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优良学风建设路径与方法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优良学风建设对于高校培育高素质人才、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当前,我国大学学风存在一系列共性问题,学风建设十分必要、紧迫。高校优良学风建设,应以增强思想自觉、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主题教育引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为途径、方法,提高培育效能,营造良好学风氛围。
学风建设,主要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等方面的治学作风和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它是高校学生和教师群体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与学的长期交互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1]《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明确指出,聚焦教育工作的“两个根本”,深刻领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高校的学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优良学风建设对高校培育高素质人才和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一、高校学风建设现状
我国高校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当代大学生学风现状总体情况良好,大多数学生有理想,有追求,学习勤奋刻苦,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并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但是,当前大学学风仍存在一系列共性问题。
(一)学业规划不清晰,专业认识不到位
部分学生缺乏学业规划,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如果学校不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学业规划,脱离父母监督的大学生自控能力极弱。如果学校专业教育不到位,专业培养方案不明晰,学生就会缺少对专业的认识,或迫于其他压力,对专业认同度低,对专业知识缺乏兴趣。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
存在消极情绪,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平时不努力,考试前“突击”;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态度不认真,上网抄答案,或抄同学的作业;写论文时,上网搜索相关文章,拼凑文,甚至有同学找。近几年,学生学术不端情况整治力度加大,但仍有学生触碰红线。考试时打小抄、拿手机搜答案、传答案小纸条等考试违纪现象层出不穷。
(三)学习动力不足
部分学生上大学前都是父母陪读,父母配合学校和老师监督;进入学习、生活相对宽松的大学后,自控力不足,极易产生懈怠心理。没有明晰规划,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很难集中精力学习。部分学生制定了规划,但没能结合自身情况,而是随波逐流;加上执行力差毅力较弱,很难完成预定的目标。有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不用继续拼搏,不用给自己施加压力,只要达到毕业条件、有了毕业证,就能找到好工作;因此考试成绩只求及格,欠缺拼搏进取精神,安于现状。
(四)自律意识较差,时间安排不合理
部分学生缺勤严重,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聊天、看课外书、走神,沉迷网络游戏,每天花大量时间在手机上,有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浪费了大量休息和学习时间。时间分配混乱,也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部分学生本末倒置,不遵守校纪校规,旷课“兼职”,无心学习,荒废学业,未能拿到毕业证。部分学生干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不足,导致工作、学习都不理想。
(五)学习方法欠佳,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不强
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认真上课,学生还应该学会利用学校资源进行课后学习。很多学生习惯高中时教师“灌输式”教育,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方法僵化,效率不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厌学心理。由于学校和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因此学生只重视专业学习,很少参与科研活动,缺少创新思维能力。近期,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学风建设状况及大学生学习风气进行的调查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了上述问题的普遍性。普丽春等学者在2020年对云南民族大学除国际学院外23个学院的学生开展学风状态调查,其中专业认识及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比例高达86.9%。37.6%的学生认为“入学时对专业了解很少,不知道要学习什么”;22.7%的学生表示“个人有过规划,但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容易被打乱”;18.7%的学生认为“没有制定清晰的学习规划”;7.9%的同学“有过规划,但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学生平均投入学习时间为7.32小时;37.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不好,都是临时抱佛脚”;25.1%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后,没有像高中那样有规律地学习,现在的学习生活很随意”;19.0%的学生认为“自我管理能力差,影响了学习习惯的养成”。[3]学者唐壮东2019年对广西10所理工类高校9970名理工类本科生开展学风状况实证调查,25.75%的学生认为旷课不重要,不影响学习就行,8.33%的学生认为旷课无所谓;14.85%的学生选择一般不认真听课,2.61%选择完全不听课。14.3%的学生认为作弊是正常现象;有4.75%的学生每周用于玩游戏的时间大于20小时,有55.94%的学生每周去图书馆的时间小于5小时。[4]学者万霞对新疆医科大学2011级426名学生开展学校学风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缺乏动力、为考试而学的学生高达61.3%;创新性不强的学生占27.9%;浮躁不踏实、满足现状及其他的学生占11.2%。[5]郭志敏等学者2015年对河套学院469名在校生的学风状况进行了调查,高达65%的学生认为学风状况整体不佳;仅有10%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态度非常认真;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经常分散”“不听,玩手机或干其他事”分别占到23%、17%、5%;逃课比例高达31%,只有10%的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90%学生并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57%以上的学生会参考或完全抄袭别人作业。[6]
二、高校优良学风建设路径与方法
学风建设是立校之本,关系到高校人才的素质效率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当前,我国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亟须解决;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优良学风。
(一)加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高校优良学风建设,要树立整体意识、协同育人意识,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校、教师、学生上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主动参与学风建设,共同营造优良学风氛围。1.学校层面。要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将学风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协调统筹推进,深入调研。将学风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和建设程度作为考核指标,以衡量高校领导管理能力和学风建设管理人员工作。2.教师层面。提升认知水平,发挥好引导作用,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风建设。作为和学生接触面最广、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学生层面。增强认知能力,主动参与学风建设。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党支部、团支部作用,强化班团一体化建设,提升班级和支部活力,加强对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学生组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优良学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向榜样看齐,以梦为马,发愤图强。
(二)完善学风建设相关制度,构建学风建设保障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学风建设相关制度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的约束、激励和导向作用,以制度促进学风建设。一是修订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评价促发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通过课堂考勤,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对出勤率低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及时纠正;健全考试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对考试作弊“零容忍”。二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监督的功能,促进教学改革,及时掌握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三是完善学风建设管理队伍建设,特别是增强基层学风建设队伍成员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辅导员及班主任的作用,增强二者的业务能力,让其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贴心人。
(三)加强主题教育引导,把握优良学风关键环节
1.加强专业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的认识导致兴趣淡薄,学习动力不足。针对此情况,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开展专业认识教育课,邀请专业主任对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做详细介绍;或者邀请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工作业绩突出、工作单位较好的学生回校分享优秀事迹,让在校生向他们学习,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稳定专业思想,增强学习动机。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新生入学时,要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配教师专门负责指导,帮助学生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合理制定不同阶段的规划,从而实现最终目标。其次,在规划执行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供帮助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和规划进行修正,避免自控力差的学生不执行或不坚持执行。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最后,提供丰富的实习平台,帮助学生提前做好从校园走向职场的职业转变,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灵魂,提供更多平台让学生参与学风建设,激发学生的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校园氛围。1.充分搭建文化活动平台,促进优良学风形成。在开放更多线下学习空间基础上,开拓网上学习平台,便于师生学习;定期开展讲座介绍学习平台,提高学习平台利用率;举办学术讲座、专题讨论会、学术报告等,培养学生的学术情怀,提高学术素养;通过班级建设、宿舍文化建设,发挥班级及宿舍在学生建设中的作用,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举办各类专业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2.积极搭建科研及实践教学平台。科研及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创新思维、协作思维和提高实操能力的重要载体。建立并落实好本科导师制,配备丰富的科研平台,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及学科类竞赛,培养科研思维,提高科研水平;加大实践教学的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在专业技能实操和社会实践有所提升。3.善于利用新媒体宣传学风建设。新媒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等优点,通过打造新媒体阵地,宣传学风建设,将学风建设内容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发表在校园官网、校园抖音、微信公众号及学生经常使用的易班等平台上,强化师生对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视,将优良学风建设记于心,践于行。
作者:黄倩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