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关键词:心理韧性;大学生;学校教育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与挑战,校园案件也层出不穷。那么学校教育究竟该如何进行已经日益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社会带来的多重挫折与压力下,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在逐渐恶化。但同时还有一个积极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出现了心理问题,相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并没有受到过多的负面影响,他们不仅心理健康,而且综合实力更是出色。也就是说,如果教育者能够从更为科学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专业的指导,那么就有可能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研究目的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过程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学业、发展、交往、就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更容易诱发各种心理危机和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且学生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学习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而心理韧性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在面对负性情景时候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本文主要对学校教育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韧性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因素。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丰富原有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以此为相关职能部门帮助大学生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韧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建设性意见,从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大学生自身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心理韧性及其作用
心理韧性,起源于物理学的一种概念,原指物体在受到外力的挤压时产生的回弹现象。而后有学者指出生命体具有自我调节与主动适应的能力,而这与物理材料等受到外力后会恢复是不同的作用路径。本研究把心理韧性定义为是人们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情景时的心理耐受力和复原力,是个体面对消极情景时能否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一种能力。它对于大学生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心理韧性能通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间接的预测作用。其次,心理韧性能影响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程度。朱美侠,蔡丹等人研究发现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对未来的期望越乐观。再次,心理韧性的提高可以达到预防心理危机的效果。心理韧性能够降低网络依赖、缓解就业焦虑和学业压力,减少生活事件对个体造成的负性影响。最后,还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大学生遇到困难时越能够激发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寻求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保持积极心态,从而降低挫折心理水平。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学校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查阅学校教育和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明确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概念,了解学校教育中可能会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试图找出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变量,从而为本研究的进一步调查和分析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二)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商丘市的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商丘市某三所高等学校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本量表包含两个方向:个人力方向和支持力方向。其中个人力指大个人应对压力与危险情景的能力,该方向包含三个维度: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而支持力指外界环境为大提供的应对压力与危险的支持,该方向包含两个维度: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该量表共27道题,采用五点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韧性的水平越高。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成功回收28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60份,有效回收率是87%。经检验,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访谈法
从学校的课程结构、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管理方法、作息规律和校园环境等方面对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方式,试图从以上因素着手为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各维度的测量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6.678,p<0.05)。且在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个人力方向及其各维度的差异与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在支持力方向的家庭支持维度上,各院校学生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乐观的,处于中等偏上的程度。但是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其心理韧性水平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存在显著差异。且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可以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问卷的结果录入过程中还发现,有少部分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偏低,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教育才能够达到健康水平。
(二)关于学校教育与心理韧性的访谈结果
本研究对各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分别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的学校教育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差异性及规律性。其顺序性体现在大心理韧性的总体水平按照年级呈上升趋势,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韧性最高,低年级的学生最低。其差异性体现在相同年龄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其心理韧性水平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尤其是高等学校A和C(F=3.271,p<0.05)的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方向出现显著差异。其规律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学校的课程结构越复杂,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其次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越人性化,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最后是校园环境越适宜,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越好。
六、讨论与建议
(一)为大学生提供适宜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物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条件。适宜的校园物质环境对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形成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都是极其有益的。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丰富的教具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成为了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学校应当为学生设置必要的实践场所,如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馆、心理咨询室及体育场。实验室和计算机室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科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学习上的积极认知;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讯,让学生遇到压力和困难的时候可以在书中寻求帮助和共鸣;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安全且安心的心灵成长的环境;舒适的操场和体育馆为大学生提供了适宜的运动场所使大学生在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通过竞技比赛项目促进其心理韧性的发展与提升。精神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一个学校的校训、教风和学风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心理韧性的两个方向———个人力和支持力方向上。好的学风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学习态度,从而对其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学生之间有利于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风气,对学生的支持力也会有积极影响。而好的教风使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及时的科学的引导,为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添加助力。
(二)设置丰富且合理的课程结构,使用新型教学方式
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相同阶段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其心理韧性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学生看来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课程结构的设置有很大不同。如某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竞争与合作获得了心理韧性的发展。而另一所高级中学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忽视体育课程的作用,体育课常被理论课教师霸占,即便要上也仅限于跑步和做操,体育课程形同虚设。因此建议学校调整课程结构,除了设置必要的专业课程、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外,增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掌握更多科学的信息与方法,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心理韧性的提高。除了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学校还应当鼓励教师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小组研讨汇报———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结果,结果最科学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而结果最不理想的小组需要受到“惩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学生通过竞争和团结协作,获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为大学生提供雄厚的师资,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指导
学校应当为大学生提供雄厚的师资,而所谓雄厚的师资并不是指教师的数量越多越好。而是在达到国家规定的科学的师生比的基础之上,配备各领域的专业教师,并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学校教育必须为大学生提供专门的人员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心理韧性的发展进行专业的指导和教育。所以高等学校不仅需要设置相应的部门,还应当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和心理咨询师以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四)学校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管理是学校对自身教学、科研、后勤和师生等各项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本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培养的重心放在了就业和考研上,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需求。其实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韧性发展是一个十分有价值和必要的内容,因此本研究建议学校的管理模式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教学管理为主,以行政管理为辅,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心理支持与辅导。然后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促进教改项目和研学项目的申请与推进。最后,关注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职工的心理韧性水平,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情景时都能够积极轻松地应对。
参考文献:
[1]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08).
[2]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04).
[3]王勤勤.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11).
[4]金琳,张大均,潘彦谷,等.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干预策略及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18(05).
作者:朱玉 单位:商丘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