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学发展观中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学发展观中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学发展观中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研究

摘要:社会有诸多要素构成,其中高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场地,它的和谐与否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试从高校和谐校园的深刻内涵、和谐校园构建的价值及其具体对策三个方面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和谐校园;构建

一、和谐校园构建的内涵分析

社会由许多层面构成,只有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一部分,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应该发挥其良好的示范作用,把高校建设成一个和谐的校园。在这里我们要思考,高校和谐校园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中,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特定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呢?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倡导的重要理念。和谐校园的科学内涵坚持了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以其倡导的理念为依据。具体内涵如下:

(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所谓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和法制理念贯彻高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保障师生民主权益,调动师生积极性,使学校的各类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得到和谐的发展。民主法治是高校和谐发展的核心思想。所谓公平正义,就是学校中的各种矛盾能够得到妥善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一切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学校的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和谐不是没有矛盾,也不是没有差别,恰恰相反,和谐是建立在事物的差别和矛盾之上的,也就是说,和谐是一个相对发展的概念。校园的和谐是建立在正视矛盾和承认差别之上,建立在化解矛盾、协调差别之上,而化解矛盾、协调差别的过程就是公平正义。在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校园内,才能保障师生的自身利益,才能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二)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所谓诚信友爱,就是教师之间、领导之间、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融洽相处。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与摩擦,离不开诚信友爱。只有在一个充满诚信友爱的校园中,师生和员工的创造力才能被激发出来。所谓充满活力,就是学校师生和领导的创造力不断得到激发。和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只有消除那些阻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不和谐因素,才能使教师、学生和学校得到持久的发展。

(三)安定有序、以人为本

所谓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管理制度达到良好状态,师生员工能够安居乐业,学校一片和谐景象。安定有序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前提,也是学校师生的普遍渴望和需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学校坚持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此推进教学,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校园是学生的校园,教师的校园,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本质所在。高校和谐校园内涵的六个方面,体现了校园建设中的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正义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和特征,而且也是我们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

二、和谐校园构建的价值分析

高校是传播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它与社会之间有着更直接更紧密地联系。目前,高校教育在走进社会中心的过程中,正在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如今,高校教育逐渐社会化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必然要求高校教育更多更广泛更直接地服务于社会,这是社会对高校建设提出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要求。而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与水平取决于高校自身发展和建设水平。通过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对促进高校教育的和谐发展,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并且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一)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必需构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内涵是以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权益,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师生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学生和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为学生和教职工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样,以人为本的思想还需要体现在校园的建设上,就是要抓好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协调好学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协调好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及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好学生和教职工人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战略部署的实施必须构建和谐校园

社会由许多要素构成,校园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社会的和谐必然要求构成元素的和谐,最后才能达到整体的和谐。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科技的重要园地来自于高校,社会创造力的源泉同样来源于高校,而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离不开高校。因此,高校的和谐在整个社会的建设中起着引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高校承载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三大功能,高校应当也必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行者,其改革与发展方向必须和社会的建设相一致。所以,构建一个拥有着科学发展理念、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团结友爱的高校和谐校园,不仅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还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和文化方面的支撑,以此达到影响和推动全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近几年,随着高校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到来,高校经受着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巨大考验。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在学校中反映出来,这些给今天的校园带来不和谐。学校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校园应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

(三)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前提。世界大学基本的办学理念是不断追求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校园内部和谐是实现自身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从高校内部环境来看,校园建设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改革、科研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绩效工资改革等方面,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解决不好,势必影响高校的良性运转。从高校的外部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快速转变,由此带来的高校培养理念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这种矛盾制约着高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就是要妥善处理校园的内部、外部环境和周边环境,弘扬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最终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稳步有序地发展。

三、和谐校园构建的对策分析

(一)构建和谐校园要树立科学的定位观

高校发展要充分的对自身进行定位,确立科学的发展方向,定位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要考虑自身发展在同类其它高校发展中的地位;二是思考社会需求与自身培养目标的关系;三是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发展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其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高校的定位也在不断的转变。所以,高校要不断做出新的、确切的、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相反,如果高校发展的定位不准确或模糊不清,就会在实际办发展中受挫,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结果就会导致办学质量下降,学校声誉受损,社会地位降低。所以,高校的发展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彰显自身的特色优势,以使自己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处于模范带头作用。

(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人为本”是一种发展理念、管理理念、目标理念,是高校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就是要高度重视教职工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在科研中,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他们的科研能力;在学校发展中,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发展目标,切实保障师生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全面持续协调的发展观

全面持续协调的发展观是一种和谐的发展观,高校和谐发展必须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首先,处理好高校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需要规模的扩张,规模上去了,还要把握好质量问题,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之根本,不仅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其次,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学校的第一宗旨是人才培养,就一般大学而言,要坚持科研服务于教学,教学促科研的理念。但是,许多学校形成一种“重学轻术”的思想,致使学校在发展中形成一种只重视科研数量而不重视教学质量的风气。这势必影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最后,处理好学校内部各种利益的矛盾问题。学校在发展中会出现一种矛盾,那就是学校发展和职工个人追求之间所形成的矛盾,学校的发展与服务学生的导向形成矛盾以及教职工之间也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将阻碍学校的发展与和谐校校园的构建。因此,学校各方面的发展要考虑到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长远、和谐发展总之,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创新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体验和谐大学[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7.

[2]程旭惠,楼梁.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和谐校园构建研究[J].社科纵横,2009,24(6):177-178.

[3]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张晗 单位:平顶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