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都形成了“互联网+”的模式,教学领域也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的新概念,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成效。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化艺术类教学也不断地融合信息化技术,改良专业教学的模式。本文主要是分析现阶段“互联网+”时代下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分析其改善的策略,探索增强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具体措施,以期增强专业课堂教学的活力,切实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文化;艺术;教师;信息化教学
教育已经升级为“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教育时代,深层次地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良,寻找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育方式。互联网大背景之下,有效地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寻找二者结合的最佳契机点,最大化的提升教学质量。“互联网+教育”的模式的提出,也就意味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熟练信息化教学技能。本文主要是从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视角出发,立足于文化艺术类教师的特点,深度地分析其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强化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比较滞后
互联网时代青年文化艺术类教师具备使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但是其对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理念理解不够透彻,仅仅是简单地将信息化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点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现阶段,一些文化艺术类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以照本宣科的形式将幻灯片上的知识念一遍,信息化技术手段完全成为提词器,这样的教学理念和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而只是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形式,这样浪费教学资源。所以,互联网时代下,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并没有切实地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内容相链接,没有进行合理且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设计,导致信息技术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互联网时代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化艺术类教学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未来发展。[1]文化艺术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形象思维和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般会忽视信息化技术对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文化艺术类教师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上差距较大,部分教师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除此之外,文化艺术类教师尚未寻找到将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有效手段,所以导致信息技术在艺术类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明显不足。
(三)缺乏长效的培训和评价机制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能单纯地依靠教师自学,学校层面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培训和评价机制,在制度的驱动下,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现阶段,我国并没有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决定教师上岗的标准就是教师参加相关的岗前培训,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证书就可以直接走向教学岗位上。在岗前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并没有把信息化技术放入考核范围之内,同时也没有作为评价指标,所以导致教师对信息化技术手段并不够重视,从而不会深入地将信息化技术与专业教学相结合,那么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质量就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有些高校针对文化艺术类教师开展相应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但是大多都是短期突击性的,尚未建构长效的培训机制,这样难以从本质上提升文化艺术类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
二、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特殊性
(一)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
文化艺术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个性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但是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清晰的思路建构完善的教学结构。所以,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文化艺术类教师必须要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方向,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将信息化技术与专业教学知识链接在一起,从而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二)学科发展方向的多样性
“互联网+”时代下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为融合多学科的多元化发展样式,信息化技术已经与艺术类专业相关的课程融合为一体,逐步成为艺术类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比如一些图像处理课程、后期编辑课程、动画制作等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所以信息化技术在艺术创作相关的课程中已经广泛应用。也就是说,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能够决定艺术类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3]在此形势下,文化艺术类专业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技术,拓展自身的信息化技术知识,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科的多样化发展方向。
(三)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文化艺术类专业课程建设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不同专业的艺术教师都有自身独特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下,要求教师必须要结合信息化技术重新建构教学模式,这需要相关的文化艺术类教师颠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创建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文化艺术专业的教师受到信息化技术掌握程度不够和专业知识的限制,不能将信息化技术与专业课堂知识点充分融合,导致信息化技术手段只能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所以教师知识机构的不完善制约了文化艺术类专业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三、文化艺术类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建相关政策,激发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互联网+”时代下文化艺术类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地全方位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切实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有效促进文化艺术类专业的现代化发展。[4]对于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学校层面要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同时把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长期的重点培训项目,从思想深处刷新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态度,让教师清晰地意识到信息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走向。学校建构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的考核和激励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鼓励教师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专业课堂教学之中,创建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的比赛,如微课比赛、幻灯片制作大赛、慕课录制等,在比赛和考核中让教师互相学习,切实地提升文化艺术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组织相关培训,提升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培训活动的开展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最直接的方式。[5]学校组织文化艺术类教师参加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知识相关的培训,通过培训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教学理念传输给教师,让教师意识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促进教师成长。学校可以定时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创建长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机制,针对文化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开展分级分类的培训,有计划地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促使教师能够将培训知识有效的牵引到实际的教学之中。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构建一些网络培训中心,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在一些慕课网站或者网易公开课等学习网站上进行自我学习,关注一些创新性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实践成果,增加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文化艺术类专业的相关教研室要针对信息化教学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探索将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相融合的措施,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开展教学实践,锻炼文化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只有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确保信息化教学模式落到了实处,教师确实具备了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能力。[6]教师是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践者,只有在教师掌握了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前提下,才能保证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性地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融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成效。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平台建构反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上课之前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堂知识点,让学生自学并总结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大大提高了教学成效。再比如一些设计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软件,增添艺术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借助专业软件提高艺术创作的效率。
四、结语
文化艺术类专业教学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教学形式不断地发生变革,形成信息化教学模式。所以,文化艺术专业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的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探索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相融合的最佳方式,最大程度地增强教学质量,切实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房三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667(9):70-71.
[2]董涵.“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析[J].电子工程学院学报,2019,8(11):79.
[3]王卉,吴利娟.“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6):99.
[4]胡馨月.“互联网+”背景下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3):108-110.
[5]王志伟,张翔,张建宏.“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J].长江丛刊,2020,488(23):143-144.
[6]陈雪莲,安然.基于“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J].才智,2020(13):168.
作者:彭玲 单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