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创新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创新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创新路径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当今市场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专业针对性。因此,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只有从新闻人才培养的源头做好调整,紧跟新媒体时展的步伐,新闻人才才能更好地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策略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闻专业针对性不够强

在招聘会的现场,在面试的场景中,只见招聘人员直摇头,究其原因,原来是在来应聘的人才中很难遇到合适的人才,特别是新闻专业人才,基本情况是仅限于表面知识,一旦被问到专业性强的内容就不知从何谈起,甚至对行业内的前沿信息几乎一无所知。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本就更新快,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专业知识不过硬,就很难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追溯到目前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来,很多高校对新闻专业人才采用的培养模式还是传统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知识面较广,从文学到管理、从设计再到新闻,很多知识都了解一二,但真是具体到某一行业领域,知识明显不够,专业明显针对性不强。

(二)新闻人才实践经验不足

当今新闻人才走出校园后,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没有问题,但实际动手能力需要手把手去教,需要重新学习并灵活运用知识。目前很多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是坐在普通教室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偶尔可以到校内的实验室进行一些课程的简单实验操作,很少迈出校门到社会上进行实践,特别是和本行业内的实践内容接触机会更少,虽然也有一部分应用型高校有固定的实训基地,但由于受限于校内其他课程的同步开设,仅仅是有机会到实训基地进行参观交流,基本处于走马观花的层面,很难有机会到实训基地进行系统性的实践锻炼。

(三)新闻专业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人才的供给明显不足,因此,新闻行业的人才流动处于快速转动阶段,这样一来,高校新闻专业的师资直接受到冲击。一方面,高校新闻专业有经验的教师大都被社会上的新闻行业盯紧,这部分教师到新闻行业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所以通常易被社会上的新闻行业挖走,这无疑给原本力量薄弱的师资队伍建设增添了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经验丰富的新闻教师不好引进,所以,大部分教师是从更高层级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遴选,这部分教师是从一所学校的大门直接迈入另一所学校的大门,无论是行业经验还是教学经验都有一定的不足,想培养成熟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两个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新闻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创新路径

(一)进一步修订完善新闻人才培养方案

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要想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就需要根据需求来进一步调整新闻人才的培养方案。根据新闻专业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从掌握扎实的新闻传播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视音频制作、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能力,能够在新闻出版、网站等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信息生产与传播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的职业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出适当调整,如每学期增加一定的实习实训内容,减少部分理论课程的开设,增加实践应用型课程等。总的来说,就是根据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进行量身定制培养人才。

(二)学校和新闻单位(包括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探索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根据新闻专业统筹安排,不能仅仅满足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找个基地去实习,而是要真正地进行学校与新闻单位的实体合作。比如,学校与新闻媒体(包括当地的宣传部)合作办实体,像记者站、编辑部、广告分部、发行分部;新媒体可以联合办网站、客户端、公众号等,进行实体运营。学校使用新闻单位的名称,新闻单位(包括当地的宣传部)派员、出钱(也可以融资)、出主管,学校出人(学生)、出场地,双方真刀真枪地办新闻,搞经营。这样,新闻单位不觉得是为你学校服务(培养实习生),学校也不再仅仅是让学生实习一下算完成任务。有合作的实体运营起来,无论是学校还是新闻单位,都需认真对待。唯有如此,新闻单位才会有人才资源,学校培养的学生也才真正会有用武之地。

(三)将“项目运营”“职业经理人制”引入新闻课堂教学

如今的新闻媒体呈现多媒体、多维度、个性化、动态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媒体人的采访、写作、编辑、摄影等能力,更要具备新媒体的运营能力。新媒体运营,就是通过现代化互联网手段,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营销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策划优质的品牌线上活动,向客户推送精准信息,提高受众参与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达到相应的营销目的。为此,当今的新媒体大多采用新的经营方式———“项目运营”“职业经理人制”。每一个新媒体都有一个或多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分包一个特定内容,要求从业者不仅是传统的新闻人,而且要成为一个个项目的经理;不仅会编采,而且要具备“产品经理思维”与“产品运营思维”。要了解市场,了解客户,理解产品,要具备“网感”,学会整合资源,懂得传播的规律与手段,最重要的是懂得运营。重点是在产品、用户、传播三个维度上做文章。也正因如此,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学校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将新型的运营模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开掘一个个“互联网”项目,在“职业经理人制”的运营下,由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变为“项目化教学”。

(四)将学校的新闻报道交给新闻专业,并组织“记者文化节”等,加强对新闻人才的过程培养

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有数万名师生活动在校园内外,数万名师生还联系着广泛的社会,每天会发生大大小小不少的新闻,为此,将学校的新闻报道及宣传任务交给本校的新闻专业来完成,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培养新闻人才的过程。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年一度的“记者文化节”,让新闻专业的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当前发展形势,在新闻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从而加强学生的新闻专业训炼。从活动的组织、策划到采访、写作、拍摄,从稿件的编辑、审阅,再到选择、修改乃至广告、宣传、造势、拉赞助等,都交给学生去做。甚至学校还可以放手让学生编辑内部新闻报刊。这些课余活动,恰好充实了新闻专业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了学校的人文底蕴,将新闻工作者最鲜明的品格融入笔端,并且在全校范围形成“勤读书、爱写作、创佳作”的文化氛围。加强了当代大学生对新闻工作的热爱,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专业技能的舞台。

(五)将时政新闻引入新闻专业教学课堂

将时政新闻引入新闻专业教学课堂不失为一个培养新闻人才的重要途径。如课前十分钟,让新闻专业的学生口述每天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新闻。同时,结合专业课程,教师可以将校内外一些时政类新闻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事前预判,事中检验,事后分析得失,以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投入到适当的新闻活动中。如学校举办新闻会,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采访,从而训练学生的采访技巧与写作能力。其实,在校大学生不出校门,在校内也同样可以找到很多的传播素材,如学生的劳动教育活动,平时的学习、生活片断等,都可以有针对性地跟踪拍摄,最后制作出视频在网上传播。当然,学校也要给予新闻专业的学生以相当的自由,允许部分学生在找到新闻的时候能到校外进行适当的采访报道。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当然,学校在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上,也要进行适当的变革,不光是试卷考试,更重要的是成效检验。

(六)加强新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人才培养质量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师出名门”。自然,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很多新闻专业的高校都加强了师资培养,以快速提高新闻专业教师实战能力。调查显示,少部分新闻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社会经验积累,参与社会新闻活动或研究新闻前沿问题,但由于经济压力,如果想激励更多的新闻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或激励办法,如加大参与“千人互聘计划”奖励办法,对参与“千人互聘计划”的新闻教师除了照常发放薪酬及免去校内课时外,可以对取得证书者进行“双师”聘用,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新闻专业教师愿意“走出去”。当然,聘请新闻界的高水准的专业人员来校定期或不定期讲学、带课,也是借鉴智力,弥补学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一个好策略。总之,有了高水平的教师,新闻人才的质量就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J].中国报业,2012(6).

[2]陈静惟.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理工类及专业类高校的新闻专业[J].新闻研究导刊,2016(8):347.

[3]周晔梅.全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J].阴山学刊,2012(10):92-94.

作者:张慧 单位:郑州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