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回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浅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回族、东乡族学生因为流动性较大,加之父母的育人观念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无法给予孩子应有的帮助和辅导,导致他们在汉族学校学习能力较弱,尤其数学学习方面问题突出。因此,促使他们愿学、乐学、会学数学,就成了提升他们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我们在研究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可行性做法:引领家长成为孩子学习的助力者;抓好学生基本数学素养是核心;课后多管齐下扬自信;日常学科整合融一体。
【关键词】回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策略
笔者所在学校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25%。他们的家长绝大多数属于文盲或者半文盲,平时忙于生计,对于孩子的学习关心甚少,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最令教师头疼的是他们的学前教育,为了节省开支,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上幼儿园。孩子入学后,识字能力几乎为零,理解能力更弱,这些学生每班都分布有12人左右,课堂上教师尽管极力实施差异化教学,但时间有限,对于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无法一一满足。为了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们历经两年的实践研究,总结了一些可行性做法,分享如下。
一、引领家长成为孩子学习的助力者
(一)以身边的事例不断感染家长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因为学历低,所以不重视孩子的教育。2017年高考,玉门市**中学回族学生马某某以668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这在回族家长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们一谈起那个孩子就眉飞色舞。于是,教师在家长会上就以马某某的父母为榜样,共同剖析实例,尽管马某某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孩子为什么那么优秀,就是家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和教师沟通,共同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就是少数民族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与班级的文娱活动,我们就把玉门市**学校的孩子去香港表演舞蹈大受关注的视频播放给家长看,孩子们的出色表演引来家长们的赞叹不已,他们都不曾想到自己的孩子能有这么大的本事……通过本民族身边事例的交流分享,他们的理念变了,思想认识变了,甚至有些有远见的家长,尽管家中孩子较多,但是周末还能把孩子送到校外辅导机构去参加各类培训学习。
(二)巧用媒体平台的语音功能加以引导
我校少数民族的学生家长主要从事的职业是养羊、牧羊。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发文字性的消息大多数家长都说看不懂。为此,教师专门建立了少数民族班级群,主要针对学生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发语音、图片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班60%的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基础差,接受新知慢,所以学习吃力。为了让他们能跟上“大部队”,我利用微信的语音功能,每天晚上抽出1小时针对家庭作业中的问题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讲解。经过一学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成绩也有显著提升。
(三)成立少数民族优秀家长宣讲团并不断辐射
期中检测后的家长会,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家长总是不能按时参加。于是,学校决定以年级组为单位,专门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家长会。各班抽选优秀的家长组成宣讲团,每次安排3~5名家长对配合学校、教师工作,学生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进行宣讲。有时候还利用他们居住相对集中的特点,宣讲团深入社区或居民点,把他们聚集到一起,使用他们的方言,一边沟通学情,一边交流做法。经过多次宣讲,家长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理念也不断转变,形成了很好的家校教育合力。
二、抓好学生基本数学素养是核心
(一)从课堂“六个优先”来抓数学素养
即座位优先、作业优先、发言优先、练习优先、辅导优先、批阅优先。座位优先,就是前三排“黄金座位”统统安排回族孩子。作业优先就是课堂检测和家庭作业分层布置,简单作业优先安排他们,等到达一定水平后,再逐渐增加思维含量,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走向成功。
(二)将课堂教学游戏化、情境化来抓数学素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了使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教师从导入新课到重难点的突破,都千方百计用活动模块组织教学,真正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课堂。
(三)利用生活化的数学引导数学素养的达成
回族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面对稍快的课堂节奏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各种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在讲解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时,教师结合回族学生使用人民币得心应手的现实情况,让他们汇报花销记录。在引入元、角、分的基础上,再引出小数,他们接受知识就会更加轻松自如。
(四)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升华数学素养
寒暑假,少数民族的学生可谓“散兵游勇”。大人们外出打工、孩子们无所事事,为了让他们安全上少出纰漏,我通过网络资源找到了数学预课资源,每课5~6分钟。每天给他们私发一个小视频,之后通过语音回复听懂了什么,哪儿没听懂。开学后,给他们提供展讲的机会,结果90%的学生都跃跃欲试。
三、课后多管齐下扬自信
1.专设少数民族学生奖项。学校定期评比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和进步奖、自律奖等。2.走访入户送教送温暖。学校定期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协同作战,深入少数民族学生家庭,开展辅导和送温暖活动,把缺漏的知识和学习用品送到学生家中,拉近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民族融合的感情。3.“兵帮兵,兵教兵”已蔚然成风。为了落实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教师将学生分为几类,基础最弱的要紧紧抓在教师的手中,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安排班里A层学生去辅导。这样分层落实,使每个自卑怕学习的学生都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了学习信心。
四、日常学科整合融一体
(一)数学教师常扮演“母语老师”
学好语文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但许多回族学生的识字能力极弱。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常给他们教写一些常用的汉字,将语文和数学进行了有机融合。
(二)将数学与美术、体育课有机结合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连除、乘除”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理解不深入。这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出示他们美术课办的小报,以一张小报共有1200字,分为了3栏,每栏分为了10行,每行有多少字?结合实例出示算式1200÷3÷10和1200÷(3×10),让他们说一说两个综合算式分别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利用小报,很轻松地让学生理解了不同算法的含义。总之,回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既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多样的方法。参考文献:[1]谭爱平.让班主任工作快乐起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张晓红 单位: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