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内容摘要:作为经济运行的反映模式,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各有不同特征却又相互关联。资本化定价系统是虚拟经济基础,成本价格系统是实体经济基础,两者的运行特征独特,且彼此互相作用。深入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内涵和规律,可发现作为虚拟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更有利于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而不同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表现。基于总量与结构视角下,本文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有助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总量结构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内涵及其规律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分别作为两个子系统,通过两个子系统的有效运转,其内部要素的数量和结构均衡搭配,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最大化经济利益状态,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本质上来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并非静态、局部的发展观察,而是要进行深度、动态考量的过程。两者之协调关系,并不单纯取决于总量关系,还要考察其内部结构的关联程度与耦合性。因为即使两者的总量比例相当,但内部要素发展不均衡,也会造成两个子系统的不协调发展。从理论性而言,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考察,要细致入微,从供求两个方面入手。供给方面,实体经济的产出并不具备充分弹性,更多的取决于定量的劳动力、资金与其他生产要素;需求角度,实体经济具有连续性与稳定性,存在边际效益的递减效果。整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可以借助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两个方面表现,即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物价水平的稳定性。一旦存在经济指标的大幅度波动或居民收入减少的情况,则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体现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

第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所依托的基础。从本质上而言,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为特征的价值体系。虚拟经济自身无法创造实际的利润价值,其存在的意义主要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分散其风险,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需求。追溯虚拟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虚拟资产诞生于实体经济的需求,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例如股份公司与股票的出现、债券与金融衍生品等工具。在虚拟资产规模扩张的形势下,效规避了实体经济的潜在风险。客观而言,虚拟经济并不创造价值,但通过虚拟资产价格波动,将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在虚拟经济中的资本化财产重新分配,也将由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来决定。第二,适度的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进步。基于适度基础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存在着资源配置调节作用。虚拟资产在资本化定价基础上,与实体资产的增长模式不同,其价格更多依托于市场预期,不存在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约束与投资成本限制。简而言之,市场需求旺盛则会无限积累虚拟资产,直至出现资产泡沫及其破裂。在此理论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适度规模比例,保持两者的协调性,并不因为某一方的剧烈波动,导致另一方发展功能失效。根据研究发现,基于适度发展原则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虚拟经济会向实体经济提供其发展所需的融通资金。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例,其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大都离不开债券、股票及其他虚拟资产的融资支持,尤其在新兴科技、新能源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融资需求越大,风险越高,单一化的实体经济主体难以承担市场风险与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在虚拟资产的风险分散下,为新产业发展提供了规模性的融资支持。与此同时,在良好的虚拟经济体系表现下,可以有效准确地呈现市场信息,助力实体经济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是分散市场风险,简单来说,就是采用多样化的虚拟资产,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的规避风险途径与工具。举例说明,在股票与债券发行的背景下,企业与公司的风险便得到了分散与转嫁,众多股东与单个投资者的风险不再集中且相对可控。诸如此类的金融衍生工具,让传统金融资产的风险也得到了更优质化的分配与重新组合,再次保障了其规避风险的作用和价值。第三,虚拟经济独立运行规律日益明显。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虚拟资产的膨胀性扩及全球范围,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在资本定价基础上,虚拟资产的自我增值和积累运行规律越加独特,其自我机制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加强。第四,虚拟经济的不同发展模式,会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受金融体系、社会文化与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在不同国家的虚拟经济差异性特征表现下,则会形成不同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例如英美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需求追随”特征模式;日德以“供给领先”为特征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再比如发展中国家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发展模式。不同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其风险分散、信息产生于传导等特征不同,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效果也会存在差异性的表现。

二、总量视角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与实体经济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不同,虚拟经济的价格决定机制主要由虚拟资产的未来资本化收入流决定,即虚拟经济的价格决定机制,是以心理预期等要素为支撑的价格体系。从本质上而言,虚拟资产与实体资产的根本差别就是资本化的表现。在市场交易机制中,虚拟资产的特征表现为价值符号特征与实体资产依托特征。基于国民账户核算体系,包括金融衍生品与股票、基金、其他有价证券等,均可划分为虚拟资产范畴。除了房地产与金融资产之外,虚拟资产构成还包括艺术品与知识产权等。对虚拟经济进行规模测度,需要从流量与存量两个角度入手,前者是某段时期虚拟经济部门交易规模的反映,后者是虚拟经济结存规模的表现。刘林川(2014)研究表明,随着宏观经济波动,虚拟资产总量指标也会呈现明显波动特征,且波动走向受国家宏观政策与制度影响尤为明显。在实体经济总量测度方面,刘林川采用了MPS与SNA转化的方法,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测算发现,基于总量视角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系统间各指标关联度较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重点、协调性发展与关联程度,均在不同经济阶段存在不同特征表现。基于总量视角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可以从金融业、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进行观察。一方面,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所拥有的资金存量,难以满足其产业或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量。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体经济产业或企业必须向多元化与高精尖技术化方向发展,并需要有大量资金作为支持。目前国内的实体经济虽然有相互拆借的融资方式,然而依旧难以解决资金不足的情况,不利于实体经济产业的整体持续发展。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产业通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方式,将有力推动实体经济快速与稳定的发展。根据原银监会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分别在2015年、2016年为实体经济产业或企业注入7.82万亿元、8.31万亿元资金,为实体经济在供给侧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进程中,银行的资金支持也难以在很短的时间为企业提供实时帮助。与此同时,银行借贷还会给企业造成较重的还本付息压力。在此背景下,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寻求新的资金支持,即通过上市融资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取无需偿还本息的发展需求资金、资本。

三、结构视角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结构视角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部结构,决定了两者的协调发展情况。作为虚拟资产的重要部分,金融资产与金融市场的结构关系密切,在不同金融发展模式特点下,虚拟经济与金融资产结构关系有所不同。不同金融发展模式的资产构成不同,例如在银行主导型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下,银行作为全能型金融服务机构,其经营范围涵盖广泛,且在部分国家大型银行、国有银行或财团,将直接决定市场经济的走势。基于不确定性资本市场环境下,由于交易效率、信息产生模式与风险传导机制的差异,不同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与稳定性影响产生差异。从实体经济增长角度来说,金融部门资源配置功能的表现,将直接决定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性。Merton和Bodie、刘林川等人的研究中,分别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大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性特征,及其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效果。在企业微观治理结构方面,从当下国内企业的发展潮流来看,包括阿里巴巴和华为等知名企业,都在跟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最新发展趋势,采取多元化股权和员工持股的方式,来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多元化的股权体系构建,允许非金融企业参与,吸收新股东,不仅可以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且还有利于强化经营管理体系。员工持股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将职工和企业融合在了一起,而且还有助于构建现代化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现代化的治理模式下,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结构将会借助金融市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化中观层面而言,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将推动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的高层次转化,促进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二者相得益彰。学者Dollar和Balassa通过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Lee等通过研究表明,进口资本产品可提升国家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通过选取马来西亚的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数据,Milner团队在研究中得出结论,即相较于初级产品而言,制成品出口对GDP的影响更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间产业转移现象越来越明显,且产生了国家性梯度转移。例如英美等市场主导型金融发展模式,其新兴产业的兴起,均源自于实体产业与虚拟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资金配置宏观角度而言,长期稳定的融资关系更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纵观目前我国中小实体企业发展的阻力,就是资金不足且投融资市场不健全造成的,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旨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虚拟经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弱点。通过观察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一旦虚拟经济的风险爆发,甚至会导致金融产业产生“塌方式”崩溃。因此,自金融危机后,全球各国纷纷在增加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并不断提高支持度。以我国为例,虽然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受到波及较小,但是依然开始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战略上通过虚拟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四、总量与结构视角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健全监管与预警体制,规范发展。针对现阶段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强化虚拟经济的核算,完善虚拟经济统计体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完善虚拟经济统计核算的制度与方法,把握虚拟经济的运行规律,借助虚拟经济部门数据和资料,为虚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支持与解决策略;第二,打造动态性、全局性的虚拟经济监管机制。在深化改革阶段,我国要注重政府职能的转换,明确各类金融机构部门的职能,着眼于虚拟经济发展现状,构建整体性的管理体制,依托于现有监管模式,积极打造协调机制;第三,构建虚拟经济部门风险预警系统。为了规避市场风险,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资本风险与危机,建议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虚拟经济预警指标体系,确保虚拟经济的稳定发展。规范货币资金管理,合理导入实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活动逐利性心理特征下,无论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产业与企业的资本投入其实都蕴含着逐利性特征,其资本的投入会以最大获利区域为目标。在短期内,虚拟经济的这种逐利性投资行为,会为其获得短期的快速发展,增加获利性并吸引更多外部资金加入。但受限于虚拟经济的逐利性特征,其潜在的风险也非常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所以需要采取规范货币资金的管理策略,从实体经济的角度,确保虚拟经济的风险能够得以控制。在金融产业的资金支持下,确保实体经济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采取以下两个策略:一方面,建议央行强化对地方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与规范,尤其是其对于企业的借贷行为,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确保金融机构所开展的金融业务符合法律要求。在央行的宏观把控与引导下,要规避虚拟经济投资风险,同时也为实体经济发展输入适量的资本;另一方面,建议各个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对于获得贷款的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应予以监督并约束管理,确保借贷的资金能够真正应用于实体经济的企业发展当中。在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背景下,可降低企业进行虚拟经济炒作或使用资金做其他用途,可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强化虚拟资金供给效率,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发展进程中,我国现阶段的实体经济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中低端企业较多,高端企业较少,金融业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支持实体经济的产业升级与转型,促进实体经济的高端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依然需要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与引导职责,拓宽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思维,发挥资金供给的真正价值,进而确保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第一,建议逐步放宽技术性民营企业的信贷限制条件,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信贷政策,激发起信贷的信心和积极性,利用资金推动民营企业的技术革新。政府可以通过联合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展信贷管理改革,为高新技术产业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并投入更多的资金到高精尖领域;第二,基于市场资源配置原则下,对低端产能进行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释放更多的潜在产能。尤其是对于国营企业的管理,要通过资金的合理投入,减少落后产能,提高优质产能,将低能的资金投入转移到高能的产业发展当中。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第三,优化金融产业的市场发展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途径。对部分地区、落后区域,提供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融资对策,促进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永超,张红伟.金融资产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7(9)

2.王守义,陆振豪.以虚拟经济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7(8)

3.文婕.民间资本支持实体经济的空间计量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4.杨留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关性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34)

5.彭劭志.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5(38)MacroVision

作者:叶云 施和平 单位:景德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