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诊断与改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诊断与改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诊断与改进

摘要:自2015年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在全国推广以来,全国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开展了诊改工作,但是大多数学校的诊改工作只停留在学校层面,教师参与度很少。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中的核心因素之一,基于教师层面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是中职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制度保障、激励体制、专业成长、学生反馈等方面探讨了基于教师层面的诊断与改进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诊断改进

1教师层面诊断与改进的必要性

1.1存在过于偏重行政管理的弊端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估管理基本采用行政管理中的甄别方式和选拔机制,通常采取打分、排名的方式,并以此作为依据实现奖惩,很少考虑到改进、激励、发展的良性机制。笔者在考察德国职业教育时了解到,德国职业学校对教师的评估通常是三到五年一次,评估结果也不对外宣布,更无直接的奖惩措施,目的是为了保护教师的信息自主权,也是为了避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1.2存在重“量”轻“质”的弊端

部分学校的教学评估过于量化,虽然表面上进行了对教学过程的客观评估,但是这种形式掩盖了教学过程存在的艺术、抽象性,放弃了教学原有的存在价值,对“质”的评估难以深入。当然,“量”是考评的基础,属于事实性的部分。但是,“量”本身并不能对“质”自动作出任何说明,“质”的部分,必然要求评估者对被评估者行为的尽可能全面的理解,才能得出有质量的结论。

1.3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

部分中职学校的对教师的评估往往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法只显示效果评估,难以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跟踪式的评价,特别是没有体现出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实质统计。设立好的评估机制,也是教诊改中的一个艺术。所谓好的评估机制,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有效地起到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追踪和记录、动态采集数据的作用,二是它又能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当中,而不是干扰教学和给教学工作带来额外的负担。

2基于教师层面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策略

2.1确保教师诊断与改进体系的建立

首先,要将教师层面的诊改列入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之中,围绕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找出现如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出有效的改革措施。其次,还应做好教诊改的工作机制建设。机制是执行力的基础,也需要将教诊改落实到实处,确保制度构建的完善,实现本土化的教师制度化管理。最后还应该做好教师层面诊改的队伍建设,建设好平台数据采集与管理队伍,对于促进教师质量水平提高有促进性的作用。

2.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评价始终局限于对教师教学的管理控制,脱离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原本宗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形成了束缚。作为管理教学的评估手段,教诊改要有利于中职教育发展,要有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要结合“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教学的“能力本位”评估,消除原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片面评估方式。从管理与控制功能两方面发挥教诊改的最大效能,逐渐削弱评估的管理功能,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借助激励功能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3重视教师的教学成长评价

教师教学的发展进步是长期持续过程,所以诊断标准要对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利用差异化、分层次评价的标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予以参照。在教诊改标准的设计中,要以教师的原有基础为框架,以教师的进步或价值增值来明确标准,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整个诊改机制和过程既要充分透明,又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自主性。透明,才能做到评估的公正性;保护个人数据,才能做到保护教师的积极性。

2.4学生反馈是不可或缺的一项

教诊改中,“不忘初心”应该是根本的原则。所谓“初心”,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与学”两方面。任何对教学的评估,如果只着眼于对教师的评估,必然是不完整的,得出的结论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反馈,是教诊改当中最宝贵的信息。当然,如何让学生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对评估收集得到的数据和信息的合理分析与利用,是这一环节当中的难题。譬如,曾有过学生在网上对老师进行打分的实验,结果是出现了学生对老师恶意差评的现象。所以,教诊改机制的设立者,必须对这一点有清醒的认识。

3结语

教师作为教诊改的中坚力量和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理应成为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关注的重点。著名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和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学校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领导与教学管理者参与教学诊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让教师广泛关注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提高质量意识,实现教师自主、积极、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继斌,袁晓晨.反思:教师诊断与改进的动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172-173.

[2]周俊.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J].江苏职业技术教育,2015,(26):35-36.

作者:秦曙 单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