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应急情绪下的导向识别系统设计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应急情绪下的导向识别系统设计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应急情绪下的导向识别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导向识别系统设计是空间布局的重要环节,是指导定位和辨别方向的重要信息源。近年来,伴随着大型公共建筑的修建,迷路已成为众多人的常态,若遇紧急突发事件,疏散避难将遭遇巨大挑战。应急情绪下的导向识别系统设计,旨在帮助人类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快速辨别方向,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应急情绪,视觉标识,快速识别

引言

应急情绪也称为情绪应急理论,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外部环境刺激大脑皮质,从而激活丘脑,产生情绪反应。情绪刺激会使人们在不考虑前因后果的情况下直接做出行为反应,例如恐惧情绪会使驾驶员猛踩刹车[1]。经调查发现,诸多公共场所的导向识别系统并没有划分应急通道部分,很难从标识中快速识别出紧急出口方向。信息传达的不明确,是行人在突发情况下受应急情绪的影响而产生人身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从应急情绪的角度进行导向识别系统设计的研究,就是解决突发情况下,快速识别以及导向识别系统的优化设计的问题。

1应急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对用户应急心理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从心理变化、行为表现两方面进行。使用设计的三层次理论,即本能、行为与反思[2],来分析使用者由环境引发的心理变化,人的心理变化会表现在行为与气质上,二者之间具有直接关联性。

1.1应急心理反应与行为特点

应急心理是遇难人员在突发状况下,例如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问题,产生的种种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常常受年龄、性别、性格、个人能力、安全知识等因素影响[3]。当发生应急心理反应时,行人在心理层面会产生求生欲望和期望逃离危险、到达安全区域的需求。环境和心理发生冲突时,也会导致行人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去主见等现象。在行为特点上出现恐慌、从众和一系列的惯性心理行为。

1.2应急心理与应急行为分析

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中提出设计的三层次理论,即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2]。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来分析应急心理和应急行为的产生,当环境发生改变或者人类无法改变环境状况时,其本能的心理反应就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并直接导致行为上发生改变。气质,是人类最稳定的一种精神状态,当气质改变后,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并直接导致反思层处理问题上的下降(如图1所示)。

2现阶段视觉标识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根据实地调查发现,以商场、酒店、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的视觉标识系统的应急设计方面大多不够科学合理。现阶段视觉标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规范不统一,标识设计的形式单一和没有定期维护等方面。

2.1现阶段视觉标识设计存在的问题

1)没有统一规范,缺乏指向性。现阶段,我国在应急标识的运用多源自于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24—200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绿色背景下的奔跑状小白人,但对于多种复杂的环境,应该提出具有甄别的应急标识。我国对于应急标识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各地有着不同的应急标识规范,导致没有在设计标准上达成共识。随着人口流通量越来越大,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常常会因为标识的差别性导致指向不明确,产生重大安全事故和次生伤害。2)标识形式单一,难以快速识别。在调查过程中,标识符号指向不明。众多行人更习惯直接按照标识的指引方向行走,但标识方向标的表现形式均为向下或向上的箭头指示,具有不确定性,会给行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负面情绪,引发应急心理反应。3)无定时维护更新,破坏较为严重。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标识系统更新换代差,许多标识牌上出现老旧、破损、污浊等现象。在紧急逃生通道,应急标识还指向-1层,且没有止步的标识。附近环境改变的场所,相应的标识系统也没能及时更新。

2.2应急情绪下的影响因素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视觉标识的快速识别主要受色彩、位置、形式和说明等因素影响,结合相关规范,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表1所示[4]。

3基于应急心理下视觉识别导视系统的表现形式

视觉标识是表达环境信息的重要媒介,在作为环境构筑物的标识,公共空间中标识设计的表现形式十分重要,其表现形式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比例、大小、颜色、材料、肌理等形态要素上,而且还包括采光、空间位置、视觉效果等环境要素[5]。公共空间中的标识设计如果想要实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3.1内容准确无碍

视觉标识在生产生活的环境中充当着向导的角色,视觉标识的准确性无疑是首位的,在复杂环境中,特别是容易产生视觉盲区的环境中,视觉标识设计的说明文字应该尽量详尽,做到图标指向定位、数字标注距离、文字说明环境,尽可能的传达有效准确的识别信息。无障碍性主要是依据不同的场所,面向不同的人群,满足更多人的视觉引导需求。原研哉在日本梅田医院设计的视觉导视系统(如图2所示)就是从语言、文字、符号入手,演化简洁通俗的符号标识。要更多的照顾残疾人、老年人等多类人群的标识设计。

3.2功能通俗易懂

视觉标识设计的通俗性直接影响着用户识别的快速性与准确性,视觉标识的功能就是以最直观高效的方式表达信息。在复杂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视觉导视的易读性,在不同的空间中保证用户视觉上的第一视角,并保证视觉设计上的全天候应用,能够持续发挥引导功能。通俗易懂的语言应用应当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并依据不同的环境做出有指向性的改变。例如:在儿童游乐场所,儿童的文字识别能力弱,位于韩国江南区德黑兰路的DotoriSopoong托儿所(如图3所示)就在视觉导视上尽量使用图形,在视觉感官上引起儿童的吸引力,并明确的表达了视觉标识的功能性。

3.3形式直观醒目

在视觉标识设计中除了文字说明外,视觉标识的外在形式也尤为重要,它能传达出更为快速、简洁的直观感受。直观醒目的标识系统能够使人在突发情况下,快速接受视觉信息,并做出正确识别与应对。标识设计形式一定要简洁最好要一目了然,直接传达导向信息。导向信息的数量不要过多,容易混淆思维,当导视信息过多时,应注意划分信息层次,还要保证信息之间的联系性,给予行人正确的信息指导。在大型公共场所中,尤其是车站,经常会出现换乘途中走错方向而错过班车的现象,日本新山口站前广场0号线通过科学设计视觉导视系统(见图4),能够很好地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其导向识别系统简洁又具有形式上的美学,能让人在复杂的环境中准确识别方向。

4结论

应急情绪下的视觉标识设计就是以使用者的心理应急反应对视觉标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在日常生活,以及重大灾害后的灾民疏散和安置、防止和减少伤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标识设计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不仅要考虑单个标识的设计还要注重整体的系统设计,将每个区域连接为一个整体,发挥标识引导的连续性作用。2)标识设计需要科学的规划,标识的距离放置,位置的高低,主要面对的人群,所处的环境,以及辅助的说明等,前期布置到后期优化,这是个周期性的系统工程。3)标识设计更应该注重应急通道的标识的设计,使其单独划分为一个整体,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规划好更加直观的逃生路线,减少意外伤害的产生。4)标识设计还要遵循环境因素的指导,从标识的形式、内容、材质、大小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完善,使其对人们产生应急情绪时发挥出显著的作用与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云翌,杨乃定.决策者情绪对应急决策的影响研究:一个理论框架[J].情报杂志,2015,34(10):65-70.

[2][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0.

[3]罗秋曼,贺孝梅.基于应急心理与行为的矿用安全头盔设计研究[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9(3):54-57.

[4]宋小青,王佳山,陈建伟.防灾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标识优化设计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3(2):86-89.

[5]刘宇,方静.基于公共空间视角下的标识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8):59-62.

作者:潘志华 王惠阳 戈建宅 单位:南华大学建筑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