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工智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工智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工智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

摘要: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是新的媒介生态传播环境下的必然一步。人工智能对于新闻传播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智能技术在传统的采写编发的各个节点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流程,实现了“无编辑化”的操作。为了适应新的媒介传播环境,新闻人需要具备一些新的能力,基于此,为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人工智能;AI;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目标简单而又明确,即通过专业教学、职业技能的训练来培养新闻媒体人才,以应对报纸、广播、电视和其他传统媒体工作中所需要的写作、出版或者主持工作。然而,多元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媒介技术的出现,加剧了传媒生态的重构,使得传统的新闻学科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当下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那么,应当如何革新高校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1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最早应用到新闻行业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机器人记者之父哈蒙德发明了一款能追踪使用者阅读与写作习惯,并依此推荐相应文件的软件。2009年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写稿机器人出现,一款名为“Statsmonkey”的人工智能软件在当时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篇机器稿件。在国内,2015年9月,腾讯财经推出我国首个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在这之后,今日头条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张小明”;新华社出现了“快笔小新”和“媒体大脑”等,这些新闻媒体机构推出的智能机器人目前主要用于体育比赛、灾难事件、财经、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新闻采编和报道工作。由此看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的各个节点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比如说智能采编、个性化传播和智能监测等。

2人工智能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要求

随着AI技术在新闻资讯行业的应用推广和积累,机器人写作的准确度会逐步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媒体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普及。那么还会有专业的新闻人的生存空间吗?新闻工作者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吗?美联社全球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策略的联合主管FrancescoMarconi说:“自动化的关键不在于机器取代人的工作,而是更大程度释放了资源,让记者的精力专注于他们擅长的事物之上。”我国学者蔡文认为,媒体的社会角色不可替代,专业媒体的价值不会被个人媒体、机构媒体湮灭,专业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依然不可或缺。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不会替代人,反而呼吁人的“价值理性”的回归。但另一方面,来自学界自身的感知和业界实践层面的反馈而言,较普遍的问题是,技能单一,融合能力不足,新闻职业素养不是很完整[1]。因此,可以这样说,人工智能时代不是不需要真实的新闻人,而是需要有着高品格、高素质的,能够适应新的媒介时展的新闻人。

2.1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

人工智能时代,写稿机器人的出现对传统的新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客观性原则的挑战。有学者认为,“自动化新闻”比人采写的新闻更客观,因为都是基于大数据而自动生成,不存在多余的描述词和句子;而同样有学者认为,机器人写稿是对客观性的挑战,他们主张透过现象看隐藏在机器人身后操纵机器的人,可能是编程人员也可能是运营人员,因为他们不是新闻从业者,他们不用遵守新闻客观性原则,而且新闻行业规则对他们也没有约束力。笔者比较认同后一种观点,机器新闻没那么客观,是人对数据选择处理的结果。此外,机器人写稿对新闻的时效性原则、新闻性原则等都构成了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需要坚守新闻专业精神吗?笔者认为,新闻专业精神是新闻的灵魂,不论在什么时代,只有拥有了核心的东西,才具备核心的竞争力。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呼唤具有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的人,不仅要能够遵从新闻的价值,还要在采写、编辑、评论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游刃有余。

2.2具备较高的新闻职业素养

自从智能机器人出现在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后,关于人工智能新闻所带来的新闻伦理和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智能追踪采集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个性化精准智能推送容易造成回音壁和信息茧房的问题,这些伴随着人工智能而出现在新闻传播中的问题就一直是学者们广泛讨论的话题。这些问题侧面反映出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具备高职业素养的新闻人对新闻行业的坚守。智能时代的新闻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人的素养,还包括算法和数据的素养。技术是中立的,它发挥出好的价值还是坏的价值在于人如何利用它。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有正确利用工具价值的素养。

2.3拥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正如笔者前文所述,现在机器人写稿主要用于财经、数据分析,多以简讯、消息和时事新闻为主。这类新闻多以模式化的形式呈现,由定量和变量两部分组成,定量部分多为数字、地名,通过将其设置为固定的模板,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匹配数据自动完成新闻稿件;而对于调查报告、人物采访、新闻评论这些不易形成模式化的新闻稿还需要人力来完成。也就是说,在智能时代,新闻行业需要更多的能够独立思考、对问题或者某一现象有着独到见解的新闻人。

3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模式的变革方向

教学模式应当随着教学环境、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目标的改变而改变。由教育部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1.0和2.0均要求高校深化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并为创新改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3.1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复合型人才”应当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方面。第一,掌握三种基础知识。包括深刻地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知识和学习新的传播媒介技术。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重心越来越转向为深度报道、连续性报道和评论性文章,这就需要新闻学子在文化背景知识和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知识上下功夫,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才可能理解生活在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另外,学习新的传播媒介技术,才能跟上时展的节奏,符合新闻人的特性,做时代的瞭望者。第二,热情。一方面是指对待新闻职业的热情,不论在收集新闻线索还是编辑新闻,或是其他新闻传播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保持高昂的热情。一个人没有了热情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动力。因此,新闻传播学院要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使其从这份职业中获得快乐感。另一方面是指待人的热情,有同情心,能够换位思考,站在采访对象或被报道对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不是指违背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而是让未来面向社会的新闻人能够更好地处理新闻伦理问题。第三,多面。广阔的知识面学习,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科知识教育模式是一种单一学科的教育,它强调人文学科教育。虽然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起,许多学校的新闻传播课程在教学设置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开设了高等数学和计算机课程等理工科类课程,但它依然属于人文教学体系。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将人文学、社会科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混合了艺术和科学的学科氛围是必要的。与此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的新闻传播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实务人员,建立起既有科学教育又有技能训练的学科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目标的培养过程中,切勿陷入看似什么都能做但实际上什么也不能做的尴尬局面。

3.2深化新闻传播教育理论的实践

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满足新闻媒体的发展需要,必须要具备很强的知识应用能力,也就是说,最终要将新闻传播学科落到实践上。因此,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科的高校要努力探索建设适应全新社会环境与媒体环境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容体系、教法体系和实训体系。此外,还应建设具有持久创新能力的教学运行机制,保证学院的新闻传播实务教学永远获得来自新闻实践前沿的方法,为新闻实务教学提供来自实践的动力支撑。首先,开辟高校与新闻机构互聘。新闻传播学院“在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引导下,加强与媒体的深层合作,通过引智协作聚集业界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之纳入本科教学体系”[2]。高校应当建设与新闻教育紧密联系的新闻实践通道,一方面,把一线工作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引入学校课堂教学,使新闻采写编评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可以获得鲜活、实用、前沿的来自业界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把新闻传播专业的学子送入媒体机构实习,获得机构老师的指导,在实践中深化新闻传播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来指导自己后续的学习。通过高校和新闻单位的互聘,建立起学习—实践—再学习的循环模式。其次,改变教学观念和学生被动学习的立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先权。2018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遵循的三项原则之一就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除此之外,新课程改革也强调转变老师的角色,比起教育者,老师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设置小组作业的形式,把课堂教学转变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课程设置为少说多做,把教学文本融入实践的过程中。最后,充分的设备支持。新闻传播学科教育需要许多的设备,比如照相机、摄像机等,而且这些设备比较花钱,学生的经济条件有限,不可能人手一台,但这些又是必学的学科专业技能,因此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保障老师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条件去认识这些设备。此外,改革设备管理,简化各种繁杂的设备借用流程,为学生提供便利。电子器件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要实时更新系统的软件,对于硬件部分,尽量与业界经常使用的设备贴合,以便学生快速学习。

3.3构建跨国合作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全球村”的形成,要求国人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作为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传播的主流担当者,更应该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要求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因此,跨国合作成为现今世界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主流途径之一。高校搭建跨国合作的平台,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校际合作,让新闻人“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合作,倾听多元的观点。一方面可以聘请高质量的外籍老师走进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注重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多营造外语交流的环境,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其他地方的人文;另一方面,搭建跨国媒体实验平台,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国外的媒介生态环境,学习具体的传媒运营模式等。

4结语

从“弱人工智能时代”到“超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行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正在不断地深入发展,从“自动化新闻”到“AI合成主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完善和提高,智能机器人将被推广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更广阔的新场景中,这必定对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对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关于教育的思考没有终点,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培养模式需要不断的优化,重要的是还要能有切实可行的行动。可见,不论技术如何发展、媒介如何变革,新闻的宗旨不会变,教育的本义不会变[3],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备选人才,永远都是新闻传播教育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李惊雷.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困境[J].中国出版,2019(6):38-42.

[2]白贵.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4(6):26-28.

[3]高晓虹,赵希婧.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坚守与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8(12):19.

[4]李华君.智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与新要求[J].青年记者,2019(22):61-62.

[5]雷跃捷,田承旭.挑战与变革:新闻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8(3):30-33.

[6]匡文波.记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J].新闻与写作,2017(9):59-62.

[7]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刘勇峰 唐红禄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