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共享经济下的农村共享资源现状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共享经济下的农村共享资源现状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共享经济下的农村共享资源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共享经济带来的效益。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开始出现闲置资源,为共享提供了基础条件。通过问卷抽样调查,分析江苏省农村共享经济发展状况,发现存在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对共享经济认识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促进农村共享经济发展,建议多渠道提升农村闲置资产的价值,强化农村从业人员的学习,提高知识层次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搭建高效信息化互联网平台,跨地界、跨区域联合分散的农户、小合作社等。

[关键词]共享经济;共享资源;现状;问题

近年来互联网领域出现三大经济热点:移动支付、农村电商、分享经济。其中分享经济(SharingEconomy,也译共享经济)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对传统的经营模式也提出了重大挑战,有可能颠覆和重构现有的商业模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在互联网平台下有可能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共享经济发展趋势

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于2008年前后逐步发展起来,并于2011-2014年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依然保持着较快发展态势;从共享经济涉及的领域来看,美国交通和住房领域的分享经济较为成熟;英国主要涉及金融领域的P2P借贷和融资,以及交通、教育和知识、二手物品交易等领域;在我国,随着2010年智能手机和O2O的普及,共享经济逐步发展,2013年以来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我国则以金融和交通领域为主,如滴滴打车,蚂蚁短租等企业相继成立并迅速发展。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龙头企业相继进入分享经济行业,为分享经济的发展带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相关分享经济的企业体量和影响力越来越大。2015年夏季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总理指出,“分享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支持分享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强调“积极发展分享经济”。“分享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焦点。未来广大的农村将是共享经济的蓝海。江苏省农村互联网基础相对较好,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但是部分农村闲置资源、闲置人口,甚至闲置时间没有充分利用,用共享经济思维构建农业发展体系,让共享经济理念和农业融合,发展农村共享经济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江苏省农村共享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了解江苏省农村共享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对苏南、苏北两地分别抽取部分村镇进行实地访查和问卷。本次调查从苏南地区调查4个村庄共85人,苏北地区调查5个村庄共81人,一共166人。我们对抽取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被调查对象的住户来源共分三类,中有148人是农村住户,占调查总数的89.16%,城镇户口住户12人占总数7.23%,外来务工人员6人占总数3.61%。从被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看,大多数具有初高中学历,分别占19.28%和28.92%,高学历本科、研究生学历仅占3.61%和0.6%。这说明,在村镇中生活的从事农业活动的对象,大部分是农村住户,外来务工人员极少,并且从事农业劳动的居民学历一般不是太高。另外,通过调查,如上表所示,对于农村共享经济的了解程度和经济预期来看,学历越高,对于共享经济的了解越多,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对于共享经济的概念、共享资源、共享形式等基本不了解或者没有听说过。对于了解农村共享经济的村民,又有着不知如何操作,如何把自己以及周围亲属、邻居闲置的资源价值利用起来,处于茫然状态,对于共享经济在农村的发展预期不高。虽然大多数农业生产者还不是非常了解共享经济,但是,实际上,共享经济正在给他们带来收益和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正在江苏省农村各地悄然兴起,利用闲置的房屋和当地文化特色,开设农家乐,闲置土地出租等正是共享经济的表现形式,农民们已经在很早就开始了共享农资、农具甚至共享人力、畜力资源,多属于无意识状态,为生活所迫的经济行为或出于村民特有的互助热情。

三、存在的主要症结

(一)普遍学历低,认识程度低通过调查分析,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接受、理解和使用新知识、新事物能力差,积极性不高。目前的农业生产者在年龄上比较两级分化,一部分是年龄50岁以上,到外地城市打工返乡或者未有打工经历,因年龄大等自身原因留在农村生活。这部分人群学历普遍较低,初中、小学文化为主,接受新事物、新思维较困难。另外一部分是年龄在16岁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这部分人退学早,没有特殊技能,学历层次多数是高中或者职高、技校毕业。走出校门,滞留农村,又没有在农村进行耕种、生产等生活经历,不熟悉、不适应农村生活,对于扎根农村农业发展不感兴趣。

(二)政策宣传不到位共享经济理念在我国提倡的较晚,而且率先在城市发展。农村虽然有着共享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农村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宣传不到位,小农意识较强,村民组织化经营资产积极性不高,没有动力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思想。目前,甚至村干部基本上都不了解共享经济的实质、发展形式等,很难组织村民积极有效地把闲置资源共享利用。

(三)农业资产被严重低估江苏省农村多处于丘陵地区,与东北大平原有显著不同。土地分散化,经营细碎,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导致农业资产价值被低估,闲置浪费。(四)信息化+互联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高共享经济需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达到共享目的。需要高效运行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撑。目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农村,但是,由于基础设施配套较差,网络不稳定甚至无信号等。学历层次较低及年龄较大的村民对于如何有效使用网络平台进行沟通还存在困难。相对于较发达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网络基础差,在山沟、丘陵地带,甚至接受不到网络信号。

四、政策建议

(一)多渠道提升农村闲置资产的价值首先,国家政策正在逐步支持和开放农业资产使用管理。将有很大机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使得农村闲置资产价值提升;其次,通过共享,可以有效地扩大价值并分担风险。第三,利用国家政策,搞好土地流转,使土地价值增值。它主要取决于如何更好地控制资源以及如何扩大资源的价值。因此必须通过流转,扩大使用权,以获得最大化价值。

(二)强化农村从业人员的学习,提高知识层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积极组织文化下乡,精准培训,通过案例将共享经济理念传达给村民;另一方面,组织有能力、有思想的年轻人走出去,实地考察发展较好的农庄、农场等,通过免费学习、发放奖状、奖金,树立积极分子等方式激发村民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的积极性。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于农业共享经济发展,除了加强政府投入外,还要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放松农民申请贷款、发放贷款、使用贷款的条件,积极主动为共享经济组织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坚决抵制非法金融在农村的活动。构建多元化、精准对接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四)搭建高效信息化互联网平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搭建信号塔,建设公路运输体系,让”互联网+现代农业“在最后一公里能顺利畅通。乡村组织可与城镇高效联系,派驻电子商务、物流等相关专业师资深入农村进行精准指导服务,解决农民不懂的技术问题。

(五)延展活动范围由政府牵头,或者专人组织,借助互联网把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各处的农户、小合作社等跨地界、跨区域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力量,让闲置资源共享,提升利用价值,既能激活沉睡资本,又可以达到多方共赢目的。

[参考文献]

[1]雷璟程,王向辉.共享经济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探讨[J].现代商业,2020(7):91-92.

[2]孔令英,李媛彤.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研究———基于多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2019(12):123-124.

[3]梁信志.农村共享经济发展路径[J].经济研究参考,2018(72):32-34.

作者:何春艳 单位:宿迁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