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校教育应用论文(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校教育应用论文(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校教育应用论文(5篇)

第一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师对学生单一评价的这种现象,需要改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存在的弊端,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必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交流信息、协调评价,树立平等的观念,创设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协作机制。

【关键词】家长;学校;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多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评价。一般说起教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而忽略了家庭以及社会对学生的评价,而在中学阶段,学校以及家庭教育是更为重要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的发展,教师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已经大不如前,家访成了难得之举,而在这样一个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家访是不是可以取消也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在我教师资格证面试过程中抽到的一个结构化面试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有很大的争议,不管答案是什么,其本质也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在很多学校,只有学生发生了问题,老师才会邀请家长,这种“邀请”也成了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一种特殊的方式。这种沟通一般来说,都是批评教育,这样的方式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近几年,上学阶段的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的性格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了脱节的情况。家长和教师都无法客观地、真实地以及深刻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方面的发展状况。如果家长能参与到学校教育当中,并使得家庭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展的话,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问题学生”产生的比例。要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脱节,协同发展的话,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由专业的老师进行的,而相对的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往往是家长,家长一般都是不具有相关的教育以及心理学知识。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不是特别专业,是有所欠缺的。方式欠缺反而更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家长不应该忽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更不应该忽视和学校的教育结合起来。家长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应该有着积极的态度,主动去学习相关的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促进孩子的成长。

二、交流信息,协调评价

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升学带来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因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常常不能正确地评价学生,而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也仅限于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的认识,也看不到学生在学校以外的表现状况。这时想要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就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这样对学生的认知才是比较全面以及客观的。

三、树立平等的观念

我们经常说到“良师益友”这个词,作为家长,其实也可以被看作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这往往取决于家长的观念,一般来说,家长很难做到以平等的观念去对待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是凌驾于权威之上的,很难把孩子当作是朋友进行沟通交流。特级教师林永正老师有这样一句名言:“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同样地,对家长来说,也是这样的,要做到“蹲下来看孩子”。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只有做到蹲下来看孩子,才能更容易地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越走越好。

四、创设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协作机制

(一)畅通联系多渠道,实现信息互动

这里的联系的渠道包括面谈的和互联网的形式。面谈的形式主要有家访、家长会、学生家长联欢会以及学校开放日等各种面谈类的交流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便捷的网上交流活动,例如,设置学校官网,开设“家长学校”的专栏,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公布的学生动态;也可以通过设置家长QQ群、微信群这样的聊天工具,及时了解有关学校的相关活动,也能够实时地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渠道的设立,让家长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也为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设立了一条纽带。

(二)平等对待家长,掌握沟通艺术

学校和班主任不仅要平等对待学生,也要平等对待家长。不能由于每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不同,就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这样对学生和家长都是特别不尊重的表现,也会给学校、社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也会对孩子们的发展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就要求学校领导以及班主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家长,尊重他们,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营造一种和谐美好,全心全意为孩子的氛围。

(三)家长参与管理,实现家校配合

班级管理虽然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但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例如,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成立“家长委员会”等类似的组织,本着“一切为孩子服务的”宗旨,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策划班级的活动,同时也要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来充分调动孩子在学习生活方面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也可以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以及建议,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改进与提高,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变成“双向交流”的过程。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学生更全面、更好的发展,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成功的教育绝对不是单行线的教育,而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配合的基础上的,只有实现二者的“双向交流”的教育才是完美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耿书丽.教学评价策略与技巧[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周静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第二篇: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策略

学校教育是关乎市井民生、家庭幸福、国家发展的系统性社会工程和良心工程,其间牵涉到许多可估量或不可估量、可控或不可控的力量和因素,任何节点的忽视与错误都可能导致对学生不可重来而无法弥补的遗憾。只有教育的统筹才能让学生拥有一种完整而幸福的学校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真谛。

1统筹学校内涵建设,增强驱动统筹能力

1.1文化统筹

文化是一所学校存在的魂、发展的魂,是一所学校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认同,是能有力地凝结师生的情感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孵化健康人格的无形而无穷的教育力量,没有文化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首先,需要提炼、挖掘、征集、合议完成以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办学方针、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训、教风、学风、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为内容的校园主题文化建构。其次,构建以学校人文内涵为内在的自为和学生外在行为塑造的自律为内容的两个驱动力建设。最后,打造三大主题文化性品牌即德育品牌、课堂品牌、社团品牌。一是德育是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学校应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德育管理模式,建立一种全新的德育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的德育品牌。二是以教育教学创新管理的实践为基础,扎根课堂抓教研,着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学科建设的研究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课堂与教研,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健康、良险地互动、互促,从而形成学校的课堂品牌。树立“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教育科研意识,围绕“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教师”的教研理念,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着力点,还课堂于学生,着力构建四个课堂,即“自主的课堂、合作的课堂、展示的课堂、激情的课堂”建设。以此联动带来开放创新、灵活多样的课程文化,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选择的需要,形成“自主课堂、自己课题、个性教研”良好的教研氛围。围绕“一个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扎根课堂、挖掘课堂、拓展课堂、升华课堂,以实现有效教研;抓住“六个关键”,即课堂、教师、学生、活动、习惯、德育;打造“两支队伍”,即以新课堂理念为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以新课堂为平台和构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以两个平台、两个课堂的建设培育学生、成长学生。三是探索组建各种学生社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差异成长,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弘扬个性、展现风采、体验成功。既丰富了人文校园的内涵,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品格。

1.2硬件统筹

加强基建建设,提升学校形象,营造育人环境,推进五个校园。一是让校园绿色整体规划具有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育人性、健康性;二是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在劳动中去体验其中的快乐,培养对学校积极的认同感、归属感,对自然、对美发自真情的感受,更懂得如何让生命与环境科学和谐的相处;三是护绿大行动,以身作则爱护学校的清洁卫生,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

1.3学生统筹

作为学校教育对象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在统筹学生教育方面,学校以课堂和活动为载体构建学生自我管理、学生群体管理、学校管理和家庭管理四维一体的立体管理模式,而学生统筹则是统筹学校发展的关键性统筹工程。首先,通过活动的载体来重新整合教育的力量,成就教师的价值,疏导学生的力量,成就学生的价值,统一学校的力量,成就学校的成长;通过活动的平台联接教师与学生、课堂与生活、知识与能力,从而汇集成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灵魂的对话。实现文明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文化。其次,实施“五人工程”。一是营造环境熏陶人。二是开展活动引导人。三是狠抓习惯成就人。四是多处着力塑造人。五是改造课堂培育人。

1.4教师统筹

教师统筹是统筹学校发展的主体性统筹工程。课堂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是教师团队素质的打造和提升应统筹到学校发展的大局中来。实施骨干教师和新老教师师徒结对互帮互学习工程,让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脱颖而出,让青年教师成熟起来,实现学校老中青教师可持续发展;深人课堂,实行推门听课制度,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形式的教研认清差距、反思课堂、寻找突破、找准着力点;开展联片教研模式,对教师进行“新课堂”理念的洗礼,进一步孵化课堂教学;搭建“教师课堂基本功大赛”平台,锻造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深化课改、引领课改、反思课改、总结课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营造“比教、比学、争优、争先”的执教氛围,成为与新课堂理念接轨的平台,助推学校的课堂教学。其次,实施“引进走出”战略,转变教师观念、开阔教师视野。最后,改造课堂培育人,实施“四个课堂”建设—“合作课堂、自主课堂、展示课堂、激情课堂”。

1.5管理统筹

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一个好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首先,把每周末的中层干部例会常态化,制度化,作为班子成员进行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效能建设的主阵地;其次,实行“阳光科室”,指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凡是涉及到教职工利益的都予以公示的制度,凡是每周科室工作要点都予以公示的制度,时刻提醒中层干部保持公正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再次,实行“效能科室”,抓观念转变,工作倒查制,要求中层干部时刻树立“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敬业比水平更重要”的工作信念,每个人都要有“不放思想就放人”的岗位危机意识;最后,实行“内省外学”的策略,提高干部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思发现问题、认清差距、关注细节,通过外学拓展思路、开阔眼界。

1.6机制统筹

首先,梳理管理关系,创新管理思路,形成机制合力。学校在制度的建设中需秉承“制度不是用来管人,而是用来服务人、成就人”的理念,坚持为学生发展负责、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思路进行各种制度的建制。学校只有在梳理中变得明朗,在规范中变得秩序,在人本中营造幸福,才能达到以人为本、宽严有度的制度文化,高效有序、和谐顺畅的管理文化。其次,在学校制度建设中坚持,凡是学校各科室制定的制度的设计理念与制定初衷必须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牢牢树立服务的宗旨;凡是学校各科室制定的制度要征求教师意见,经教职工大会过半数通过才合法有效。在民主的气氛中构建学校的秩序,增强教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凝结教师的力量。

2统筹片区捆绑建设,发挥统筹孵化效能

作为学校应站在整合者的立场或改革者的视角去统筹片区教育资源,创造条件搭建资源整合与分化平台,通过学校捆绑式、集团式发展模式,分流优质资源、激活优质资源,促进片区教育的统筹均衡式发展,发挥学校在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统筹孵化效能。首先,搭建一个片区交流、联片教研的活动平台。走科研兴校、科研提质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真正把素质与内涵落实到课堂上,成就学生一生的幸福,实现教师成长的喜悦。以促进教师间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在交流中、碰撞中、反思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行,实现成功经验与成果的共享,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其次,实行两种教师交流机制,一种是支教轮教机制,二是挂职锻炼机制。通过教师的交流互送,有力地助推了教育资源的统筹,影响了一批、带动了一批、成就了一片。最后,实现三个资源的开放共享,第一个是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第二个是管理资源的开放共享;第三个是图书等媒体功能室资源的开放共享。扩大了资源的容量,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统筹与利用。

3统筹社会资源建设,加强推进统筹力量

社会资源在整个学校教育统筹发展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推进力量,能提高推进统筹力量,深化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家校统筹。建立社会对学校的关爱机制,常态化家访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习惯品格的良好发展。其次,社会统筹。建立社会资助体系建设,统筹社会力量助推教育统筹、改革与发展,探索并搭建各种统筹的平台。一是与政府部门合作,统筹公共行政资源助推学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政府与学校合作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健康教育。二是与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对品学兼优生的学生资助体制,学校应拓展与企业的合作发展战略面,深人开展资助机制建设。总之,人的根本问题是方向问题,人必须有方向,有方向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而学校教育的方向就是以尊重教育规律为基石、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手段,创新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学校生活。这也许是教育的真谛吧,也是所有学校一直在践行,并会用行动继续去追求和诊释的,相信未来学校教育的路会越走越宽、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会越来越敞亮。

作者:戴强 单位:重庆市酉阳职业教育中心

第三篇:学校教育的文化缺失与回归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化问题,学校教育文化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素质教育、理想建设,同时也导致学校教育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止步不前,而要想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就必须将基础教育和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寻学校教育文化的回归路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学校教育的文化缺失与回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校教育;文化;缺失;回归

教育是文化的载体,特定教育一般来说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学校教育不是单一的表现为一种教育形式,而是一项特定文化体系繁衍出的文化形式。从我国学校目前的形势看来,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文化环境复杂、文化冲突明显以及文化价值选择多样的道路。基于此,我们当下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澄清和重构教育价值观。

一、学校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自古以来,学校教育和文化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常常把它们统称为“文教事业”。他们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文化是学校开展教育的前提,而学校教育又会进一步促成了文化的形成,教育传递、传授而被人们掌握,从而形成了文化。二是学校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既需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展开,有需要让文化得以创新和传承发展。[1]学校教育的开展历程,本质上就是对文化进行判别和抉择、继承和发展。学校作为文化的承载体,可以对文化进行汇聚、选择并创新。三是学校教育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保留和变革的作用。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目前来讲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一些人会刻意夸大其对文化保留的作用,一些人则夸大其对文化变革的作用。实际上,学校教育在保留文化的时候也让文化发生了变化,他们是同步进行的。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经过积累的文化遗产,经过人类的抉择与组合之后便形成了学校的课程,这些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人们长期实践之后的有价值的文化。青少年们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也就将文化长期保留下去了。同时课程的变革则是文化发展结晶,并推进了文化的发展,此外,学校教育还通过另一条途径来推进文化的发展,那就是革新学校教师的教育工作。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课程科目和课文都非常死板,但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却是比较灵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其加以添补与发展。由此可知,学校教育不但是文化的保留,而且也是文化的发展。每个教师都应该要正视到学校教育在文化的保留和变革方面的作用。

二、学校教育文化的缺失

学校教育即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使其身心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发生某种变化。文化,从理论上说会对学校教育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然而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社会建制的,在大环境上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社会的主流文化。由于文明是非常复杂的,学校无法整个的吸收,因此,会尽力将其中的丑陋现象排除。固然如此,为了均衡社会环境中的不同种类成分,学校环境必须确保人人都能冲破他所在环境的限制,从而与外界更广阔的环境之间建立联系。[2]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的特点会受到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造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校教育不同的主因,这一点同时也决定了学校文化不同于一般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适宜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参与,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时刻受到社会主流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制约。虽然这种文化相比较于人类所有的历史文化来讲,是有一定的联系。但他们的联系往往比较疏松,几乎都是经由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来加以推进的,从而蒙蔽了人们的眼睛,让他们只重视学校教育的可评价部分。在“应试教育”的模式指导下,学校教育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业成绩的提高方面,并以此组建学校的教育程序,它并不能充分、完全的体现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目前,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即文化缺失。该问题非常突出,可以从对素质教育的呼唤以及在培养对理想的追求上等都可以清楚的看出。有如下几点是造成学校文化缺失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采用精英教育模式,小学将人才输送到初中,初中将人才输送到高中,高中将人才输送到大学;二是在课程改革前,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难、繁杂、缺乏创新点,很多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而被淘汰,沦为教育的一代失败者;三是教育方式的中心偏离了以教育学生为目的,对学生的态度、精神教育以及价值观忽视了,没有将学生当成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完整的人,仅仅把他们训练为知识的容器。

三、学校教育文化的回归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文化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也完全顺应了现代学校发展的民主性、开放化、个性化等趋势。这类趋势体现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内在要求。同时,其还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这个方向。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人的自身价值与尊严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人们开始关注生命、注重人格,这是对人存在的这个问题的重新思考。[4]所以这样的时代迫切需要张扬人性并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所以,要得到自由,实现解放,就要我们去反省自己的文化,从而通过对文化的转型来一步一步的实现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二是以人为本体现了教师、学生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力作用。学校文化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文化,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而课程文化则属于一种协商文化,它并不是直接将文化输送到学生身上,而是经过师生在课堂上的协商,在这个过程中达成共识而形成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将来社会的教学模式将有所转变,即由师生授受系统向学生参与系统的转变,这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学生积极参与型、对话型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动机、角色等,可以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并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三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师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本管理,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将教育和文化相融合,文化和管理相结合,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教师的模式,最大程度的将教师在文化建设中的激励与凝聚功能发挥出来,为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贡献力量,为学校在巨大的社会竞争中求取生存与发展的大业添砖加瓦。教师文化将学校教师摆在管理的最高点,把教师作为学校不断发展的首要资源,把对教师技能、文化修养的提高和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扬看作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构建完善的学校文化制度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其制度,在于服务于人。通常学校的制度归根结底都是要服务于学校里面具体的人,为教师、学生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提供时机、保障和平台。要做到明确制度为人服务的观念,学校必须要组建一个新的评价机制,一个具有发展性,能够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记录与观察学生的每一步进步。例如建立学生“档案袋”、“成长记录簿”等。此外,评价主体应该更加广泛,不单只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而且也应该在评价教师的时候更多的注重教学的过程,充分尊重教师们的人格和尊严,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和发扬各自的教学特色,为教师在各自领域的发展提供屏障。[5]因为学校不同群体的作息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如借阅图书、使用实验室和微机室等,学校应该依着不同群体的时间尽最大可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通过调动不同的因子来激励其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二是要因校而宜、因人而宜的制定和实施每一项制度。以评价制度来讲,不同的学校拥有不同的地理位置,而学校里面的组成人员也是不同的,学校一定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构建适合于自己本身的评价体制。例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形,构建起一个分类教学、分类评价的教学体制。学校的教学研究制度要依本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指导教师对教学问题要有足够的关注度,从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入手进行教学研究,为其提供机遇、平台与保障发展自身专业。

(三)加强学校课程文化功能的实现

学校课程文化功能的实现有利于学生文化世界的构建,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一定要注重课程文化功能的实现,将其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但是在课程文化功能的实现过程中,要避免将课程与文化混为一谈,而是要注意把课程知识和文化知识密切联系在一起,进而进行互相转换。可以说,课程主要是来源于文化的,因此课程的实施只有在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感悟的基础上,才真正的具有了文化涵义。在现代教育中,虽然我们在大力倡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客观科学知识,但却不能忽视科学知识所具有的陶冶功能对学习者文化构建产生的重要意义。曾经有学者说过:科学知识的陶冶价值只有被学习者进行理解和应用之后,其本质内涵才被赋予了生命。就像是我们在学习物理和化学知识时一样,我们注重的并不是物理和化学问题的结果,而是获得这些结果的整个过程以及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获得了真正的知识。[6]所以,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如果只是单纯的获得结果,就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陶冶功能、文化价值背道而驰了。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应该积极的把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切实的体验和感受,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积极建设学校物质文化

一是要为教师、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和学习设施。学校必须有适合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与协助设施。例如能够依照不同种类的教学设计来对学生座位的课桌椅与教室进行相应的排列,对图书馆、教研室、计算机室、教师休息室等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或是增进服务设施。二是要彰显出学校物质文化培育人才的功能。校训要表现的美观和醒目,让学生以及教师们对其尊重;在校内要多培育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时刻张扬出生命的活力。校园绿化的工作不一定只是老师的职责,学生也可亲自参与其中,亲手培育花草树木,在美化校园的同时,感悟到另种文化的“营养液三是在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时,要充分挖掘、整合附近的资源。除了利用国家的扶持之外,学校还可以向社会争取更多的支持,也可以自主研究出路并筹集资金。学校要挖掘与运用社区、家庭资源。一般社区、学生家中的图书、乐器和其他小件物品以及社区的有学之士和学生家长,都可以为学校所利用并分担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跟学生也可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为学校创设各种物质文化,特别是学校的绿化设计、校内教学辅助设施的制作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微妙领域,但是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校文化往往因为其地位的微妙而被教育工作者所忽略。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认识到学校文化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重要意义,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认识到现阶段学校教学文化的缺失,并采取积极措施让文化回归到学校教育中,是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界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12,(8):58-61.

[2]薛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33-37.

[3]郝德永.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现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8-144.

作者:周小英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四篇:学校教育美育融入策略

网络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的迅速进展,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课题,更见凸显出美育在当前学校教育的中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尽快学校没与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是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两个《决定》都对要求做出了明确而又深刻的阐述。要真正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就必须树立全新的美育理念,并对网络文化向教育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给予认真的思考与回应。真正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必须破除将美育完全等同于艺术教育的片面认识,必须认识到现代美育思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具有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的意义。

素质教育中的美育决不仅仅是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课。艺术教育确实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艺术教育并不能完全涵盖美育。美育并不仅仅是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更重要的意义上,美育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育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体现并渗透于一切教育活动当中的教育艺术或教育方法,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真正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美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综合、协调的枢纽作用。美育的这一特殊地位和作用是由美育的本质决定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美的形式的教育或感情教育,而且包含着德育与智育的因素。这是因为,美虽然不等于真与善,但本质上体现着真与善的统一;审美为一种精神活动,虽然不等于认知活动和道德意志活动,却往往包含着对真理与道德的评价。所以,美育虽然主要表现为美的形式的教育和情感教育,但却同时推动着认识的深化和道德的完善,尤其是在完整的现代文化人格的培养过程中,美育的这种综合、协调作用是其他几育所不可替代的。因此西方近代美誉思想的先驱席勒早就指出:“要使性感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席勒的认识表明在人的“知”“情”“意”三重心理结构中,情感是知觉于意志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形成完美人格的动力环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深刻地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美育的这一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美与远不仅仅是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重要的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体现并渗透于一切教育活动当中的教育艺术或教育方法。如果不这样理解的话,只注重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注重教会学生如何理解和感悟美,如何爱护和创造美,教出来的学生也许会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水平,但很难说就具备了健全的现代文化人格。所以,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必须体现美育的本质,促进学生个人修养与情操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得到的意志品质,丰富学生的性情与情趣,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美育作为教育理念、教育艺术和方法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首先表现为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能教育而言有着渗透关系,只有在的、智、体、劳的教育中体现了美育精神、美育艺术和方法,这些教育才是愉快的,才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

从德育方面来看,我国古代一贯注重道德教育,而且很早已注意到德育过程中的美育艺术和方法,孔子就提出了“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论,对于运用诗歌、音乐等美育形式来进行道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从体育方面来看,健与美的结合,竞争与协调的融合,所显示的不仅仅是人体美,所锻炼的也不仅仅是身体,更是对意志与情操的锻炼,更属于学校美育的范畴。从劳动技能教育来看,则不应该仅仅进行纯技能的教育,更重要的应该是按照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将美育渗透到其中去让学生掌握美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新兴科技美学则已经给劳动技能教育中的美育提供了理论支持。美育作为教育理念,教育艺术方法贯穿于学校全过程,其次或者说更本质的是体现在教师素质及形象上。素质教育不仅仅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首先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否能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及形象对美育的实现来说非常重要。教师的素质及形象主要是由完美的知识结构,道德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的结构所构成,表现为优良的师德,渊博的知识,优雅的气质和风度等。优秀教师的素质和形象其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美誉,一方面,教师的美好形象对学生起着最直接,最有力育人作用;另一方面,正因为学生受到教师优良素质和形象的感染,所以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目的也就能得到完满的实现。

作者:陈俊 单位:合作市第一小学

第五篇:科研视角下的学校教育供给思路

学生为什么择校?表面上看是学生、家长的学习消费行为选择,实质则是教育供给质量差异。这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和存在的现象。目前,学区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区内教育资源均衡与公平的问题,但并没有真正内生性增加优质教育供给。所以,如何真正提升学校自身教育供给的质量,成为每个学校的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2014年,东城区提出“盟贯带”模式,北京171中学与青年湖小学实施九年一贯制,生均师资配比、生均资源配比成为学校提供优质教育供给的制约性因素。这个难题如何破解?路径和策略在哪?以此作为问题切入,我们从科研视角审视和探索影响学校教育供给的科研、教研、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学校教育供给质量。

一、做特色教研,提升教师质量

管理者要知道教师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读懂教师想要做什么。要把教师想要做的和学校教育想要供给的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1.以理论为指导,以课题为抓手,确立学习型校本研修团队新理念教师发展,首要任务是构建学习型的高效团队。而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学校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科研课题,如学案教学行动研究、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等,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问题,有层次、有侧重地采用“渐进式——议”“引领式——研”“进入式——学”“硬推式——训”“能动式——行”等方式推进。在行动研究中,使“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2.以组织变革为依托,以行动研究为途径,搭建团队校本研修新平台通过“基于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探索出级部、班级组、备课组三级学习型组织建设模式。级部引领,研究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提升级部校本研修水准。级部长要联合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做到“五位一体”。级部作为学校管理与实践层面的桥梁,要搞清楚教师需要什么,学校能提供什么。级部管理重点要从四个维度着手:级部质量分析会、级部教学经验对接会、级部考察活动、级部统领学科。班级组连横,研究好“综合学习力的木桶效应”,形成班级团队校本研修合力。在级部下设置班级组,提出“班主任是班级成绩的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是本学科成绩的第一责任人”。备课组合纵,研究好“真、实、新、活”,形成备课即研究的校本研修内涵。“真”研修:专题研究、话题研究。“实”研修:人人参与、全程参与。“新”研修:与时俱进的微创新,即倡导课堂教学中的微创新。“活”研修:活学活用、迁移变通,提倡能力立意。

二、形成校本课程丛林效应,提升课程质量

具有丛林效应的课程体系,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所以,学校教育供给质量的核心是构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校本课程丛林。1.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学校教育基础供给质量内涵发展的过程。学案教学、海量阅读、自主高效课堂等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有效路径:变课标为学标,变教材为学材,变教案为学案,变先教为先学,变接受为探究,变独学为合作,变同质为个性。2.特色化校本课程丛林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中,学校着眼于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19个艺术课程模块、13个体育课程模块、10个科技课程模块,丰富的校本课程丛林向学生开放并形成成熟的特色课程精品化的操作与实施路径,全校网络选课、全校走班、“专人、专项、专室”培养学生专长。在课程丛林中,学生至少要学习4门艺术课程、2门体育课程、1门科技课程,即“4+2+1”特色课程。

三、课改从改课开始,提升课堂质量

在“自主高效课堂”课题研究中,全体教师参与,先后开展了20多轮600多节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总结并提炼出课堂精彩和高效的五步流程:明确目标、自学初评、展示提升、讲解拓展、练习反馈;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通过课堂流程得到确认,“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共识得到真正落实;总结并提炼出课堂精彩和高效的《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学科课堂质量标准》,用标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引导课堂评价、促进课堂生成;总结并提炼出课堂精彩和高效的教学原则:没有落实就没有基础、没有高度就没有高分。科研引领学校教育供给,需要系统设计每一个发展阶段重点攻坚和解决的问题,在破解问题中寻觅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学校要做更有作为的教育,丰富教育供给,提供更适切的教育,从而摘取素质教育的果实。

作者:陈爱玉1 张述林2 单位:1.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校长 2.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科研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