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高等学校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国高等学校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差异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国高等学校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差异

摘要:本文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教育的投入结构,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并按照人口密度将中国31个省划分为三个区,采用泰尔指数方法研究2005-2014年三个区的中国高等学校财政收入差异,以及利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三个区域高等学校财政收入的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上,存在着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地方财政负担过重,区域差异明显。而我国高等学校财政收入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并且三个区域的高等学校财政收入差异逐年收敛,呈现趋同现象。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差异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阶段以国家政府投入为主,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国家的影响较大,所以本文计划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结构,并以中国的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性支出为基础,利用泰尔指数的计算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教育财政性投资的差异问题,并分析其趋势。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朝着普及化、大众化方向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在数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高等教育投入得结构上有待优化。已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收入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财政收入分布差异没有显著影响,而人口规模是影响高等教育财政收入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而且人口密度是影响教育资源分布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按照人口密度将中国31个省份分为三个区域,其中北京、天津、重庆、广东、上海为一区,都呈现政治、经济发展程度高、人口密度大的特点,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河北、湖南、安徽、湖北、浙江,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省份划分为二区,其余云南、内蒙古等省份和自治区为第三区,同时,本文分别从区域人口和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两个维度,采用泰尔指数法分析高等学校财政收入的区域差异,探究两种分析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别,进而揭示人口规模影响高等学校财政收入的内在原因,同时运用变异系数法进行三个区域的高等学校财政收入的趋同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模型建立

(一)数据选取

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中获取我国31个省份从2005-2014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和GDP,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获取2005-2014年中国高等学校财政收入和在校生人数的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了可比化处理。

(二)泰尔指数计算公式

本文分别以常住人口和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计算泰尔指数,运用的统一公式为:log()ibiiGTGP=∑()/log/jjiwiijiggGTGpP=∑为了研究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对区域经济总差异的贡献,定义组间和组内贡献率为:组间贡献率=Tb/T组内贡献率=Tw/T泰尔指数越大,则表明地区经济差异越大。

(三)变异系数计算公式

本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分别以GDP和人口进行σ趋同的检验。加权变异系数:122[(x)]/iWiipCVxxp−=∑−⋅∑变异系数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指数的离散程度,各地区经济指标绝对差距越大,标准差就越大。变异系数越大,地区间差异越大。

二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政府投入的总量上,自2004年以来每年以百分之八左右的速度平稳增长,2015年政府财政投入相比2004年增加了近三倍,达到了9518亿元。但是相对于教育大国仍有差距,欧洲国家培养一名高等教育的投入约为中国的6倍,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数量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微观的质量的层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另一方面看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结构上,我国政府高等教育的投资上地方财政投入和中央财政投入是中国高等教育收入的两大来源,本文收集了近十年的数据,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约为中央财政投入的7倍,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

三实证结果分析

以常住人口和高等学校在校生人口两种权重对所划分的三大地区的泰尔指数进行计算.

(一)以人口为权重的泰尔指数分析

由分析结果来看,从2005年至2014年全国的高等学校财政支出泰尔指数普遍较小且随时间的推移略有下降,期间存在波动。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组间差异的贡献率历年均较小不足10%,说明高等学校人均财政支出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平均的,也就是说在人口密度上的区域高等学校财政支出较高,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域高等学校财政支出也较低。90%的高等学校财政支出区域变异来源于组内差异,变异程度由小到大分别是二区、一区和三区。二区的组内差异基本不大于0.1说明高等学校财政支出在二区中各省份分配较为均匀,一区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北京市的教育财政支出非常高,而重庆市的支出相比之下非常低。仅从2015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重庆市的高等学校财政经费相当于北京的五分之一,上海、天津也仅为北京的2/3,同样是直辖市,在教育的投入上相差甚远。三区中的高等学校财政支出的两极分化较为明显,如湖北、辽宁是众所周知的高等教育大省、而一些偏远地区得到的财政支出较少。总体来说,全国范围内高等学校教育财政支出的差别不大,但通过分解分析可以看出,部分地区间最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二)以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为权重的泰尔指数分析

从在校生人数为权重可以看出计算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密度大的区域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也较多,另一方面从高等学校的财政经费的生均水平的角度来看,虽然有差异但差异的具体数量不大。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组内差异中二区、三区的数据均为负值,说明二区、三区在校生所得的生均财政教育经费相比于一区普遍要低。但将二区、三区的计算结果取绝对值后可以发现,这两个地区的生均财政经费支出比较平均。一区的生均高等学校财政支出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北京市的生均财政支出水平仍然处于高位,而重庆市的生均水平较低。

(三)基于人口和GDP双权重的变异系数分析

在本论文中三大区域的划分标准为人口差异,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3大区域中是以常驻人口为权重和以GDP为权重来分析教育资金投入的差异,人口与GDP也都有着显著的差异,符合变异系数法的研究标准。实际应用中,一般使用加权变异系数CVw:122[(x)]/iWiipCVxxp−=∑−⋅∑从变异系数的大小来看,如果以GDP为权重,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变异系数。以GDP为权重的CVw变异系数分析结论表明,三大区域间的教育投入差异随着GDP与时间的变化,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以三大区域人口为权重,得出以常驻人口为权重的CVw变异系数数据。根据以上两种数据权重的分析与图形表明,中国的三大区间的教育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区间的差异正在趋同,差距逐渐缩小,并且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在教育投入的结构上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存在着投入人均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利用泰尔指数及变异系数法将中国各省市按人口密度分为三大区域分析了中国高等学校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地区间的差距及收敛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4年以人口和在高等学校在校生为权重的泰尔指数均较小,可以说明高等学校财政教育支出人均差异不明显。在存在的差异中,区域间差异贡献程度较小,90%的差异都由区域内差异贡献。说明在第一区中,北京首都的高等学校财政支出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及人口、经济大省广东。而人口少于5000万的第三区中,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辽宁、湖北等传统教育大省人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较高,偏远地区如海南省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人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较少。组内地区人口在5000万至1亿的第二区中,泰尔指数较小,人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相对平均。以GDP和常驻人口双权重计算的变异系数显示,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有收敛的趋势,说明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对于高等学校在各地区之间逐渐朝着均等化方向迈进。

(二)建议

本文立足于探求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原因,以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投入为切入点,分析出高等教育投入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如下的建议。(1)完善投资结构,加快民间资本投资,促进国家的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元化,从而弥补高等教育生均上不足的现象。(2)改善教育经费的评选办法,创造公平的科研环境,培养重点专业,促进特色学校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做法,促进学校间协调发展。(3)改善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投入结构,建立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担机制,建立一个中央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配套投入办法,促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斯.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J].企业导报,2016(6):7-8.

[2]童小军,赖俊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证研究[J].调查研究,2014(22):59-61.

[3]姜鑫,罗佳.基于泰尔指数的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104-107.

[4]刘伟,张超.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区域差异分析[J].中国市场,2015(52):68-69.

作者:马铭均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