气阻力增加,油箱压力升高,可以抑制油气挥发,使用较小炭罐即可满足排放要求,但油箱内压力升高时容易出现提前跳枪,因此设计排气口时需要均衡两方面影响。

2.2ICV设计

ICV是一种单向阀,其结构如图4所示。不加油时,阀门在弹簧作用下关闭。加油时阀门被燃油冲开,燃油进入油箱。加油末期时,油箱内油气排气不畅使压力升高,油箱如无ICV,跳枪瞬间,加油管内燃油可能被油箱内高压气顶出,造成燃油反喷,加装ICV后,阀门关闭,可以消除燃油反喷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加油排放污染。

2.3加油管设计

加油管由金属加油管、橡胶加油管和油箱加油管组成,燃油依次注入燃油箱。由于加油管较细,燃油充满加油管,形成液封,杜绝了油箱内油气由加油管排向大气,但过小的加油管又会影响加油顺畅性,造成无法加油甚至提前跳枪。金属加油管和油箱之间还有循环管连接(图5),循环管用于将油箱内部分油气输送至加油口处,使油气形成循环。加油时高速油液对气体具有卷吸作用,在加油口处会将空气带入油箱,增加油箱内油气生成量,循环管出口一般设置在加油口导流管上方,循环管将来自油箱内的油气再次在循环管出口处射出,油气再次进入油箱形成循环,减少了进入油箱的纯空气,从而减少油箱内油气生成量。当循环管内流量过大时,会使加油口处负压过低,又会导致空气被吸入油箱,致使排放增加。

2.4炭罐设计

炭罐内填充炭粉,炭粉是一种多孔介质材料,是一种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的材料[2],如图6所示。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油气可以吸附在炭粉表面,脱附时在负压作用下,油气再从炭粉表面脱离。目前国六炭粉应用较多的是由英杰维特公司生产的活性炭,常见型号及工作能力见表1,炭粉型号数字越大,工作能力越强。炭罐总成采用双腔结构,如图7所示,双腔结构增大了碳罐的长径比,使炭粉被吸收的路径加长,有利于充分吸附。双腔中分别灌装BAX1500和BAX1100LD炭粉,BAX1100LD炭粉吸附能力较弱,脱附能力也较弱,灌装在炭罐大气口一侧,可以防止油气逸出。炭罐吸附口和脱附口共用,便于管路布置。

3加油试验

3.1加油顺畅性试验

将燃油箱总成、加油管、炭罐和蒸发管路模拟整车装配状态,在常温条件下,以45L/min速率加注燃油,加油至跳枪后再低速挡补加3次,试验过程中观察是否有异常跳枪反喷,记录加油过程中数据。加油试验数据如图8所示,在加油初始阶段(前10s内)还出1次跳枪,压力峰值5.2kPa,这是因为油箱为空油箱,油箱内存在大量空气,加注燃油后又形成大量油气,油气与空气混合速度慢,油箱内大量气体无法迅速排出,造成异常跳枪,此现象只在空油箱首次加油时出现,解决措施是降低加油速率或降低加注燃油温度,减少油气生成量[3]。正常加油过程中油箱内压力在1.5kPa左右。加油末期4次跳枪时油箱压力峰值分别为6.2、4.0、6.0和3.8kPa,3次跳枪后加油量可以达到额定容积(75±2)L。

3.2加油污染物排放试验

试验将整车按照GB18352.6—2016标准中附录I中规范进行VII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整车污染物排放量为0.0151g/L,低于GB18352.6—2016中加油污染物排放0.05g/L的要求,说明ORVR加油油气回收效率较高,能够达到法规要求。

4结束语

ORVR系统主要部件包括FLVV、ICV、加油管、炭罐及管路,该系统通过这些部件将加油时油箱内产生的油气回收至炭罐,可以有效降低加油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六法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革.车用油气回收系统管路优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

[2]邓海文,祝思敏,彭义增.汽车国六碳罐全新开发流程[J].汽车零部件,2019(2):48-50.

[3]袁卫.国六车载加油蒸汽回收系统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2):125-128.

作者:王新超 李睿哲 宋杰 薛国亮 单位: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